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山海话经典 百年人事道常谈

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贾平凹新作《老生》

10月27日,“中国历史的文化记忆——贾平凹长篇新作《老生》读者见面会暨名家论坛”在北京大学图书馆举行。茅盾文学奖得主贾平凹与中国作协副主席、文学评论家李敬泽,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文学评论家陈晓明,意大利驻华大使馆文化处职员、翻译家李莎出席活动,四人以《老生》为中心,围绕如何以文学形式传承中国历史展开了精彩对谈,并热情回答了读者和媒体的提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贺超主持论坛。

《老生》之下 众声喧哗

李敬泽用“一篇好文章、一部大作品”来形容《老生》,他表示,当历史不再是历史、记忆不完全是个人记忆,而变成了经验、直觉和梦幻的时候,才是真正的文学。贾平凹正是实实在在地充分表达了他对家乡、对记忆、对历史的一份责任,成就了自己的《老生》。

陈晓明对贾平凹“无限的创造力”表示了钦佩和赞叹,他说“《废都》、《白夜》、《高老庄》、《怀念狼》、《秦腔》都是佳作,《秦腔》还获得了茅盾文学奖。《秦腔》唱的那么苍凉、那么空旷、那么遥远,没想到紧随其后有《古炉》,然后就是《带灯》。可以说,贾平凹的部部作品都让人惊叹。”

李莎注意到,《老生》全书没提过具体时间,是否传达了故事的永恒性?她表示外国人阅读中文很注重全书的开头能否引人入胜,《老生》做到了;她同时对《老生》的书名表示了自己的理解,也许是长生不老的“老生”,也许是戏曲角色的“老生”。她认为《老生》不仅是中国人的故事,更是世界的故事。

贾平凹:我有使命不敢怠

关于该书的创作过程,贾平凹谈到,《老生》的时间跨度基本上是100多年,但是如果写成历史,那就没有文学了,也就没有意思了。“相反,要把历史‘规划’进文学当中可能会有好多办法,记忆便是其中之一。”所以他将自己所知道的、听到的、参与的四个社会转型期发生的真实的生活现象写下来,既是在讲述当代中国百年的革命史,也是在叙述历史变革中民间百姓的人情世故。

贾平凹表示他很欣赏荣格的一句话“文学的根本目的是表现集体无意识”。“抓住这个社会的集体无意识,必须要了解、关注社会,才能抓住关键,之后再寻找原始具像的东西,作品就成功了。”

贾平凹也谈到,无论长篇还是短篇,每一部作品的创作过程都十分艰辛。他说“长篇小说一写便是好几年时间,除了开会等必要活动以外,基本上都在房子里琢磨。”所以他也经常给自己鼓劲,《老生》书中有这样一首小诗:我有使命不敢怠,站高山兮深谷行。风起云涌百年过,原来如此等老生。

百年人事道常谈

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管士光出席活动并致辞,他介绍到,《老生》是贾平凹首次尝试以民间写史的方式创作的长篇小说,他将《山海经》融入故事,通过一位几乎长生不死的灵魂人物,以客观、冷静的视角,将陕南自20世纪初至今的百年历史娓娓道来,浓缩为现代中国革命的历史缩影,揭示了时代变迁与命运辗转。

管士光表示,为了更好地传播这部优秀作品,人民文学出版社联合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同步首发了《老生》的电子版,以更为贴近年轻读者和时代的方式让《老生》获得更大的社会影响力。

论坛结束后,人民文学出版社还为北大学子和广大读者安排了贾平凹的新书签名环节。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数字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赖雪梅、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应红、副社长李春凯、《当代》杂志社社长杨新兰、《老生》责任编辑孔令燕、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代表袁晖等出席活动。

责任编辑:袁思源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开发:博云易讯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