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 | 双推计划:常销书 在榜畅销书 推荐畅销书 | 获奖图书

《人生散叶》:记录岁月的雪泥鸿爪

95f07b55817372a19b274ba690349ad8

88a0e6c6b7b68d32461d9a17e60ffbd7

油画《冯其庸·流沙梦》宋惠民绘冯其庸童年时期读过的书

今年1月22日,著名文化学者、红学家冯其庸先生逝世。饱受苦难的冯其庸凭借着“虽万劫而不灭求学求真之心”的顽强意志,终于成为一代学术、艺术大家。他的成长奋斗、求学治学之路,充满艰辛与坎坷,镌刻着时代印记,富于人生价值与众多启迪。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人生散叶》是记录冯其庸人生及读书著书生涯的散文集,分“人生如梦”“西域纪行”“屐痕处处”“剪烛情深”几个部分。冯其庸用朴实、淡雅的笔调,叙述了他人生中走过的那些路、遇到的那些人。

苦难的童年和尝尽辛酸的母亲

冯其庸的成长奋斗、求学治学之路,充满艰辛与坎坷。

在这本书的自序中,他回忆了自己青少年时期经历的苦难。“我的青少年时期,是在抗日战争中度过的。1937年,我小学五年级,十三岁,抗战爆发,学校关闭,我就在家种地。我从八九岁起就跟着大人下地了,所以我这时已差不多是一个全劳力了。”实际上,从抗战开始一直到日本投降以前,他一直是在农村种地放羊,他在文中称自己“农村的活我全部能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冯其庸的老家在江苏无锡太湖畔,是水草丰美的鱼米之乡,在抗战期间遭受了无尽的劫难。《我的母亲》一文中,冯其庸沉痛地回忆,抗战期间,他的三舅父被日本鬼子活活打死了,他和母亲赶去营救时,三舅父早已断气;堂房姑妈为保护她的女儿免遭日军凌辱,被日本鬼子砍成四块,还开膛破肚。而他自己曾躲在一个大草堆里,躲得很深,鬼子用刺刀捅了两下,没有捅着就走了,总算躲过一劫。1945年日本投降,二十一岁的冯其庸在无锡孤儿院小学教书,亲眼看到了中国军队进入无锡城,举行接受日本人投降的受降式。那时,他才感受到了我军军容壮盛,觉得扬我国威。

在很多人的回忆中,母亲的形象都是勤恳、深沉、无私和历尽苦难的,冯其庸笔下的母亲也是如此。“我小时,跟母亲一起睡。常常是半夜里被母亲的啜泣声惊醒。”冯其庸写道,有时候母亲竟是终夜啜泣!因为家里经常断粮,或者是讨债者上门无法应对,父亲又不管家事,母亲只能独自垂泪。断粮时,母亲就张罗着用麸皮、青菜一起煮一锅,每人只能吃个半饱。即便如此,母亲总是先不吃,等孩子们吃过了她再吃。这样的日子不是一天两天,而是每到秋来经常如此。有时候会用南瓜加几把米一起煮,这就是最好的饭了。因为这个南瓜的情缘,冯其庸后来把书房命名为“瓜饭楼”。

“母亲太苦了,太没有人疼惜她了。”字里行间,浸润着母亲苦难生活的血泪。

从《三国演义》开始的读书生涯

冯其庸回忆童年时的家庭时写道,自己家是一个贫穷的家,但和其他的贫困户还不一样——他的曾祖父是有功名的,不知道是秀才还是举人。老屋的大厅柱子上贴满了纸条,是用官方的模子印的,老人说这都是报录,是考中功名的报单。老屋的大厅上还有两块匾额,其中一块是“馨德堂”,另一块是当时的无锡知县裴大中写的,是“谊笃桑梓”四个字。所以,冯其庸小时候经常听堂叔在酒后说:别看我现在这样,我堂上的匾是谁家也没有的!

即便如此,“不一样的贫困户”家的孩子在战乱纷飞、物资缺乏的年代也是无法享受到良好教育的。冯其庸五年级那年抗战爆发,他背着书包上学时见到了头顶上日本飞机撒下来的大批传单,上面印着“暴蒋握政权,行将没落”。走到学校里,学校却早已关门了,老师一个也不见了,他只得转身回家。巧的是,冯其庸的书包里还装着一本《三国演义》,是学校图书馆的,也无法还了,这就成了他失学后的一本最佳读物。“从此这本书伴随了我好多年,我读了一遍又一遍,因为无书可读,只好反复读这本书,到后来有许多段落的文字,许多人物对答的精彩语言,许多回目,我都能背得出来。”冯其庸说,一部《三国演义》,培养了他阅读古典小说、古典文学的兴趣。失学后务农的日子里,他又千方百计借到了《水浒传》、《西厢记》等,除了干农活外便沉浸在读书中。

读中学时,一个叫丁约斋的国文老师对冯其庸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丁约斋老师说:“读书要早,著书要晚。”话虽简单,却引发了一个十七岁的农村孩子对读书的思考。冯其庸理解的是,早读书,可以多读书,早开启智力;晚著书是让自己的思想更成熟,见解更可靠,不致贻误后人。直到晚年有了许多著作之后,冯其庸始终没忘记当年这个农村国文老师对读书态度的质朴解读。刚开始学着写作文时,丁老师的要求是“写好的文章,自己必须读三遍到五遍,方可交卷,自己没有反复读过的文章,不准交卷”。受其影响,直到晚年冯其庸写文章后总要自己反复读上五到十遍,认为这是“非常有益的习惯”。

可惜的是,这名对冯其庸读书和写作都有启发的丁老师,只教了他一年后便辞去,后来再也没见过。半个世纪以后,冯其庸撰文回忆了丁约斋老师。

热爱祖国西部写成多篇游记散文

在《人生散叶》中有很多游记性质的散文,除了对街景的喜爱,自然风光,人文历史都令他欢喜,与人谈“红楼”更让他高兴。除此之外,冯其庸非常热爱祖国的西部,并特别在书中辑录了“西域纪行”一个章节。在书中,他是这样说的:“我向往祖国的大西部,可说由来已久。最早是抗战时失学,在家种地,读到了李颀、高适、岑参等描写西域风光的诗,使我大为惊异。从此在我的心里就一直存着一个西域。那时我十四岁。”去西部之前,“玄奘的身影会又蓦上我的心头”。

1986年冯其庸开始了中国大西部的研究,二十年内他连续去了新疆十次,三次上4900米的红其拉甫和4700米的明铁盖达坂山口,两次穿越“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一次穿越了米兰、罗布泊,到了楼兰;再从楼兰出来,再穿罗布泊,东行到龙城、白龙堆、三陇沙入玉门关到达敦煌。二十年来,冯其庸去的新疆的地方还有很多,如吐鲁番的交河古城、高昌古城,都去过不下六七次。总之,冯其庸在研究《红楼梦》和其他历史问题的时候,遇到了重要的特殊的历史问题,首先就要作实地调查。可以说他的学术研究和散文写作都是调查的结果。“河北涞水县的五庆堂曹氏墓地和怡亲王墓地也是这样调查出来的。因此我除写了不少历史调查文章外,也写了一些游记式的散文。”这是书中部分游记散文的来历。

登上4900米的红其拉甫高峰时,冯其庸已经七十多岁高龄。他这样记录惊心动魄的深入罗布泊:“我们进入了罗布泊,实际上就是进入了一个无边无际的早已干涸了的大海,我们是在没有水的海底行走,那干涸的海底,形态各异,色彩斑驳,有的地方如龟裂,有的地方远望如大海的波浪,有的地方又如鱼鳞,有的地方被落日的余晖渲染后发出火焰似的红色,远望好像是地火在燃烧。”大漠孤烟,给了他神奇的发现和对历史考古的最高赏赐。

收录在《人生散叶》中的文章,都是在特殊岁月以后写的。本书自序中他写道,“虽然还能记忆到过的这些地方,但毕竟丢失的太多了,只能记忆这些了。那么,就让这些记忆补充到这本书里,作为一丝梦痕,以存这段特殊岁月的雪泥鸿爪吧。”

责任编辑:曹宇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