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奖,评选在即。
“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评奖是当下中国出版业三大国家级评奖中的一项。与另两项国家级评奖——中国出版政府奖和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比较,该评奖的特点:一是规格最高,评奖由中国意识形态、宣传文化最高管理机构——中共中央宣传部直接组织;而中国出版政府奖和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则分别由政府机构——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行业协会——中国出版协会组织。二是历史最长,该评奖始于上世纪的1992年,至今已22年;而中国出版政府奖和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均是根据200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全国性文艺新闻出版评奖管理办法》,对出版领域全国性评奖调整压缩后新出台的评奖,至今均不足10年。三是该评奖对象仅限于图书,而非中国出版政府奖和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评选含括多类出版物。由此也可以说,“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评奖是直接针对传统中国书业的,是对中国传统出版业优秀产品的一项最高褒奖。
三个动态调整
历经22年的“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评奖,已成功举办了12届,在中国出版业产生了广泛影响,对推动形成多出好书、多出人才的工作机制,传播先进文化、促进学术发展、繁荣出版事业,发挥了积极作用。
20余年来,“一本好书”的评选也经历了一个逐步调整、完善的过程。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参评图书范围的调整。“一本好书”最初设奖明确,参评图书限社会科学方面。1992年首届入选的10种图书,虽然形式上有画丛(《红旗飘飘画丛》)、有图集(《中国共产党70年图集》)、有辞典(《内蒙古大辞典》)、有多卷集连环画(《孙子兵法连环画》),但内容均在社会科学范畴。从第2届起,一些少儿出版社出版的主要面向少年儿童的读物开始入选。而至第3届,《高科技知识丛书》这种科技读物也已入选,社会科学范畴已被突破。第4届同样有《中国当代科技精华》、《西藏畜牧业走向市场的问题与对策》等非社科范畴的书入选。第5届时,正值中国动画出版“5155”工程大力推进之际,该工程中出版的《神脑聪仔卡通系列丛书》和彩色卡通画《中华少年奇才》均入选“一本好书”,进一步拓宽了该评奖的范畴。此后从第6届至第9届,长篇小说、诗歌、科普读物、摄影作品集、卡通丛书、学术著作、理论专著等多类别图书均分别入选。
从第10届起,评选范畴调整为文艺图书,且以长篇小说、报告文学和纪实文学为主。这一评选范畴延续至第12届,持续3届,历时5年。这一以文艺图书为评选对象的调整,应该说与“五个一工程”评选所包含的戏剧、电影、电视剧、歌曲、广播剧等其他门类作品是相吻合的,是共同统一在文艺作品这个大的范畴之下的。
不过第13届“一本好书”评选又作了调整,除文学图书外,又增加了通俗理论读物和少儿读物两类。其中文学图书包括长篇小说、报告文学和纪实文学;通俗理论读物和少儿读物中,文件学习辅导读物、文章汇编、诗歌、百科科普、漫画图画、低幼读物等不参评。
20余年来,“一本好书”评选范畴的调整,总体上说是适应不同阶段推动出版产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一种与时俱进。
二是入选作品数量的调整。“一本好书”评选,没有确定的获选名额,获选图书数量处于动态调整中。这也是其和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的区别之一:首届“一本好书”评选,入选图书10种。第2届时入选图书增为14种,此后第3届至第8届,入选图书数量持续递增,从第3届的20种,增至第4届33种、第5届41种、第6届49种、第7届63种、第8届65种。第9届时,入选图书数量大幅下调,从上届的65种降至当届的26种,降幅达60%。
第10届,入选图书数量又开始回升,增至39种。不过第11届时又下降至28种。第12届时入选图书数量再度回升,达30种。
全部12届中,入选图书数量持续递增共7届,数量下降两届,数量间隔增长两届。全部入选图书共418种(套)。
三是评选间隔时间的调整。“五个一工程”评奖最初设计是每年一届,早期按这一时间间隔进行:1992年至1997年6年间,每年组织一届评选,共评选了6届。
此后评选时间间隔调整为2年,1999年、2001年、2003年分别组织了一届评选。只是2003年后又发生变化,从2003年的第9届至2007年的第10届,间隔了4年。
此后评选间隔又恢复为2年一届,2007年过后两年,2009年组织了第11届评选。不过,随后评选间隔又发生了变化,第12届评选时间为2012年,与上届间隔了3年。而即将开始的第13届“五个一工程”评奖,与上届的间隔再次恢复为两年。
22年间,“五个一工程”的评奖,分别经历了1年、2年、3年、4年,4种不同的时间间隔。这种非固定的动态调整,似乎和前述“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评选的范畴、评选数量处于动态调整中一脉相承。
历届精品各具特色
前12届“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评奖,从1992年至2012年正好历时20年。这12届获奖的418种图书中,出版时间最早的为首届获奖的、广西科技出版社1990年2月出版的《当代中华科学英才》;出版时间最近的为明天出版社2012年5月出版的《美丽的西沙群岛》,获奖图书的时间跨度为22年。这418种获奖图书,可以说是上世纪90年代初至新世纪2010年代初中国社科文艺类图书精品的代表。
12届评选,获奖图书可谓本本精品,优中选优。每届获奖书虽数量不一,但多特色凸显,留下时代印记:
首届获奖图书中,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推出的《中国共产党70年图集》,显然是为建党70周年的献礼书。该书以4600余幅图片,反映中国共产党70年的历程,其中20%的图片为首次发表,40%的图片为首次公开发表,特别是党的六大以前历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的照片,七大全体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照片等均难得一见,颇为珍贵。而《孙子兵法连环画》是当时盛行的大开本多卷集连环画中的精品,用连环画解读古代兵法,富有创意。
第2届获奖的《邓小平的生平、思想研究丛书》堪称同类书中的精品。辽宁人民出版社将邓小平生平思想研究分为20卷本,研究之深之广,恐此前所未有。上世纪90年代有关邓小平的书籍大量出版,仅“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评选获奖书中就不乏此类书。其中第4届获奖书中,此类书就有5种。湖北科技出版社的《中国自然灾害灾情分析与减灾对策》选题立意新颖,既有学术价值又有应用推广价值。
大家余冠英主编、贵州人民出版社的《中国历代名著全译丛书》在第3届获奖书中独具口碑。在已有不少古籍今译读本面世之际,该书力避各译本之不足,精选我国从先秦至清代经史子集的名著50种,以全注全译形式整理推出,影响波及海内外。而基于统计数据分析推出的《中国国家能力报告》(辽宁人民出版社),也为此类书的出版开了先河。
第4届获奖书中,广东教育出版社的《新三字经》虽只是本不足1300字的小册子,但在当时却影响颇广,发行量甚高。周而复全面反映中国抗日战争的系列长篇小说《长城万里图》(人民文学出版社),成为当年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主题图书中的代表作之一。
两部画作在第5届获奖图书中颇具特色。一是二十一世纪出版社推出的《画说〈资本论〉》,以画说的形式对伟人巨著进行图解,当时在国内尚属首创。该书的出版是一个新的大胆尝试,开我国又一新型出版先河。二是接力出版社推出的《神脑聪仔卡通系列丛书》,这是当时实施中国动画出版“5155”工程中涌现出的富有代表性的作品。两家少儿社在此届评奖中独具魅力。
第6届获奖图书中,海天出版社一炮走红的《花季·雨季》当之无愧地入选。这部1996年10月出版的反映深圳特区校园生活的长篇小说,和1996年11月在深圳举办的全国书市一起为年轻的深圳出版业争得荣光。另一部反映改革开放现实生活的长篇小说《人间正道》(人民文学出版社),随着同名电视剧的热播,也十分走俏,成为此届获奖作品中与《花季·雨季》一样叫好又叫座的代表。
第7届获奖图书《中国读本》(辽宁教育出版社)系著名作家苏叔阳以散文笔法创作的爱国主义教育读物,融知识性、文学性、教育性于一体,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作为’98抗洪后的首次“一本好书”评选,对反映’98抗洪这一特殊题材的作品不无关注,此届获奖书中此类题材的作品有三部,其中摄影画册《众志成城——’98长江抗洪图》(湖北教育出版社)不乏震撼。
两部文学作品在第8届获奖作品中格外耀眼。一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历史的天空》。该书描述了我军高级指挥员梁必达等从草莽英雄到文武兼备的军人的成长历程,情节曲折跌宕,在思想上和艺术上有较强的冲击力。而随着同名电视剧的热播,该书热销不减。二是新华出版社的《智慧风景——点击中关村、北大和北大方正》。作为第一部系统介绍高科技领域的报告文学,该书视野开阔,新见迭出,引人入胜,曾被中宣部等单位推荐为向建党80周年献礼的10部文学作品之一。
第9届获奖作品中两部长篇小说颇受关注。一是表现我国当代高层政治生活和高级领导干部的《省委书记》(春风文艺出版社);二是描写晚清名臣、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张之洞一生的长篇历史小说《张之洞》(人民文学出版社)。两位颇具功力的著名作家陆天明和唐浩明,以各自擅长的艺术手法,使这两部经典之作给人以强烈的思想震撼和艺术愉悦。
调整后的第10届获奖作品均为文艺图书。39部作品中,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藏獒》,以独特的题材独占鳌头。该书情节的传奇性,描写的新颖独到,使其颇具可读性。海岩的长篇小说《玉观音》(群众出版社)人物形象鲜明,故事跌宕起伏,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和冲击,同样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而同名电视剧的热播,不仅成就了青年演员孙俪,也使该书大为俏销。
第11届获奖图书中,长江文艺出版社的长篇小说《大江东去》全景式地展现了改革开放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真实耐读。人民文学出版社以民办教师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天行者》,揭示了民办教师这一群体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历史功绩。两书分别从宏观和微观视角展示了现代社会,相得益彰。
第12届获奖图书中,王树增的长篇纪实文学《解放战争》(人民文学出版社)记述了解放战争的宏大历程,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史料性。重庆出版社的《忠诚与背叛》依据大量档案史料,真实感人地刻画了小说《红岩》中众多人物的现实生活原型,讴歌了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可读性。
叫好又叫座
纵观12届“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评选,418种获奖图书,除不同题材的文艺图书外,还凸显几个关键词:邓小平、中共党史、共和国国史、爱国主义教育、科普、动画……每个关键词下都有不少获奖书。这些关键词显示了除文艺图书外,“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评选所关注的选题领域。
“五个一工程”获奖图书题材不同,形式各异,读者对象不同,发行量也具差异。其中发行量数万册的不在少数,发行量十余万,乃至数十万的也非绝无仅有。
作为中宣部主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宣传部参与的全国性大型评奖,“五个一工程”评选一直把广大群众喜闻乐见作为参评作品的一个基本条件。获选“一本好书”的许多作品,“叫好又叫座”成为其一个主要特征。当然20年来,这“叫好又叫座”也经历了一个逐渐扩展的演进过程。
“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评选的前几届,由于评选图书的范围相对较宽,获奖图书中虽然多数发行量不菲,但也有少数理论专著、学术著作由于读者面的局限,发行量不甚理想。
为了使这一有广泛影响力的评选,获选作品同样有广泛的影响力,从第10届评选起将参评图书的范围调整为涵盖长篇小说、报告文学和纪实文学的文艺图书,且将应有较大社会影响力和一定的发行量作为参评的基本条件。与一本好书评选相仿,对一部好戏剧、一部好电影、一部好电视剧、一首好歌曲、一部好广播剧的评选,也分别作出了对社会反响、票房收入、演出场次、收听收视率的明确规定。这充分体现了“五个一工程”评选关注社会反响,强调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精品意识和市场意识的有机结合,既注重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又注重商业价值。
而在第11届和第12届一本好书评选时,除了继续将参评范围确定为文艺图书外,还明确规定:参评图书作品必须具有广泛影响,发行量原则上不少于3万册。这种对参评图书发行量的具体要求,显示了“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评选对“叫好又叫座”的进一步强化。而第10届以来的三届获奖图书,也均达到乃至超过了发行量的具体要求。
即将开始的第13届“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评选的范围除文学图书外,又增加了通俗理论读物和少儿读物,这种调整出于什么考虑?中宣部出版局局长郭义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前3届对一本好书评选范围的收缩,是为了更好地对获奖作品进行市场检验,更好地凸显“五个一工程”评奖的社会影响。而本届评选将通俗理论读物和少儿读物纳入,是因为中国梦的宣传、核心价值观的普及和正能量的传播,需要有更多读物的参与。这次对评选范围的扩展,既使评选更好地体现了时代性,又能调动更多非文艺类出版单位参与这一评选的积极性,使这一评选能波及更多的读者,适应更多的出版单位。
而这次在对评选范畴调整的同时,仍明确发行量原则上不少于3万册(套),既使评选适应不同读者的阅读取向,扩大了评选和广大民众的接合面,又能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叫好又叫座”。
出版强省多为摘奖大户
12届“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入选作品的分布,显示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部分中央部委、军队出版单位出好书、出精品的能力。
对12届获奖作品的梳理可以发现,前3届入选作品均为地方出版社所获,与中央级和军队出版单位无缘,这是否因中央级和军队出版单位未参与所致,原因何在?郭义强局长解答了我的疑问:“五个一工程”评奖的设立,最初主要是面向各地党委宣传部门,初衷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地方党委宣传部组织生产精品的作用。这一评选后来逐渐扩展至部分中央部委和解放军总政治部。前3届中央部委和军队出版单位未获奖,主要是因为未参与。
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图书获奖,其中获奖最多的为湖南省,共有18.5种图书获奖(其中1种图书系和海南省共同获奖),这似乎印证了“湖南人能吃辣椒会出书”的评价。列第二位的江苏省,获奖图书共17种;紧随其后的为其邻省浙江,获奖图书16.5种(其中一种系和华夏出版社共同获奖)。列第四位的共5省(直辖市),分别为北京、上海、安徽、江西、山东,各有15种图书获奖。这第一层级的8家获奖大户,除北京、湖南外,全部属华东地区,显示了长期以来华东地区为中国出版高地的格局。
在第一层级中,江苏省和山东省均系12届评奖各有斩获、无一空缺的省。浙江、上海、江西分别在11届评选中摘奖。湖南在第7届评选中一举摘得3块奖牌,创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一届获奖最多的纪录。
第一层级8省、市图书,共摘奖127个,占总获奖图书的30.38%,占地方获奖书的40.9%。
第一层级8省、市多为中国出版强省,其中江苏、湖南、浙江、山东、安徽分列2012年全国省域书业销售前5强,江西也居销售10强之列,北京、上海更是中国出版两大重镇。这8家摘奖大户的分布,显示了这些省域既是中国出版的强省,又是精品出产的大户,中国出版业一直追求的两个效益统一,在此得到了完美体现。
第二层级,由天津市和广西自治区共同领衔,二者分别摘奖14枚。列第2位的为河南省,获奖书12.5种(其中1种图书系与湖北省共同获奖)。辽宁省以0.5之差,紧随其后,获奖书为12种,列第3位。随后的是河北省,获奖书为11.5种(其中1种图书系与党建读物出版社共同获奖),列第4位。山西省和湖北省分别以11种书获奖,并列第5位。内蒙古自治区和福建省分别以10种书获奖,并列第6位。
第二层级9省、自治区、直辖市出精品能力接近,其中有三个位次为两者并列获得。河南省虽位居第二,但却是和第一层级的江苏省、山东省一样,在12届评选中均有斩获,无一缺失。广西、内蒙古两个自治区,地处非发达地区却表现不俗。广西位居第二层级榜首,且在11届评选中摘奖。内蒙古自治区出版业本不发达,却摘得10奖,令人刮目相看。第二层级中,华北地区占了4席,出版业本不十分突出的华北地区省份,悉数在第一、二两个层级落位,显示了其精品出版的能力。
第二层级9省份共摘奖106枚,占总获奖图书的25.36%,占地方获奖书的34.14%。
第三层级领衔者为甘肃省,获奖图书为9种。其次为黑龙江省,获奖图书8种。吉林省、广东省、云南省、陕西省、新疆自治区均有7种图书摘奖,5家共同并列第3位。四川省以5.5种图书获奖(其中1种图书与华夏出版社共同获奖),列第4位。
第三层级的8省、自治区,获奖图书均在5种以上,其中地处西北的甘肃省拔得头筹,实属不易。8省、自治区图书共摘奖57.5枚,占总获奖图书的13.76%,占地方获奖图书的18.52%。
获奖图书的第四层级由其余6省、自治区、直辖市组成。其中海南省、西藏自治区并列第一,分别摘奖4.5枚(其中海南1种图书与湖南共同获奖,西藏1种图书与湖北共同获奖)。重庆市和贵州省分别有4种图书获奖,并列第2位。其后,宁夏自治区有2种图书获奖,青海省有1种图书获奖。
第四层级6省份图书,共摘奖20枚,占总获奖图书的4.78%,占地方获奖图书的6.44%。
中央级出版社从第4届评选起开始摘奖,摘奖最多的为第8届,共21种图书获奖,占当届获奖图书的32.31%。其次为第7届,共17种图书获奖,占当届获奖图书的26.98%。随后依次排列的是第10届,摘奖10.5枚(其中1种图书与浙江共同获奖),占当届获奖图书的26.92%;第6届获奖图书9种,占当届获奖图书的18.37%;第5届获奖图书7种,占当届获奖图书的17.07%;第4届、第12届分别摘奖6枚,分别占当届获奖图书的18.18%和20%。第11届获奖图书3种,占当届获奖图书的10.71%。中央级出版社参与评奖后,最好的成绩为在当届评奖中“三分天下”,最差的成绩,也在当届评奖中占1成以上份额。
军队出版社参与评奖后,每届获奖图书数量3、2、1种不等,9届共有20种图书获奖,平均每届获奖数量2.22种。
人民文学出版社独占鳌头地方社获奖七成
“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12届评选,418种获奖图书中,地方出版社摘得310.5个,占74.28%,中央级出版社摘得87.5个,占20.93%,军队出版社摘得20个,占4.78%。所有获奖图书,分属181家出版社。
获奖出版社中,中央级出版社37家,地方出版社139家,军队出版社5家。其中,人民社28家,文艺社21家,少儿社22家,教育社21家,科技社14家,美术社8家。
人民文学出版社以16种图书获奖拔得头筹,显示了其作为出版国家队,在出精品方面的不凡实力。
作家出版社、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和江苏少儿出版社分别有9种图书获奖,三者并列获奖数量第二位次。江苏少儿社并成为20年间地方出版社中“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奖的最多得主。再一次显示了江苏出版在中国出版业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央党校出版社和接力出版社分别以7种图书获奖,并列位居第三。20年来,接力出版社以在“5155”动画工程中发力,带动了一批精品的出版,行业口碑甚好。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与两家少数民族地区出版社——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和新疆人民出版社分别以6种图书获奖,并列居获奖榜第4名。三者虽获奖书数量相同,但二十一世纪出版社与后二者不可同日而语。内蒙古人民社和新疆人民社因本自治区出版社不多,因而获奖书多集中于本区人民社,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却是在本省不乏强社态势下的脱颖而出,成为本省“五个一工程”好书的得奖大户。
地方出版社获奖图书前3位均为少儿出版社,彰显出少儿社在地方出版业中多已称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双凸显的大势。
12届“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评奖中,摘奖5枚以上的还有辽宁人民出版社、北京出版社等10家出版单位,他们与获奖数居前的9家出版社共同构成“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出版社获奖的第一阵营。这19家出版社的获奖数量达125.5,占全部获奖图书的30.02%。约10%的出版社,获奖品种占30%,显示了较高的获奖集中度。
获奖图书在3~5种区间的尚有长江文艺、湖南少儿等36家出版社,他们构成了“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评选获奖的第二阵营。其获奖图书数量共达130,占全部获奖图书的31.26%,
两个阵营成员虽仅55家,约占全部获奖出版社的30%,但获奖比重却超过60%,显示了优秀出版单位对“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评选的强力支撑。
倘若以当下的出版集团集合获奖出版社,那么中国出版集团除人民文学出版社外,尚有商务印书馆两书获奖,人民美术出版社、华文出版社各一书获奖。中国出版集团获“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奖图书总计20种,在全国各出版集团中居第一领先位置,再显“国家队”领衔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