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 部门工作动态 | 集团新闻 | 媒体关注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专题报道 | 一周回顾

发挥资源优势,为青少年搭建了解和体验文学的平台

人民文学出版社依托文学资源优势,在今年暑假面向青少年举办多期研学营。组织江苏和重庆等地学子开展的“行阅北京”多日研学营,以老北京景点和科技企业为主线,带孩子们领略北京的历史文化,体验最新科技发展。携手甘肃演艺集团文旅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与冷湖火星小镇,推出备受瞩目的“科幻文学探索营”。

“科幻文学探索营”是一场跨越古今的文化之旅,在敦煌是回到过去的历史探访,在冷湖是走向未来的科技畅想。行程中科幻作家给孩子们带来高水准的讲座,指导孩子们创作充满想象力的科幻作品。研学结束后,家长们纷纷对人文社研学营给予高度赞赏。

重点活动复盘 “科幻文学探索营”作为一次大胆尝试,为人文社带来创新增长的机遇,展现了传统出版社的新活力。研学活动通过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教育相结合,深入挖掘出版社的科幻文学作家资源、敦煌的历史文化与冷湖火星小镇的科研及自然资源,以高品质定位,精准吸引首批用户群人群,通过精心策划的3场直播活动及其他渠道,成功组织4期研学营活动,以亮眼业绩彰显研学营的市场吸引力,为出版社与文化旅游、教育等领域的跨界合作提供范例。

前半程营员们“穿越”到千年前的敦煌古城,探访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直观感受库木塔格沙漠独特的地质现象与鬼斧神工的洞窟壁画,并亲手制作泥坯画与竹简书,穿上汉服排演丝绸之路情景短剧,体验中华传统文化之美。

后半程营员们乘上时光列车穿越到未来,在“火星”小镇开启新冒险。在冷湖实验室,营员们近距离观察紫外线照射培养的植物,感受不同星球上的重力,运用太阳望远镜观测了日珥和太阳黑子。在位于俄博梁景区的火星营地,营员们变身“小小宇航员”。学习观星课程后,营员们来到户外对夏季星空进行观测,对照星图辨认。通过俄博梁徒步挑战赛,营员们学习了地质课程,捡拾石英石、风凌石等矿石,并学会分辨石头上的盐与铁物质。营员们还登上位于赛什腾山的冷湖天文观测基地,参观国际首台中红外太阳磁场望远镜,在东半球唯一的世界级天文台与科学家们面对面交流。

研学活动的核心目的是在旅行中实现教育价值。人文社特别邀请刘洋、宝树、江波、梁清散4位享有盛誉的科幻作家,带来高水平的科幻文学课程。作家们从个人创作实践出发,分享各自的科幻写作之路,梳理科幻文学的发展脉络和理论知识,等等。课程不仅能够培养营员们对科幻小说的兴趣,而且能帮他们克服写作恐惧,进一步培养阅读与写作的能力。

最终,在作家们的专业指导下,营员们学习如何将科学原理与想象力相结合,创作出既富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美感的科幻故事。从构思故事框架到塑造角色,再到情节的推进和冲突的处理,一对一的指导让学员们在实践中快速成长,写作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科幻文学探索营”收获近百篇优秀科幻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是学员个人才华的展示,也是研学活动成果的集中体现。“科幻文学探索营”凭借高质量的行程安排、课程设置及服务水平赢得孩子与家长们的赞誉。

经验总结 人文社在研学产品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有几个明确要求:创新性、体验感、安全性。这几点是我们特别重视的。

研学营与旅行团的区别在于内容,我们不仅仅是参观游览景点,还要对见闻进行深度思考、消化吸收,并指导青少年再次创造。我们需要结合景点进行内容创新,设计课程和环节,让孩子有更多收获。比如参观完莫高窟,会设计壁画课程,由专业美术老师带孩子进行壁画创作。作家的讲座分享,让青少年结合当前情景进行内容创作。完成创新性的同时,保证孩子们的体验感非常关键,怎样把景点参观、景区游览和课程、讲座有机结合,让孩子兴趣盎然、乐在其中非常重要,也是对出版行业的研学最大的要求。

研学营的顺利举行和安全是重中之重,要把地接旅行社、家长、学生、现场工作人员全部调动起来。要确定好每个环节的工作安排,了解可能突发的情况,并设计预案;在行程开始前,给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并提出要求,与家长详细沟通青少年的个体情况,比如过敏史、生病史等;行程开始后,工作人员明确分工,积极地关照每个营员,为他们提供及时的服务。

未来计划 8月24日,人文社、甘肃演艺集团文旅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冷湖火星小镇举行了战略合作签约仪式。随着“科幻文学探索营”的圆满收官,人文社将在特色研学、人才培养、文化传播、科研实践等方面与各方开展深入合作。

人文社的文学资源、作家资源、学术资源构成了研学工作坚实的基础。未来,人文社将继续挖掘自身文学资源,将优秀的文学作品转化为具有广泛吸引力的文化产品。以古今中外优质文学作品为基础,开发国内外研学路线,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研学体验。利用出版社的资源网络,与各方合作伙伴一道,整合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促进不同文化和地区之间的交流与理解,拓宽国际视野,为学生创造更加丰富、深入、有意义的研学旅行体验。通过创新的研学模式,人文社为青少年提供了深入了解和体验文学的平台,同时也为出版行业的未来发展探索新的可能。

责任编辑:李爱莉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