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作协主办,中国作协创研部、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扬帆计划”文学沙龙近日在京举行。来自中国、英国、美国、法国、埃及、意大利、智利、突尼斯、塞尔维亚、泰国等多个国家的10余位出版人、翻译家、汉学家,以及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代表,共话如何推动中国文学在世界舞台绽放光彩。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创研部主任何向阳表示,自中国作协与中图公司共同推进“扬帆计划”以来,已有160多个翻译项目签署版权输出合同,覆盖全球29个语种。汉学家、翻译家与出版界朋友是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摆渡人”,正是通过他们的翻译、解读与推广,当代中国的文学心跳才能跨越千山万水抵达世界各国读者的心中。
中图公司海外业务中心主编赵大新表示,本次文学沙龙重点讨论的《家山》《不舍昼夜》两部作品都是紧扣时代脉搏、展示当代中国人精神面貌的佳作。中图公司作为“扬帆计划”主要执行单位,愿继续努力,通过文学让更多海外读者感受中国文化魅力。
首场对话以“时代变迁里的乡土民情”为主题,《家山》作者、中国作家王跃文,《家山》英文版译者、美国西肯塔基大学荣休教授袁海旺,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赵萍展开对谈,表示《家山》的故事是一个小村庄的历史,但与之息息相关的是中国过去100年社会变迁的大历史,《家山》之所以能受到海外读者欢迎,正是因为其现实主义。目前,《家山》国内销售已超过10万册,除了英文版,该书俄文版正在推进翻译出版工作。
第二场对话围绕“时代与命运的十字路口”这一主题开展。《不舍昼夜》作者、中国作家王十月,法文版译者、法国翻译家泽维尔,法国Cambli出版社社长巴蒂斯特·雷纳,花城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张懿参加交流讨论,表示《不舍昼夜》运用相对简洁的结构,向读者呈现“70后”的心灵史,以及这一代人如何理解自己生活的时代。让法国读者理解中国人眼中人民与历史的关系,是翻译中遇到的最大挑战。当下,欧洲读者对于不同文化作品的兴趣愈发浓厚,而中国就是一个很好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