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部名水志《黄浦江志》面世历时三年编纂,以文图影像形式呈现深厚人文沉淀

历时3年编纂,上海首部名水志《黄浦江志》面世。昨天举办的首发座谈会上,业内评价,这部“存史、资政、育人”的志书,反映出黄浦江深厚的人文沉淀和日新月异的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作为首批17部“中国名水志丛书”之一,《黄浦江志》由上海市水务局牵头组织,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和上海音像资料馆承编,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含一部志书与一部历史影像志,以“文图+影像”全面准确记述黄浦江的自然、人文、历史、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发展演变历程。

《黄浦江志》50万字,332幅图片,分“大事记”“黄浦江水环境”“自然景观”“旅游生态景观”“人文景观”等14个篇目,横排门类,纵述史实,翔实精准。历史影像志《黄浦江影像志》分5个板块,生动反映黄浦江的“名”与“特”,展现黄浦江的自然变迁、文脉传承、工业文明演进以及在城市更新中的重要地位,对于新时代讲述黄浦江母亲河故事具有重要意义。

志书系统收集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30年最新数据,包括水文数据、堤防数据、桥梁数据、码头数据等均是最新的,这是其他志书没有的。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郭长刚介绍,这主要受益于《黄浦江志》丰富的资料来源。除了查阅大量文献、档案等文字记载外,还有一部分来自专业政府机构提供,比如桥梁数据由上海桥梁隧道公司提供,水文数据由市水文总站提供,堤防数据由市水务局堤防处提供等。还有一部分数据、照片和资料来自实地调研,由相关机构提供。

上海音像资料馆副馆长沈小榆透露,《黄浦江影像志》在创作过程中使用大量新发现的珍贵影像,如1910年前后拍摄浦东的镜头、1910年代北外滩日本邮船公司码头的镜头、1929年上海的水上机场镜头等。该片还大量使用历史原声,如上海码头号子原声、义勇军进行曲、红旗塘坝爆破原声等,整体上影像资料来源有纪录电影、新闻电影、科教电影、电视新闻等,丰富了黄浦江文化内涵的表达,为后人留下一份可看、可鉴、可用的影像志。

黄浦江的前世今生是上海城市和文化发展的缩影,也是中国近代和现代社会变革的缩影,既有悠久丰富的历史底蕴,又充满着现代活力的气息。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张晓虹教授谈到,上海的历史,本就是一部江河与城市相互纠葛交织的历史。

“名水志系列”为何首选黄浦江?《黄浦江志》主编之一、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牟振宇指出,上海地区存在两条重要的河流,一条是苏州河(即吴淞江),一条是黄浦江,即“一江一河”。这两条河流对上海城市的起源、发展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吴淞江历史更悠久,文献记载可追溯到汉代;黄浦江为后起之秀,其历史远没有吴淞江久远,直到宋代才有确切的文献《宋会要辑稿》记载,称黄浦塘。自宋代开始,吴淞江的淤浅为黄浦江发展壮大提供了契机。至元代,黄浦江从名不见经传的小河,发展为吴淞江南岸最大的一条大江——大黄浦。明永乐元年,户部尚书夏原吉奉明成祖朱棣之命,前往江南治水。他采取当地人叶宗行的建议,放弃疏浚吴淞江,而是疏浚吴淞江南侧的范家浜,使大黄浦改道范家浜,直达入海。从此形成了今日黄浦江。而吴淞江则降为黄浦江的支流。历史上将这次水系变迁称为“黄浦夺淞”。

黄浦江形成后,对上海的影响是巨大的——作为航运的黄金水道,比较稳定;促成了城市发展,为上海空间布局奠定了基础。明清以来,黄浦江对上海城市的贡献,无论是港口发展,还是航运条件,都是吴淞江无法比拟的。特别是1843年上海开埠后,黄浦江不仅是上海最主要的航运水道,而且还是上海城市的重要海港、码头港区、工业区,还成就了驰名中外的商业、金融中心——外滩。

据悉,《苏州河志》正在筹备编写中。(许旸)

责任编辑:李春燕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