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慕兰自传》修订版手记:力气大多用在图片上

《黄慕兰自传》是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年正式出版的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者、主要从事党的地下工作的黄慕兰老的自传。传主虽历经坎坷,但始终不改对党的忠诚。作为我党较早开始从事地下工作的女性,传主与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诸多重要事件与重要人物发生过交集,为维护党的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2011年,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我所在的学术著作分社决定对该书进行修订再版,以为纪念。(选题报告上的日期恰巧是2011年7月1日)我作为学术著作分社的首席编辑,有幸做了该书修订再版的责任编辑,并由此得以与黄老以及黄老的女儿陈大中女士建立了密切联系。

335

《黄慕兰自传》2012年版

或许是间谍电影看多了,以为做地下工作的女子一定是美貌与智慧兼备的。饶是如此,传主的美丽还是让我感到了极大的震撼。那是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丽,是让人在一凝眸中就能心生美好的美丽。看着这种美丽,我无法想象她是怎样在刀尖上舞蹈的。我渴望认识她,当然是在书中,至于后来有了直面她的美丽的机会,那真是我的幸运。

所幸,2004年版《黄慕兰自传》的责任编辑梁云福老师已做了关键性的史料核实工作。为此,我专门约了时已退休的梁老师面谈,听他讲述当年的编书经历。梁老师不仅与传主有书信来往,还不止一次地见过黄慕兰老,他亲切地称她为黄妈妈。当然,梁老师核实史料时,不仅仅是向传主核实,而是根据传主提供的线索,到中央档案馆以及党史研究机构进行核实,在一些关键问题上作了结论性认定。这是至关重要的工作。

除了2004年版的电子文档,黄慕兰老的女儿陈大中女士还发来了珍贵的图片资料包。这些图片中有2004年版已采用的,也有当时限于篇幅未采用的,还有那之后陈大中女士又多方收集的。鉴于传主有非常高的文学修养,编辑在文字上应该不会用多大工夫,而这些图片实在是太珍贵了。

561

黄慕兰 摄于2012年

传主具有很高的文学修养,她曾在俞楼受教于我们所熟知的俞平伯的父亲俞陛云,那当是传主生命中最平静、最美好的时光了,这或许就是她最后选择在杭州定居的原因之一,但该“自传”除了各篇篇前的〔临江仙〕以及文字本身隐约可见的文字功力外,并没有太多的文学性,只是在记录、记录。

据2004年版黄老的大女儿陈允中与二女儿陈大中所写的编后记可知,黄老是在1993年定居杭州后才动手写自传的。一个世纪老人能够将她跌宕起伏、极富传奇性、涉及数百社会各界知名人士的一生,叙述得如此清晰,着实让人惊叹。但通过与陈大中老师的交流以及从传记的字里行间可以发现,传主的这部自传其实已经“写”了几十年了,只不过不是以传记而是以交代与申诉材料的形式罢了。她早就开始或在笔上或在脑海里一次又一次地回顾过自己的人生了。这也印证了我初读此“传”时的感觉,它不是文学性的“自传”而是纪实性的“自传”,可以更多地至少是从亲历了那段历史的传主的视角还原历史之真实。

为了这次修订的严谨,责编通过陈大中老师与传主作了沟通,传主提出了修订原则如下:

1.真实人生:是集党史、家史、国史于一生的真实人生。入党以来梦寐以求、历尽艰危成此景的战斗人生;又是忍辱负重、不屈不挠、坚持原则、四次上诉、平反后记实存真、无悔、无怨、无尤、无憾的真实人生。

2.不是鸣不平、诉冤屈,而是一桩桩、一件件党的政策的检阅。有领导、有布置、有计划、有分工、有检查,才能人证物证齐全。总结回顾,报中央领导培养、信任、爱护的情深和民主人士患难合作的谊重。

3.我写回忆录,力求朴实。非小说,亦非文学创作。平凡的岗位,大动荡的时代。从未敢忘党的教诲,龙潭虎穴一身轻,粉身碎骨又何怨?革命不会一帆风顺,曲折、复杂的斗争是必然的。正因为有领导、有组织,才能山重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奇姻自有奇迹,不是一般的庸俗的悲欢离合。又何况欣逢中兴盛世,四代同堂的真实人生,岂镜花水月的虚幻也耶!知足长乐,珍知遇之荣,记难忘之迹,回味弥甘。

责编在编辑中谨尊黄老拟订的编辑原则,除一般性的字词标点错漏外,其他涉及内容的问题均一一通过陈大中老师与传主沟通解决。大部分问题都由陈大中老师核实解决了,也有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因为传主年事已高,难以与之讨论,就只好遵从2004年版了。

564

黄慕兰手稿

567

566

黄慕兰手迹

《黄慕兰自传》的再版修订工作,责编的力气大多用在了那些珍贵的图片处理上了。为了完美地表现这些图片,依2004年版也在文前设计了一个印张的彩插,精选了38张最具代表性的图片,依时间顺序排列,约略可见传主的人生轨迹。最困难的工作是要将其他80余张图片据时间线与内容线插入正文中的合适位置。我决定分两步走,首先在陈大中老师的帮助下,给每一张图片加上包括时间、人物、相关事项在内的详细说明,然后在正文中查找与之相关的内容,以确定图位。当然,这种做法也不总是顺利,有时相关内容会不止一处,那就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然后进行平衡取舍了。

黄慕兰是较早开始从事党的地下工作的女性,曾与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诸多重要人物发生过交集。为了进一步丰富该“传”的图片,编辑又从本社的图片库中收集了十余张历史人物的图片,如谭嗣同、柳亚子、何香凝、宋庆龄、董必武等,将之插在了相应的位置。对这一点,黄老与陈大中女士都表示很满意。

图片各归其位之后,就是版式设计了。该“传”计分五篇外加附录五,黄老为每篇都题写了一首自己创作的〔临江仙〕。黄老的字写得很漂亮,编辑很想直接用黄老书写的词作。只是黄老的原词是写在信纸上的,鉴于她的百岁高龄,也不能让她按要求格式重新誊写,最后只好在字库里选了一种与黄老的字接近的字体。编辑与美编一道选择了用一束简约的水墨兰草作为版式的基本装饰,既寓意黄老之名,更希望它能与黄老的赤子之心相映衬。

大中老师说黄老和她都认同2004年版的封面,最好还能用那幅松图作主图。那幅“松”图是黄老友人书画家申石伽的作品,题款为“虬龙焕采 锦绣风光 癸酉元旦八十八翁西泠石伽”,钤“福寿书生”、“美意延年”印。就用这幅图吧。比起美丽,这棵虬劲挺拨的青松更能代表黄老坚韧不屈、赤胆忠诚的品格。

563

黄慕兰108岁照,获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

关于封面文字,我从正文中选了周恩来与陈庚对传主的评语,即 “慕兰是党的百科全书。——周恩来”(2012年1月第1版P345/倒5—6行);“慕兰的一生是中国革命曲折发展的反映。——陈赓”(2012年1月第1版P477/1—2行);“黄慕兰是一个经受得住考验的好同志,在最危险的敌人军统特务的监狱里,她都能忠诚机智地坚持斗争而不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和党的机密。——周恩来” (2012年1月第1版P250/2—4行)。大中老师对此未提出异议,只是希望能放在封底,字也不要太大,言下就是不希望过度宣传。于是,就有了2012年版的简单庄重的封面。我希望读者能看到封面书名与作者左侧的那行小字: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黄慕兰自传》修订再版工作在进入最后阶段时,我们曾起意将书名改为“回忆录”。我们的考虑是,书稿中涉及中国近百年历史中的数百位社会各界人士,以及诸多历史事件,似乎称作回忆录也无不可,加之我们学术著作分社已经出版且有意策划出版一系列与回忆录类同的口述历史,私心觉得可以用改书名的方式将此书也纳入系列之中。当我们把想法儿拿出来与陈大中老师商量时,遭到了强烈反对。

她来信说:“如果说是‘回忆录’就可以写更多的人和事,这本书基本是以传主为主线的,如果不是非常有道理我想还是不改吧!我们签的是‘再版’而不是‘改版’吧!”这岂止是不认同,是坚决反对。说实话,大中老师的强硬态度让我有些委屈,本来也只是个想法儿的,拿来商量的,何至于动气呢?“自传”改“回忆录”的事就此打住。

及至书出版后,面对一些无端猜疑,我终于理解大中老师了。我能感到,她在此书的再版上如此尽力,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对母亲的爱,她要帮母亲实现这个愿望;目的也只有一个,那就是让世人了解自己的母亲——“一个中共早期革命者一个世纪以来走过的足迹”,“一个女人在男权的世界中的挣扎、奋斗、成功和挫折”。她甚至不想让自己及家人的照片过多地出现在书里,即使是后来在我的再三要求下同意上书了,在作图注时她还想着要略过自己及其他家庭成员的名字。一切都是为了母亲,为了世人能够真正认识她的伟大的母亲。

2017.2.9

责任编辑:曹宇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