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是柏杨先生百年诞辰,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了《柏杨版资治通鉴》。为纪念这位在华人读者中拥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家,人文社还特别邀请各方嘉宾,举办一系列网络直播活动,从多方面给读者介绍柏杨先生的生平和文化成就。
直播活动中,人文社先后邀请了中国现代文学馆原副馆长周明讲述“我与柏杨二三事”,分享他与柏杨先生二十年多年的友谊;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陈晓明谈“柏杨杂文的文化意义”;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李凯就《柏杨版资治通鉴》的出版,与司马光、柏杨进行一次“跨越千年、百年和当代的对话”,以史为鉴,讲述读历史对当代人的启示和作用。
从二十世纪50年代起至2008年4月29日逝世,柏杨先生笔耕半个世纪,为读者留下了作品计百余部,成就非凡。从2005年开始,人文社与柏杨先生合作,陆续出版了包括《丑陋的中国人》《柏杨全集》《中国人史纲》《中国人史纲青少年版》在内的一系列作品,是柏杨先生的原创性论著第一次最完整地在中国大陆集中推出。柏杨先生百年诞辰之际,人文社又推出36卷本的白话版《柏杨版资治通鉴》。
由于《资治通鉴》为文言文,现代人阅读有诸多不便,二十世纪80年代,柏杨用独特的语言,将全书翻译为白话文,将旧时帝王之“借鉴”,转化为现代百姓的“明镜”。在出版时,人文社按国家地图出版标准,在原有历史地图基础上,重新补绘了今天的中国疆域边界,这是《柏杨版资治通鉴》历史地图表达更规范、更准确的版本。此外,《柏杨版资治通鉴》随书附送了人文社精心梳理制作的时空地图和《柏杨版资治通鉴》书目版鼠标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