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会现场。主办方 供图
中新网广东新闻1月6日电 (记者 程景伟)“人也许不认识人,但灵魂认识灵魂——谢有顺《文学的深意》新书分享会”1月5日晚在广州珠江公园湾区书屋举办。
文学评论家、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谢有顺首度进行个人著作的线下分享,与作家、中国作协散文委员会副主任熊育群,评论家、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申霞艶,作家、中山大学中文系创意写作教研室主任王威廉围绕《文学的深意》一书展开对谈。
《文学的深意》是谢有顺全新的文学评论集,近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正式推出。
“作为理论研究的一种,文学评论不仅仅是知识谱系的演绎,也不是手术刀式的对作品的客观解剖,它必须包含着批评家对作家、对生命、对世界的充分理解。”谢有顺介绍道,他创作文学评论的原始动力始终是“一个作家的作品打动了我,让我有感而发”。正因如此,他的文学评论包含着对投射在作品中的作家灵魂的共情和理解,饱含着他自己对这部作品所投入的鲜活的生命体认。
“‘在场’是谢有顺进行文学评论的底气。”熊育群认为,一方面,谢有顺对作家的创作过程尤其是个中秘辛了如指掌同时也感同身受,总能给出自己最为真诚、善意的评论;而另一方面,“他的理论修养非常深邃,始终能站在文艺理论的前沿,对当下创作进行准确、犀利、有针对性的评论”。
申霞艳认为,评注唐诗也好,给当代文学写评论也好,谢有顺和不同的心灵进行文学的、诗意的对话,然后把我们从沉睡中唤醒,我觉得这就是批评的力量,也是当代批评家需要去承担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