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 | 双推计划:常销书 在榜畅销书 推荐畅销书 | 获奖图书

王树增《抗日战争》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

活动现场之一

王树增《抗日战争》新书发布会活动现场

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

(点击试读)

7月2日上午,王树增《抗日战争》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中宣部出版局巡视员刘建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管理司司长周慧琳、总政文艺局局长姜秀生、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月沐、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管士光等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社长李春凯主持。

《抗日战争》以三卷的恢宏篇幅记述了发生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抗日战争。作品以战争的每一次事件和每一场战役为纵贯线索,以第二世界大战的国际视角全面真实地揭示了中华民族在近代历史中第一次全民同仇敌忾、浴血山河所赢得的伟大的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抗日战争》是一次全新写作,是对抗日战争全新定位和全新认知的巨著,它带来的是全新阅读战争的体验。从史料收集和研读开始,《抗日战争》的写作长达六年之久。抗日战争涉及的战场广阔,参战人数众多,抗日战争亲历者遍布各地。尽管如此,王树增还是尽可能地查阅文献、踏勘战场、采集、比对、甄别,力求真实。经过海量阅读和精心酝酿,最后终于完成了这部大书。

《抗日战争》站在全民族抗战的立场上,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大背景下,以重大战役战斗为轴,以重大历史事件及相关人物为经纬,突出反映并全景式地记叙了1937—1945年这八年抗战中的主要战役战斗。它对敌我双方统帅部的战役企图、计划,兵力部署,作战行动和战役经过,都做了详尽的记叙,特别是对战役战斗结局及其经验教训,从军事学术的高度给以分析、总结与点评。

活动现场之新书揭幕

出席会议嘉宾现场合影

这部作品以波澜壮阔的文学叙述向最广大的读者解读中日之间为什么会发生如此持久的战争,记录了中华民族在山河破碎、艰难困苦、牺牲巨大的历史现实下如何同仇敌浴血奋战,最终赢得了这场伟大的民族战争。对于这场残酷的战争所揭示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对于广大读者认识战争的本质在实践民族复兴伟业的今日中国,都有着巨大的认知意义和价值。

全面讲述抗日战争历史,是历史的需要,也是现实的可能。随着社会日益开放,对外交流通畅,两岸对历史认识的共同之处越来越多,尘封已久的秘密文书档案也纷纷解密。有太多读者希望全面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有太多他们的父辈曾亲身经历的战争需要重新讲述。

此时回首上世纪的抗日战争,创作一部符合历史真实的巨著,既是应当的,也是可能的。王树增的“战争系列”一直在努力达到这一目标,这也是他的“战争写作”的价值所在。正是基于此,王树增完成了他“战争系列”最为宏阔的这部作品——《抗日战争》。

“王树增的战争系列”作品屡获国家级大奖。长篇纪实文学《朝鲜战争》获首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大奖、第二届鲁迅文学奖;长篇纪实文学《长征》获首届中国政府出版奖、第十届五个一工程奖、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第九届全军文艺优秀作品一等奖;长篇纪实文学《解放战争》(上、下)获第十二届五个一工程奖、第三届中国图书政府奖提名奖、第十二届全军优秀文艺作品荣誉奖。

王树增是一个具备优秀作家的激情、想象,与悟性的作家,同时又具有一个军旅作家的英雄情节、使命感和责任感,还兼具一个学者的冷静、理性与学识,是难得的文学将才。他知道只有把浓厚的现实情怀、真实的历史叙述、完美的文学手段完美地结合起来,才能够打动读者。他笔下展示出一种超越历史现实的、极为新鲜而且激动人心的“现实”,他在把一段超常态的历史进程进行深度再现。《抗日战争》构筑起宏大而有深度的抗日战争历史。

王树增同他写的其他战争题材一样面对的不仅是文学写作问题,重要的是历史战争写作问题。他和司马迁、希罗多德这些伟大前辈一样,力求认识和呈现浩繁的人类事件结构、动向;同时,力求在壮阔浩瀚持久残酷的战争中刻画民族的尊严保存战争中人的生动形象——那些战争细节,民族的性格、意志和情感,战争的艰难选择和结局,王树增对抗日战争这一恢宏历史的写作,与他写作的《解放战争》《朝鲜战争》一样抵达历史现实,也抵达文学高度。

解放军首席军史专家刘庭华高度评价《抗日战争》:《抗日战争》是一部宏大的历史纪实作品,它站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高度,用国际眼光审视中国抗日战争的发生、发展及结局。作者立足于全民族抗战的全局,客观、全面、科学地评价了正面和敌后两个战场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历史地位作用,突出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敌后战场的中流砥柱作用,全面反映了中华民族各阶级、各政党、人民各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团结一致,共赴国难,浴血奋战,不屈不挠抵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艰苦卓绝、可歌可泣的斗争历史。刘庭华指出,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出版这样一部全景式的、生动的、可读性强的抗战史文学作品,对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加强海峡两岸交流,促进祖国统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责任编辑:陈丽壮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