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 | 双推计划:常销书 在榜畅销书 推荐畅销书 | 获奖图书

研究丁玲的独家史料——读陈明《我与丁玲五十年》

几位做图书出版的北京朋友来厦门参加丁玲国际学术研讨会,送我一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年1月版陈明回忆录《我与丁玲五十年》。读完之后,我感觉这本书有不少独家史料,很值得对丁玲有兴趣的读者关注。

陈明的个人回忆录,主角却是丁玲,这看上去有些怪,其实很正常:陈明的生活就是围着名人丁玲转的!

丁玲是毛泽东的夫人杨开慧在岳云中学的同学,1936年11月辗转到达当时党中央所在地陕西保安,她是从国统区来到苏区的第一个著名作家,中宣部特意在窑洞里召开了欢迎会,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博古等中央领导都出席了。这一年的年底,身在前方的丁玲意外地收到了毛泽东用军队电报拍发给她的词《临江仙•给丁玲同志》:“壁上红旗飘落照,西风漫卷孤城。保安人物一时新。洞中开宴会,招待出牢人。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阵图开向陇山东。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词中表达了毛泽东对丁玲的高度赞许。丁玲因此在苏区名声大振。据陈明在书中透露,这首词的原件现在保存在丁玲的儿子手中。

被毛泽东称为“武将军”的丁玲是个敢作敢为的女性,这从她与陈明的“忘年恋”可见一斑。1937年5月,20岁的陈明与33岁的丁玲在延安相识。此前,丁玲曾与胡也频、冯雪峰、冯达有过婚姻生活,但最令她难忘的还是29岁即遭国民党枪杀的胡也频。她似乎从年轻英俊的陈明身上看见了胡也频的影子,于是主动向小伙子发起爱情攻势。他们恋爱了五年,其间陈明动摇过,还与一位叫席萍的女子结了婚,但最终还是回到了丁玲身边。1942年,38岁的丁玲与25岁的陈明在人们的嘲讽和挖苦声中正式结婚。据陈明说,那个时候没有一个人看好他们的婚姻。但此后,无论丁玲反右蒙冤、被流放北大荒、投入北京秦城监狱、遣送山西乡村,还是平反后重返北京,直至1986年丁玲逝世,陈明都一直陪伴着她,不离不弃。美中不足的是,当年为了与丁玲结合,陈明在妻子席萍住院待产时坚决提出离婚!这个残酷无情的细节,让我感受到了陈明与丁玲忘年恋的不和谐音!

过去我对陈明没什么了解,读了这本书,对他的一些做法,尤其是屡屡动手修改丁玲作品的做法很不以为然。书中透露,湖南人民出版社要出丁玲的文集,陈明对丁玲说,她过去写的文章,主要是到延安之前写的文章,句子太欧化,不适合青年人阅读,应该改一改,并亲自动手一篇一篇校改。丁玲的有些讲话录音,人家整理的,他也要改,“有一些讲话录音改动比较多”。丁玲40年代的日记在她去世后出版时,陈明也擅自作了改动,连丁玲当年和毛泽东的谈话他也不放过。据书中透露,丁玲生前就曾对人说过:你们知不知道,我家里还有个“改家”。陈明转述这话不无炫耀之意,但我却从中品出另外的味道。丁玲是写过《莎菲女士的日记》、《三八节有感》、《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名篇的作家,按中国现代作家排名顺序,她名列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艾青之后,随意修改她的文本,至少是一种对历史不负责任的行为。我们不应该这么快就忘记巴金等作家在文革期间多次违心修改自己早期作品以“迎合上意”的惨痛教训。

本书是陈明在82岁时开始口述的,因种种变故,历时十年始成。作为第一手材料,书中披露了与丁玲有关的大量鲜为人知的细节,揭示了许多内情。在我看来,这是本书真正的价值所在。举个例子说,中央组织部1984年起草《为丁玲同志恢复名誉的通知》时,根据中央书记处的意见,要送给几个当事人看,这几个当事人的态度耐人寻味:林默涵的签字是:同意;刘白羽的签字是:完全同意,在这个问题上,我有错误,我应该检讨;周扬看到文件后说:起草这么个文件,事先为什么不和我商量一下呢?文件送到陆定一手上,陆说,没有意见,随他们搞吧;张光年说,那时大后方的情况复杂,他不了解,却把国民党调查科科长徐恩曾回忆录里面有关丁玲的部分复印下来,附在文件后面送了上去。这样的细节,书中还有很多,让我们认清了一些人的真面目。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