领导活动 | 部门工作动态 | 集团新闻 | 媒体关注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专题报道 | 一周回顾

《深圳:中国式未来》新书发布会:多元目光研讨深圳模式在深大举办

深圳正吸引越来越多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人才,科技人员数量现在超过了硅谷,是一座具有典型示范特征的城市。在此背景下,中国出版集团中译出版社引进并出版《深圳:中国式未来》一书。近日,中译出版社在深圳大学城图书馆举办了“‘深圳式创新与中国现代化’研讨会暨《深圳:中国式未来》新书发布会”。

《深圳:中国式未来》

该书由弗兰克·泽林(Frank Sieren)所著,于2021年在德国出版发行。泽林在中国工作生活了近三十年,目睹了惊人的中国式发展,其中深圳尤为突出。在本书中,他从德国与欧洲的多维立场与心态分析和审视深圳的城市发展和企业创新,展望中国式未来。

深圳大学城图书馆馆长李桂芬在致辞中表示,深圳大学城图书馆作为国内首家兼具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双重职能的图书馆,肩负着深圳市企业、科研人员以及广大深圳市民的使命,承担为广大读者提供公共文化传播的职能。深圳大学城图书馆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让广大读者对深圳创新和中国式现代化拥有更全面的国际视野。

随后,中译出版社社长乔卫兵表示,在数字化时代,深圳式创新将引领中国现代化发展。乔卫兵指出,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缩影,在过去40多年中,以改革创新为核心,形成了独特的“深圳模式”。他强调,改革创新意识、持续市场机制创新、科技创新,以及国际化与全球意识是深圳式现代化的关键要素。在数字化时代,深圳的数字化智能化创新将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提高社会的数字化素养,引领中国向数字化智能化社会快速迈进。他对新书《深圳:中国式发展》的成功出版表示热烈祝贺,并呼吁各界继续关心支持出版传播事业,共同为社会奉献更多文化精品与精神食粮。

会上,深圳市原市长、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深圳市委原常委、副市长张思平,深圳综合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中译出版社社长乔卫兵等共同为新书揭幕。

李子彬围绕“深圳特区发展的经验和挑战”发表了主旨演讲。他回顾了深圳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提出了深圳成功的关键因素,包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敢闯敢试、持续推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抓住科技创新、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

张思平在发言中表示,深圳研究需要多元化、全方位的视角,赞赏了《深圳:中国式未来》一书从不同层面深入剖析深圳的奇迹。他指出,对深圳过去的总结应该是多层次、多角度的,不能仅仅局限在某一个方面。在肯定深圳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深圳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对深圳未来发展充满期待的同时,也要理性看待可能面临的挑战和风险。通过理性总结深圳的过去,可以明确深圳应该坚持什么,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把握未来发展的方向。他对这本书的观点和视角表示认同,认为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对外宣传的好书,也对深圳人自身的认知提供了启示,为深圳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弗兰克·泽林因故未亲自出席发布会,故由主持人谢嘉敏代为传达其观点。泽林先生表示,深圳凭借其独特的综合优势,已发展成为世界创新实验室及新的硅谷。在交通、建筑、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深圳为世界树立了典范,深圳的开放心态和竞争精神使其成为全球技术的未来走向,对德国等国家具有借鉴意义。深圳的成功表明,竞争和创新是应对挑战的关键。

深圳综合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在发言环节分享了他阅读本书后的感受。他认为,《深圳:中国式未来》一书以独到的视角,整合了记者的深入研究和智库的专业建议,为欧洲和德国提出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欧洲正在进行全面的转向,虽然口头上声称不寻求与中国脱钩,但在实际行动中却对中国的企业实行打压。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政策研究员本力表示,深圳的吸引力在于其平等、草根精神和创业基因。深圳政府在解决温饱和安全问题方面表现出有为政府的治理能力。深圳的创新不仅体现在经济和治理上,还回归到生活、传统和美好的土地上。深圳市深商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深圳青年》杂志社副总编辑黄东和发言分享了对《深圳:中国式未来》一书的读后感。他认为这本书值得认真阅读,因为它具有全球视野、未来视角、独特的选点、显微镜式的观察、客观理性的态度和一手资料。他认为泽林先生用身临其境、直达现场的方式研究深圳,使得这本书具有很高的可信度。

(图片由中译出版社提供)

责任编辑:李春燕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