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由中华能源基金委员会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联合创办的《国学新视野》(春季号)首刊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会议签署了《〈国学新视野〉学术集刊战略合作备忘录》,并就《国学新视野》杂志创办的宗旨和特色进行了说明。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国学院院长纪宝成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题为《深植文化的沃土,见证国学的春天》的讲话。
《国学新视野》作为一份高端学术刊物,希望开辟一个面向世界华人的高端思想交流平台。该刊由原香港特区政府民政事务局局长、中华能源基金委员会常务副主席、秘书长何志平和纪宝成校长担任编辑委员会主席,由何志平教授担任主编。《国学新视野》邀请了饶宗颐、冯其庸、汤一介、袁行霈、李学勤、马悦然等一大批海内外国学大师和硕学鸿儒担任编辑顾问,并将于2011年3月面向全球发行。
应邀参加此次新闻发布会的除了纪宝成校长和何志平先生外,还有全国政协常委、原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陈佐洱、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杨慧林,以及北京大学教授袁行霈、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首任院长、现国学院名誉院长冯其庸、北京大学教授汤一介、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王尧、北京大学教授乐黛云、北京大学教授严家炎、中国考古学会会长、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徐苹芳、北京大学教授严绍璗、国学院特聘教授、原中华书局总编辑傅璇琮、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刘梦溪、北京语言大学教授阎纯德,故宫博物馆院长郑欣淼、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糜振玉中将、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总裁、党组副书记、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聂震宁、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黄易宇、中华能源基金委员会副秘书长陈秋途、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秘书长马晓光、中共中央党校学位委员、教材编写委员、中央联系高级专家康绍邦、国家宗教事务局外事司司长、国家宗教事务局港澳台办公室主任郭伟、《国学新视野》特邀主编潘耀明等。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科院、首都师范大学的相关学者参加了会议。
中华能源基金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华社集团总裁李俊杰先生和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常务副院长黄朴民教授分别代表中华能源基金委员会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签署了《〈国学新视野〉学术集刊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就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推动海内外文化交流与民间往来,保护、传承、创新民族文化产业,共同在海内外合作发行《国学新视野》学术集刊等事项达成共识。随后,中华能源基金委员会调研处主任张雅女士介绍了《国学新视野》的由来和创办理念。
签约仪式后,何志平先生、纪宝成校长分别代表中华能源基金委员会与中国人民大学致词。何志平先生重点从三个方面阐释了“国学新视野”中“新”字的蕴涵:其一,内容之新,强调国学研究必须重视提炼传统文化的要旨;其二,方法之新,即用现代的语言、手法,从现今的角度诠释传统;其三,受众之新,即通过发掘传统文化的时代意义,使更多青年人认同传统英华,愿意传承文化。何教授强调,二十一世纪世界各国的竞争,是不同文化体系之间的相互竞争。未来中国国际地位的取得,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中华文化的全面复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何志平先生真诚地冀盼《国学新视野》能够首开先河,迈出跨越性的第一步,为中华文化的全面复兴贡献一份力量。
纪宝成校长作了题为《深植文化的沃土,见证国学的春天》的讲话。纪校长首先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向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诚恳表示人民大学国学院非常珍惜同中华能源基金委员会合作的机会,对双方努力工作、精心编辑、办好《国学新视野》这一具有厚重学术份量的国学刊物充满信心。
纪宝成校长致词
纪校长指出,《国学新视野》致力于打造传播国学文化平台的宗旨,恰好与人民大学国学院的理想和追求不谋而合。纪校长在介绍国学院创建近六年来,于创新国学教育等方面取得的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之后,强调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脊梁和灵魂,中华文化不仅是华夏儿女的财富,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一个长期处于文化缺失、传统消解状态的国家和民族,是难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明多样化的时代背景下,弘扬中华文化、弘扬国学,对于增进文化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国人的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准,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共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而《国学新视野》刊物的出版,正是为顺应这个历史潮流而做出的一种积极努力,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纪校长深信,在大家的共同呵护和灌溉下,《国学新视野》必将为国学事业的春天,为青年一代的成长,为中华文化的繁荣贡献一份力量。
叶小文、冯其庸、袁行霈、汤一介致辞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黄易宇副院长代表该学院党组书记叶小文热情致辞。其后,冯其庸先生、袁行霈先生、汤一介先生代表与会嘉宾致辞,强调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并国学研究的新视野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谈到国学研究的新视野,冯其庸先生说,国学研究的对象应该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国学研究的成果,应当加深各民族中华儿女对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加快我们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袁行霈指出,国学研究应该有当代视野,把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沟通起来,融古铸今;国学研究还应该有国际视野,中国不能脱离世界,国学研究不能脱离世界、脱离世界文化。汤一介先生援引费孝通先生的“文化自觉”、“多元一体”、“文明共存”等思想表示,中国要建设和谐社会,实现民族复兴,一定要对自己的文化有高度自觉,中国文化必须在坚持自身文化的主体性中复兴,在吸收其他民族先进文化特别是西方优秀文化成果中复兴,在努力寻求中华民族文化中具有‘普遍价值’意义的资源中复兴。
中国出版集团总裁、党组副书记聂震宁先生代表刊物承印方致词
中国出版集团总裁、党组副书记聂震宁先生代表刊物承印方致词后,媒体就《国学新视野》杂志的相关事项进了提问。纪宝成校长从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回答了新华网记者关于人民大学国学院近六年来特色成就的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