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方出版中心的出版建制中,有一支年轻团队显得与众不同,那就是由两位“90后”编辑组建的出版小组——象形文字工作室。作为这个团队的主理人,我是复旦大学的外国哲学硕士,而我的搭档则是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的出版专业硕士。2023年,我们决定结合各自学科优势,成立一个以人文学术出版为核心的工作室,围绕“象形文字”这一品牌,踏上一条小众且充满挑战的产品赛道。
之所以选择“象形文字”作为名称,是因为象形文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书写系统之一,象征着人类最初的思想记录与表达方式。它不仅是人类文化的精髓,更是承载思想与智慧的符号。在信息时代,面对知识传播方式的急剧变化,我们希望通过这一名称,传递出对经典智慧的尊重与传承,也表达我们对学术出版道路的坚定选择。
每年,“象形文字”会推出约15种新书,虽然面向的市场相对有限,但我们在思想深度与学术质量上决不妥协。我们坚信,通过精心策划和精准定位,小众的学术出版也能靠市场活下去,貌似“冷板凳”的领域也值得青年编辑投身其中。
经典再出发
“象形文字”以书系作为工作轴心,围绕核心理念来布局图书出版,逐步建立起以“经典译丛”为代表的产品线。这套丛书目前已初具规模,共有16种作品。与商务印书馆的“汉译名著”不同,我们对这套书的建设并不追求百科全书式的文库,而是聚焦于思想著作的“基本款”:强调简洁、实用与功能性。因此,“经典译丛”在内容上主要遴选西方严肃的思想经典,在设计上采用简洁风格,采用国际流行的便携开本,满足学术读者的核心需求。
在结合学术需求与市场定位的双重考量下,“经典译丛”的选品逐渐形成了3个工作重心,分别对应着工作室对学术经典出版的不同思路。
第一个重心是经典译本的修订重版。许多学术作品曾经在知识界产生过深远影响,但随着时间流逝和市场变迁,这些作品逐渐从书市上消失。为了让这些思想的光芒不被埋没,“象形文字”致力于复活那些绝版多年的经典译本,以便新一代读者能够接触到这些重要的思想资源。其中有代表性的图书包括柏拉图的《蒂迈欧篇》、法国哲学家巴什拉的《科学精神的形成》等。通过有规划地修订和重版,我们让这些经典作品重新回到公众视野,为新的研究和讨论提供了重要基础。重版后的这些书籍不仅恢复了它们的学术价值,还为当前的学术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第二个重心是为中译质量欠佳的经典作品提供全新译本,让思想家重新说中文。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译介了大量的西方学术著作,但不可否认,受限于当时的语言条件和总体研究水平,有些译本难以完整传达原著的思想精髓,甚至给读者带来了理解上的困扰。以法国思想家弗朗兹·法农为例,这位致力于反对西方殖民文化霸权的思想家,其名作《黑皮肤,白面具》和《全世界受苦的人》早在20年前便有了中译本,但因译本问题,法农的思想一直未能在中国得到应有的吸收和传播。近年来,伴随着中国学界对“全球南方”关注度的提升,以及整体外语水平的提高,重译法农作品的条件逐渐成熟。在这一背景下,我们邀请了长期从事非洲思想研究的青年学者,重新翻译了法农的这两部代表作。2022年推出的新译本以其流畅的文字和准确的内容赢得了读者的高度评价。
“经典译丛”的规划,除了推出经典作品本身,我们还纳入对经典思想的权威导读,这就是第三个工作重心。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走近经典思想,“象形文字”自2022年开始便遴选了一些国外权威学者撰写的导读作品,将这些大家的深度见解带给中国读者。这些导读书籍不仅以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复杂的哲学思想易于理解,也为读者提供了进阶学术探索的航海图。代表作品包括由德国谢林研究专家、国际谢林学会名誉主席雅各布斯撰写的《谢林导读》,以及德国黑格尔协会会长蒂娜·埃蒙茨撰写的《黑格尔入门》。上述图书在出版后一年内即获得了加印,充分显示了市场的高度认可。
通过这样的布局,“经典译丛”不仅满足了读者对经典思想的多层次需求,还通过高性价比的设计和精准的市场定位,成功将这些名著转化为具有市场生命力的“基本款”产品。这一战略设计,使“象形文字”能够在学术出版领域稳步前行,为知识传播和思想启迪贡献力量。
从经典到前沿
除了“经典译丛”这一核心产品线,“象形文字”每年还会推出若干单行本,这些作品聚焦当下的前沿学术趋势,展现了我们对出版态势的前瞻判断。
近年来,韩裔德国哲学家韩炳哲的作品在全球引发广泛关注,在中文世界也掀起一股“韩炳哲旋风”。象形文字工作室捕捉到这一潮流,于2023年推出了韩炳哲的《非物:生活世界的变革》简体中文版。《非物》一经推出便引起关注,我们在成都和上海举办的推广活动,都吸引了大量读者参与。同时,我们还与中信出版集团以及歌德学院联合举办韩炳哲纪录片放映活动,该活动吸引了超过2万观众在线观看。令我们备受鼓舞的是,这本书在学术界也激起了广泛的讨论,许多高校纷纷组织读书会,专门研读韩炳哲的这部新作。凭借这些努力,《非物》在出版不到一年内便两次加印,在市场和口碑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象形文字”由此获得了拓展数字人文类产品线的信心与动力。
《非物》所取得的成功不仅展示了数字人文主题的广阔市场潜力,也让我们认识到,越是在技术变革奇点来临的时刻,对书写文明本质的反思就越必要与紧迫。因此,从2024年开始,“象形文字”积极策划了一系列聚焦技术与文明的图书,专注探讨机械书写与人文精神的关联。例如《书写还有未来吗?》《生成式AI的革命》《机器人如何学会写作》《理性机器如何变得浪漫》等作品,都是我们在这一领域的尝试,也将在这两年陆续与大家见面。有别于技术应用指南,我们更希望从人文层面对眼下正在发生的技术变革进行反思。我们相信,这些努力不仅能拓宽读者的知识疆域,还将推动关于科技与人文关系的广泛讨论,为未来的学术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做出版长期主义者
象形文字工作室对学术出版的坚守不仅体现在具体的产品上,更体现在其经营策略中——强调细分市场和长尾效应。在学术出版这一通常被视为“狭窄”“小众”的市场中,我们希望通过精准的市场定位和持续的高质量内容输出,打造一批有持久生命力的出版物。这些图书不仅要赢取市场认可,也要为中国的学术积累提供重要支撑。
象形文字工作室坚信,学术出版的价值不仅在于一时的市场表现,更在于其长期的学术贡献。我们怀着十分简朴的想法:学术出版虽然看似吃力不讨好,但这些事情值得做,且总该有人做。对学术出版方向的坚守以及产品的持续推出,“象形文字”也陆续吸引到众多优秀作者,进一步拓宽了东方出版中心在学术出版领域的影响力,推动了出版资源的良性积累。例如,“中希文明互鉴中心”的一个长期项目、以古希腊哲学研究为核心的“努斯译丛”,以及山东大学哲学系筹备的“谢林及其影响”丛书,也已经纳入“象形文字”的出版体系中。这些合作不仅彰显了学术共同体对我们工作的认可,也将为国内外学界的交流搭建重要桥梁。
象形文字工作室深信,通过对长期主义的坚守,打造一个兼具深度与广度、具有持久生命力的出版品牌,是笨拙但也终将可行的事业。无论未来的图书业态如何改变,充当知识传播的推动力、把代代相传的人类思想接力下去,将始终是我们的坚持。
(作者系东方出版中心象形文字工作室主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