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01三联尤帆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尤

很荣幸,我们的“三联文明寻踪”文博项目能够荣获集团第十二届青年创新大赛一等奖,这是项目组集体智慧的体现,也离不开三联书店领导对日常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当然更离不开集团团青组织长期以来对于青年创新的推动和鼓励。在这里,我向大家介绍下“三联文明寻踪”文博项目的整体情况。

一、“三联文明寻踪”项目缘起

当前,全国上下掀起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热潮,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文博热”“文旅热”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博物馆和文化遗产地,大众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日益浓厚。我们通过调研观察到,从走进现场到真正看懂,存在一定门槛,需要一定程度的知识储备和专业引导。

对此,《三联生活周刊》在过去近三十年当中,做了大量文博主题的封面报道。2017年,我们推出融媒体平台中读App,其中文博主题音频课为中读核心品牌性IP内容,比如在推出的《了不起的文明现场》《博物馆观看之道》等课程中,邀请一线专家学者,讲述重要的文化遗产地和博物馆,深受大众喜爱。我本人作为文博爱好者,平时也喜欢逛博物馆、参观遗址地,在线下感受、感叹古人智慧与创造力的同时,也会遇到一些认知上的困惑,并进一步生发出对传统文化的好奇和知识层面的需求。基于多年实践积累,我们感受、捕捉到了大众实实在在的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好奇和知识需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这也更是作为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青年群体非常重要的历史使命,我想也是集团十多年来持续举办青年创新大赛的目的和期许之一。

二、“三联文明寻踪”项目发展情况

我们秉持着三联书店一贯以来对于知识传播的深厚传统和责任,不断探索创新,以更加多元的形式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于此,2024年6月,我们整合三联中读和周刊的相关文博专题内容,推出“三联文明寻踪”文博小程序,为大众与文化遗产之间架起一座“认知的桥梁”,带大家看懂中国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遗产。

在产品形态方面,我们关注到大众线下游学热情,提出“线上虚拟游学”的概念,以线路形式,首批推出六大主题路线,分别围绕考古遗址、古建筑、博物馆、古城、朝代、人物梳理出6条线上游览线路。比如,我们按照中华文明演进时间顺序,在考古遗址主题线路中选取了良渚、二里头、殷墟、三星堆等十大著名考古遗址地,邀请考古队长亲自讲述,串联起中国大历史的观看路径。这6条中华文明的观看线路,从不同维度构成了一份成体系、有逻辑的中华文明“通关手册”。

在主讲团队方面,我们邀请了敦煌的樊锦诗、二里头考古队长许宏,北大教授邓小南、辛德勇等50多位文博专家亲声讲解,希望把最准确、翔实的历史知识以大家易于接受的形式进行传播。

在创新形式方面,增加了线上打卡集章。听众每听完一个小主题,便可解锁点亮一枚电子徽章,进一步增强收听的互动性、趣味性和成就感。除此之外,每条线路解锁后,听众可获得配套的“知识图谱”,系统呈现主题框架、脉络和关键知识点,既是专业知识浓缩,又是实用的打卡攻略和游览手册。

在双效方面,该项目也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截至12月底,文博小程序单点订单破700+,单点交易额破30万,带来三联中读知识会员订阅增长54万,产品累积曝光量200万+。同时也获得了大众好评,其中有一位小学思政课老师的听众留言说,希望有机会把这些内容传递给孩子们,帮助孩子们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

三、“三联文明寻踪”项目未来发展

在未来,我们新时代青年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文化思想,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党性锻炼、基层实践,将学习成效转化为创新创效的动力,围绕文博主题持续推出新线路。围绕线下游览的“石窟热”,推出“探访最美石窟”线路,精选国内十座最热门石窟,讲述石窟的“观看之道”。后续还将挖掘更多文化宝藏,借着今年“春节”入选为世界非遗,我们计划推出“非遗”主题线路,同时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宣传推介,促进国际文化交流。

最后也希望借此机会,欢迎集团各兄弟单位加强业务交流合作,一起助力于文化遗产传播。感谢大家对“三联文明寻踪”项目的支持与关注。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