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韩晓玲
在百科三版有很多优秀的青年,他们怀揣理想,拼搏实干,为了编好百科三版努力奋斗,我只是其中的一个代表。2012年7月,我硕士研究生毕业来到百科社,有幸在百科三版初期成为一名百科人。回顾这12年,是我学习、成长、收获的过程,更是一步一个脚印、挥洒青春、担当奉献的难忘历程。有很多感慨,也有无数想要说的话,今天和大家分享三点感想,恳请大家指教。
一、学习——凝心聚力服务大局
作为出版“国家队”的一员,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要先学一步,深学一层。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与学习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有机结合起来,把改革要求落实到我们的工作实际中,持续推动出版事业繁荣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就是构建新时代国家学术体系、知识体系、文化体系的重大文化出版工程。都说“盛世修典,久久为功”。1978年至今,《中国大百科全书》已先后编纂出版了三版,共约6万名专家、学者积极参与撰审稿。这些代表我们国家最高水平的学术泰斗们为了百科全书事业夜以继日、艰苦备尝,众多事迹可歌可泣,感人至深。我们一步步学习,练习编辑基本功、修炼编辑职业操行,日积月累、羽翼渐丰。我们深刻认识到百科全书事业是一项我们愿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只有修好理论学习、党性锻炼、基层实践这“三门课”,才能成长为对党和人民忠诚可靠、堪当时代重任的栋梁之材。
二、成长——迎难而上主动担当
当代青年的成长期和奋斗期与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高度重合,生逢盛世、肩负重任,生逢其时、舞台广阔。我们青年党员要自觉在大局下思考和行动,不负时代使命,珍惜人生际遇,矢志建功立业。2012年,刚刚走出校门的我,对百科全书如何编纂几乎一无所知,通过不断的培训和导师的教学,我们逐渐了解到百科全书是一项编纂难度极大的复杂系统工程。我清晰地记得培训开班课上,时任我社副总编辑阿去克讲到,处理稿件一定要慎之又慎,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句话我视为至理名言,铭记在心。我的编辑导师过茜燕老师,是参加过百科一、二、三版的老编辑,她手把手教方法、传技巧,我跟随她从编务、编辑一点一滴做起,她每次复审后撰写的二审报告,少则10页,多则30页以上,已成为我们编辑部终身学习的宝贵资料。他们言传身教,是我们接续奋斗的精神力量。参与三版工作的编辑前后有200余人,是百科社人员最多,最为年轻的一个团队。我们怀着强烈的使命感,披沙拣金,删繁就简,除旧布新,已经形成一支能打硬仗的团结队伍。我也在百科全书的氛围中不断成长,如今已经成为可以独当一面的学科编辑。
三、收获——打造精品践行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勉励新时代青年“要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自信自强、刚健有为的精神风貌。”在上级的关怀支持和我们的不懈努力下,2022年底,《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发布50万个网络版条目,截至2023年底18个学科19卷纸质版已顺利出版。在此,要特别感谢集团以及全集团的老师们来帮助我们审稿,感谢你们与我们携手并进、共克时艰,这更加坚定了我们持续推进百科事业的信心和决心。虽然三版主体建设任务已经完成,但三版网络版维护以及纸质版的出版任务还很重,我将和我的同事们始终保持冲锋姿态,勇担使命,当好百科全书的守护者,为赓续中华文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应有贡献。
因缘际会,也有情感所系,研究生毕业后至今12个年头,我扎根在百科三版,未曾半步移挪。也因此,与一项伟大的事业、与那么多平凡而又了不起的百科人结缘。我感到很幸运,也很自豪。
新时代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我们将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为服务百科事业和集团发展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