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门槛高利润致少儿图书陷入“同质化”尴尬局面

历来是书商必争之地的少儿图书市场正面临着“同质化危机”,千篇一律的故事情节、幼稚呆板的形象设计、缺乏创意的包装,让小朋友们似乎有些厌倦,家长也更看好引进版少儿图书对孩子的启迪。 国产少儿图书如何打破尴尬,是业内值得思考的问题。

少儿图书的“同质化危机”

“用手指摩擦一下这页插画,然后闻闻。”

“啊?我试试……嗯?怎么插画还会有香味?”

“对了,这就是这本儿童书创新所在,用气味吸引小朋友。”

当意大利著名女出版商马竺柯颇为自豪地看到记者惊讶的眼神时,对这部名为《和老鼠记者一起去奇幻王国》的意大利少儿图书在中国大卖充满了信心。这部在全世界畅销了近6000万册的意大利少儿图书充满了创意的元素:会散发不同气味的插画页、可爱动感的图书字体、精美设计的插图,都将成为吸引儿童的“杀手锏”。

就在马竺柯信心满满地和一轮又一轮中国出版商谈合作的同时,国内的少儿图书却面临着创新缺乏的尴尬局面。在第十八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很多普通参观者往往对国内的少儿图书展一眼而过。就连业内人士也更青睐引进版的少儿图书。

中国少儿图书市场缺乏创新,同质化严重的现象持续已久,成为阻碍其发展的一大难题。公开数据显示,国内少儿畅销书排名前15名中,老作家就占了半数。

儿童文学研究专家谭旭东对此并不惊讶。他表示,“中国有超过2亿的儿童,这么一个庞大的市场,却没有足够多优秀的产品投入,势必造成优质出版资源相对有限,导致资源同质化严重。很多儿童文学作品都是在炒冷饭、选编本,真正原创的作品不多”。

刚性需求成创新“杀手”

造成国产少儿图书同质化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少儿图书市场稳定的刚性需求和利润率。“任何时候,父母都不会在给孩子买书上省钱,而中国儿童基数过于庞大,因此市场的刚性需求较强。”谭旭东分析,少儿图书市场数年来一直持续稳定,起伏不大。这使得很多出版社把出版少儿图书当成了一项稳定的利润来源,缺乏创新动力。

如今国内少儿图书出版分三个阵营,第一阵营是30多家专业少儿出版社;第二阵营为500多家非专业少儿出版社;第三阵营是民营图书机构。不同阵营都在争夺有限的优质资源。“相比较于创新,大家更愿意尽可能多地使用原有品牌,一方面省去了推广新品牌的成本;另一方面可以花小钱,赚大钱,何乐而不为?”谭旭东表示,儿童图书的利润率一般高达25%-30%。如果把最古老的《格林童话》换个花样重新包装推出,挣的钱也比创造一个新故事来钱快,在这种环境下,创新则成为儿童图书的“累赘”。

“儿童的确很容易满足于一个简单的童话或者插图,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分辨不出图书质量的高低,更不代表负责掏钱的家长就满足于给孩子看粗糙的图书。”马竺柯向记者表示,意大利少儿图书以精美插画闻名,这在意大利是一个很庞大的产业链条,众多的插画家以此为生,专门研究创作新的插画作品,以求能赢得孩子关注。

“小品牌”的困惑

中国巨大的少儿图书市场潜力已经毋庸置疑,但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很少有家喻户晓的中国少儿图书品牌,反倒是“迪斯尼”、“蓝精灵”等国外少儿图书更为人熟知,这造成了中国图书市场中“大市场”和“小品牌”的不对称现象。

“中国少儿出版缺乏品牌意识,将赚钱放到了第一位,这是本末倒置。”谭旭东表示,中国少儿出版在审美设计上过于狭隘。一本儿童图书,往往将是否具有教育意义放在第一位,直接或者间接地忽视了图书的印刷、包装以及版面设计等因素。

儿童读者有自身的特性,其首先关注的是一本书到底有什么好看、好玩的东西。一旦他们接受了这些新鲜的事物,就会自然而然地购买图书,尽管孩子们甚至并不知道这本书到底讲了什么。“好的创意元素与优秀的内容结合在一起,才能让图书的价值最大化,也才能使得一本书、一系列的书迅速打响品牌,赢得市场。”谭旭东说。

这一现象正在悄悄变化,随着越来越多具有创意意识的国外少儿图书的引进,国内少儿出版商将面临激烈竞争,很多家长对引进图书的偏爱也迫使国内出版商加强创意的研发。

谭旭东笑称,曾经和少儿图书出版商聊天,他们说对国内少儿出版商刺激最大的一部国外少儿图书竟然是《哈利·波特》。没想到一部针对少儿的魔幻小说竟然能做出这么庞大的一个产业链,在全世界赚个“金钵满盆”,“因此,中国的少儿出版市场很大,但真正努力的方向,就是在大市场上树立大品牌,这样才能扭转同质化现象,也为中国少儿图书走出去奠定良好基础”。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开发:博云易讯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