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 部门工作动态 | 集团新闻 | 媒体关注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专题报道 | 一周回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在故宫寻找宋徽宗》:心系读者,尽全力不留遗憾

《在故宫寻找宋徽宗》责任编辑柯琳芳

北宋赵佶《听琴图》(局部)故宫博物院 藏

为了纪念故宫博物院成立100周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于2025年1月推出文化学者祝勇“微观故宫系列”新作——《在故宫寻找宋徽宗》和《在故宫解密〈清明上河图〉》。作者祝勇以独特的“微观史”视角,带领读者走进故宫的收藏宝库,解读千年前的艺术与人生密码。

我有幸担任《在故宫寻找宋徽宗》一书的责任编辑,回想该书的出版过程,感触良多。

实现历史与艺术的结合

拿到《在故宫寻找宋徽宗》一稿后,我首先思考的是本书的定位。一本书的定位犹如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一旦确立,书稿的编辑加工方向和装帧形式都需要围绕定位进行统筹考虑。具体到《在故宫寻找宋徽宗》一书,它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历史传记,而是聚焦于宋徽宗的艺术世界,以故宫收藏的传世书画作品作为引子和线索,带领读者走进宋徽宗的艺术人生和内心深处,故带有艺术作品解读及艺术家小史的双重性质。同时祝勇老师的文字有散文的质感,理性与感性交融,富有美感。

总体而言,它既有史的质地,是基于大量的史料写作而成的,同时又是一部具有文化艺术性质的作品。基于这些特点,在编辑中既需要确立其内容的硬核性,又需要格外注意形式的呈现。比如,要插入与文字精准对应的大量名画名帖,图文互现;装帧设计要考究精美,使内容与形式高度契合,具有艺术品位。

赵佶,这位被后人称为“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的宋朝皇帝,是《在故宫寻找宋徽宗》的主角。宋徽宗在位初期政治清明,后期政治情形一落千丈,国亡被俘,年仅54岁便死于金国。他擅长花鸟画,自创瘦金体,是古代少有的艺术天才与全才。本书对他人生经历、艺术历程的叙述均来自史料记载,具有史的质地。这从作者引述的大量文献资料中可见一斑。

我在做内容的编辑加工时,牢记一位编辑前辈的话——“书稿中凡英文必有错,凡历史必有错,凡公式必有错”,十分注意对书稿史实、引文的核查。此外,我曾从增加本书可读性的角度出发,考虑是否要把全书各章的注释集中起来,统一放到正文后。这样版面会显得更平易,似乎能降低阅读门槛。几经斟酌后,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原因在于,页下注恰好显示了本书史的质地,以及它内容的硬核。且这些注释不全是出处注,还有一些是不同观点的呈现,是正文内容的补充,是读者阅读过程中需要能快速检索到的。不能为了形式上的平易,而给读者的阅读增加麻烦。

“为读者服务”是三联书店的宗旨,也应该是每一个编辑的宗旨,体现在编辑工作的方方面面。为了读者能快速找到本书插入的名画名帖,在阅读中进行对照、查阅,我还将作者提供的图片目录改成了图片索引。

实现内容与形式的和谐

《在故宫寻找宋徽宗》版面字数不到10万字,图片却有近百幅。这些图片不仅包括宋徽宗本人的代表作品如《瑞鹤图》《听琴图》《祥龙石图》《芙蓉锦鸡图》《秾芳诗帖》等,还包括其他画家的名画名帖,但以宋代的书画作品为主,以便能多角度地反映宋代的社会文化状况。全书图片均为全彩印刷,采用单独占页的方式,没有串文排的小图。这样能更多地留白,呈现图的艺术性。

在图文的关系上,我的编辑原则是,尽量做到精准的图文对应。如第二章中谈到《北齐校书图》时,有这样一段话:“北齐画家杨子华将这一场景描绘在绢上。画卷上一共有四位校书人,身着薄如蝉翼的‘披襟’,画家仅用几根线条,略加点染,便将这种高级织物轻薄透亮的质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我找到《北齐校书图》后,请排版人员将这一细处放大。这样读者可以结合作者的文字描述,清晰感受到织物的轻薄透亮。而对全书的图进行精确编号,也是出于方便读者快速定位的考虑。

有个小插曲。第二章《艮岳》讲到《听琴图》时,提到一张来自徽宗时代的古琴,名叫“金钟”。它通体漆黑,十分朴素。书稿中还细细描绘了小篆琴名“金钟”、隶书琴铭“闲邪纳正,导德宣情”,以及九叠文“御书之宝”大印。

有这样具体而画面感十足的文字,一定要有图片对应才行。我通过各种途径找图,还真找到三张图,既展示了金钟琴的正面、背面和侧面,又展示了琴名、铭文和大印,颇为清晰。我因此有些小得意。结果祝勇老师看到图后,表示图片的色调欠佳。他四处打听,得知有本画册载有此琴,图片效果很好,于是把书名告诉我。我颇费周折找到那本画册,请出版部的同事扫描古琴的图片后发排版人员。结果排版人员说扫描效果不好,色调失真,还是不能用。我便抱着这本近10斤的大画册,顶着寒风找到附近设备更好的文印店,才终于扫描成可以用的图片。当然,这样的事在编辑《在故宫寻找宋徽宗》时并非孤例。

装帧设计方面,本书专门请了青年设计师鲁明静操刀做整体设计。鲁明静的设计作品曾获“中国最美的书”“中国出版政府奖装帧设计奖”“第十届全国书籍设计佳作奖”等,在业内颇有名气。祝勇“微观故宫系列”的第一本《故宫建筑之美》就是请她设计的。

《在故宫寻找宋徽宗》为与宋徽宗皇帝的身份相应,以黄色为主色调。内文中的章题用黄色,取宋徽宗的瘦金体;封面底色也为黄色,宋徽宗的“天下一人”花押十分醒目。全书精装彩印,采用双封,内封面是宋徽宗的坐像,外封面的图是《瑞鹤图》的局部。封面用图曾经有两版,一版是画面上的两只鹤各自停在屋顶的两个吻上,另一版则除了这两只鹤,还有五只飞翔的仙鹤。大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有飞鹤的那一版,都觉得更为灵动,更有生气。内文是用上乘的纯质纸印刷,最大程度还原名画的风神,实现了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给人以美的享受。

(作者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编辑)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出版社提供

责任编辑:李春燕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