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 | 双推计划:常销书 在榜畅销书 推荐畅销书 | 获奖图书

我所认识的于全兴

《平凡的母亲》书影

《平凡的母亲》书影

(点击查看详情)

2000年年底的一个上午,一位高高个子、风尘仆仆的中年男子来到办公室。来者介绍,我是于全兴,来自天津。我了解到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开展的“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项目,很受感动,也很受启发。我是摄影记者,想通过镜头反映贫困地区贫困家庭特别是贫困母亲的生活、生产现状及幸福工程这几年来的救助成果。请开具一些介绍信,我要到这些地方进行采访拍摄。简短的一番对话,让我对这个“不速之客”有了些许感性了解。于是,按照规定和本人要求,给他开出了包括四川、甘肃、青海、宁夏、重庆等九个省市的工作介绍信。客人离开,我却在回味刚才的谈话内容,心想,热情足够,可是能做多少呢?

14年过去了,全兴用他的实际行动回答了我的疑问与担心。期间,他扛着相机,背着双肩挎,30多次,走过12个省市自治区,94个国家级贫困县市,306个村寨,采访拍摄了1100多位贫困母亲上万张高品质的生活生产照片。

这组数据看起来似乎比较单调,但是,我太了解这14年里,这些数字背后全兴所付出的经历与艰辛。

首先要说明的是,参与一个公益项目不是他的职业要求,也没有什么人强迫他去做这些,但是他做了,而且是主动地自觉自愿地做了,而这一做就是14年!毛主席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我说,一个人做点儿善事并不难,而难能可贵的是连续14年不间断地做,而且还在继续做。关于这个经历,我还没有听说过有第二个人坚持这么久过。

14年里,他把自己的假期都用在了为贫困母亲采访拍照上。少了与家人的团聚,少了对老人的孝敬,少了对子女的关爱,少了自己的休闲。这个用广角纪录贫困母亲的幸福工程爱心使者,通过他的影像使更多人了解了中国贫困母亲的生活状态,唤起了社会对这一特殊弱势群体的关注。也丰富了自己的人生阅历,实现了自我价值,收获了爱心追求。作为朋友,我多次提醒劝慰他,你已经做得够多够好了,也要留些时间给自己吧,再说你本人的工作分量也不轻呀。但他总是简单地回答:没事。我知道,他是一个简约的人,说话干脆,决策果断,行事利落,拦也拦不住。他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当他把一个事情作为一个计划目标的话,那是不惜力,不惜时的。他还是一个精益求精的人,每次出行前,都与我们一起设计路线,讨论方案,精细到每天早、中、晚的具体行程安排。而在实际工作中,他更是一丝不苟,废寝忘食。不达目的,绝不休息。14年的交往、交流,也与各地同仁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深得大家的喜爱。同时,也给大家带去欢乐与良好的职业影响。

2007年1月,他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采访,拍摄一位幸福工程受助母亲喂猪的镜头。为了取得最佳拍摄角度,他下到猪圈里头跪着拍摄,结果身上弄了许多猪粪。上车后,大家分享着这特别的味道,开玩笑地说,于老师,如果不是您来,我们可是闻不到这久违的味道了。

云南省丘北县的顾彩莲,是他最早拍摄的一个对象,这张照片由幸福工程全国组委会发往全国各地张贴,也成为一张震撼人心和颇具代表性的幸福工程宣传海报。为了跟拍顾彩莲经过救助后的变化对比,2005年大年三十,全兴辗转来到大山里顾彩莲家,并在春节期间连续几天地跟随纪录,分享并拍摄到顾彩莲一家人脱贫后喜气洋洋过大年的幸福气氛。

2006年,他来到贵州纳雍县。采访过程中,了解到一些贫穷到极致的家庭,每到揭不开锅的时候,贫困妈妈就会到县城卖血度日。于是,全兴就从贫困母亲祝贤美出门开始,拍摄其步行山路八个多小时、一块五的晚餐、两块钱一夜的住宿和排队验血、输血,再返回,一次卖血只能挣到60多块钱的全过程。真实纪录了贫困母亲艰难度日的辛酸经历,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全兴每次出发前除了带足盘缠,还要多带一些现金。常常结束采访回来时,除了相机和自己的必需品之外,该捐的都捐了。14年里,他的作品获奖奖金,作品拍卖收入,出版稿费,甚至连孩子的压岁钱也都不断地捐给了幸福工程,用于救助贫困母亲。

全兴现在任职天津师范大学摄影系主任,教授。他每年假期都率领学生们前往贫困地区,深入农户,采访拍摄。用他的话说就是,现在事务性工作太多,随着年龄的增长,出去的机会也越来越少,我要把这个爱心接力棒传递给年轻人,让他们在经历一个公益项目的过程中体验爱心,营造爱心,传播爱心。

2010年,幸福工程走过15个年头,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计划就幸福工程公益项目举办系列宣传推广活动,其中一个内容就是在王府井步行大街举办为期八天的“幸福里程——幸福工程15周年图片展”。全兴参与了该展览筹备的全过程。布展中,那一幅幅经全兴之手所拍摄的贫困母亲、幸福母亲、幸福家庭的精美图片震撼着我们,教育着我们,也感动着我们。而照片背后的故事则更多、更感人……

这本书出版前,全兴让我写一篇东西。这是个不难的难题。不难的是全兴为幸福工程这个公益项目做的事情,奉献的爱心太多太多,多到不知从何说起。难的是正因为太多,所以却不知该说些什么。他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有很浓烈的故事感,而我又不是擅长写作讲故事的人,所以,迟迟不敢动笔。大家现在所看到的这篇东西什么也不是,最多算个小记事而已。仅就题目所应呈现的内容也没有呈现到位,最多是我对全兴善行义举的一个侧记吧。但这并不影响我对全兴的尊敬、爱戴与学习。材料写不好,是我的问题,与全兴无关。

全兴老弟,还是那句话,你为幸福工程做得已经够多了,你的热情,你的足迹,你的爱心,你的精神,有目共睹,也已经大大地超出了你当年的承诺。还是为自己留些空间吧。留些可以休息、发呆的空间。留些陪陪家人的空间。

等我退休了,和你一起发呆……

葛振江

2015年2月6日于北京大慧寺

责任编辑:An Junyang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