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的镜子》:为什么总觉得自己丑? 这是病,可治

fd96e6e6515ce9e_size103_w400_h562

《破碎的镜子:为什么我总觉得自己丑?》 (英)凯瑟琳·菲利普斯著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每天,我们都要照镜子。照镜子时,既有像小S这样觉得“老娘怎么这么美”的自信爆棚的人,也有很多“我怎么这么丑”的人。你可知道,在这样一个重视外表的世界,多达2%的人正在遭受躯体变形障碍(BDD)带来的痛苦?《破碎的镜子:为什么我总觉得自己丑?》的作者凯瑟琳·菲利普斯是研究BDD的权威和先驱。她以平实生动的语言对停不下来的整容、美体、“永远觉得自己存在各种外貌缺陷”等现象提供了一种病理学的解释。

“破碎的镜子”有双关的意味

凯瑟琳·菲利普斯是美国罗德岛州普罗维登斯巴特勒医院躯体变形障碍(BDD)和身体意象项目主任,在布朗医学院任精神病学和人类行为学教授。

书名“破碎的镜子”颇有双关意味。菲利普斯以平实生动的语言讲述了数十位饱受外貌问题困扰的病人的故事,揭开躯体变形障碍(BDD)的神秘面纱。对这些病人而言,无论他们在其他人眼中多么有魅力,他们在镜中看到的自己往往满目疮痍,镜子之于他们,与“破碎”无异。他们因相貌而感到自卑、羞耻,担心被人取笑。另外,如果你还记得在恐怖电影中经常出现的“破碎的镜子”的情节,你可能会想起,在美国文化中,无缘无故破碎的镜子通常意味着不幸降临。躯体变形障碍带给这些病人的感受正是如此——是他们不幸的开始。

对自己的外貌感到不满不等于BDD

如何区分BDD和正常的外表关注呢?其中一个不同就是,受BDD影响的男性数量几乎和受BDD影响的女性数量是一样的,然而针对普通人群的研究显示,不喜欢自己的外表的女性多于男性。另外,调查发现,人们不喜欢的外表问题通常是体重或与体重相关的外表问题(如腹部、臀部和大腿的尺寸)。

BDD和正常的外表关注的另一个本质上的差异是, BDD症状通常会在药物治疗后减弱。而正常的外表关注则不会在用药后减少,因为药物是用来使“化学失衡”正常化的,如果在BDD中不存在化学失衡,药物就不会产生任何效果。

责任编辑:cy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