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解故宫之美》,李文儒 撰文,李少白 摄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朱棣皇帝按照他的意志建造的紫禁城,一如任何朝代、任何地方的皇帝的宫殿,一定是当时、当地最好的、最辉煌的建筑。并且,由于紫禁城是中国皇帝建造的最后的宫殿,在此之前至少有十几个世纪之久的可继承的传统和可效仿的样板,紫禁城才能够建造得既无比宏伟、无比壮丽,又无比规范、无比标准。
紫禁城,这座中国最后的皇宫,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皇权文化在建筑形态上的集中呈现,是中国帝制文化、皇权文化的立体化、符号化、图像化,也是中国帝制文化与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高度统一,甚至是最完美的统一。
当皇宫——紫禁城作为帝制时代统治核心的功能终结之后,当故宫——紫禁城转型为博物馆公共文化空间之后,当紫禁城——现在的故宫博物院——成为公众自由观看的对象之时,紫禁城便只留下了“图像”的意义。
正是基于这样一个基本的事实,我所指的理性解读,是以民主的、科学的价值观,还原、认识、评价紫禁城的历史,即透过紫禁城的显性图像,身临其境地、直观地认识紫禁城与帝制的体制制度、礼仪规范,皇家的宫廷生活,及其与历史发展、国家民运、民众生活的关系。
我所指的感性领悟,是在感受着紫禁城强烈的视觉冲击与心灵震撼时,仔细体味紫禁城建筑的美不胜收。
我所指的思索、探寻理性解读与感性领悟之间的关系,是进一步追问,政治文化与建筑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
紫禁城其实是一个“主题先行”的艺术结晶,即中国帝王意志、统治思想、传统文化的艺术结晶。
紫禁城不是在建筑美学的指引下完成的,而是在帝制、宗法、礼教理念的指引下完成的。或者说,古老文化、政治体制、社会结构、礼制理念左右了建筑的审美取向。这正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审美的独特性、根底性所在。
宏大的建筑源于深厚的文化,找到了这个文化之本、文化之根,也就找到了面对紫禁城宏大建筑群之时,我们为什么总是被建筑政治理念与建筑艺术审美二者之间竟能如此完美地统一而一再震惊的根本原因。
紫禁城虽然不是在建筑美学指导下设计建构的,但由于文化的原因,作为“主产品”的意义、作用随风而逝,而作为“附产品”的如紫禁城图像的美学价值、美学意义等反倒可能成为永恒。
在本书中,我所关注的和集中讨论的就是紫禁城之美。
紫禁城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皇权宗法礼教、中国古老哲学诗学的形体化、格式化、标准化、图像化,因而作为东方古代建筑的集大成之作,紫禁城建筑留给人们的又是无与伦比的东方建筑之美。紫禁城之美体现在紫禁城的选址、规划、布局、结构、造型、着色中,体现在紫禁城的高低错落、疏密协调、宽窄相间、空间节奏、光影变幻中,体现在紫禁城整体的统一、完备、端庄和变化差异间的对应、和谐、均衡、灵动中。一句话:紫禁城整体的浪漫想象与细节的灵感闪烁镶嵌在高远、博大、深厚、精致的文化背景上。
这座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宫建筑群,其伟大建筑已经凝结为经典。紫禁城建筑的经典性体现在经得起历史的筛选淘汰,经得起历史的挑剔,经得起现在与未来的想象——不论是它的整体,还是它的局部,甚至那些最细枝末节之处——最不为人们注意的角角落落。
既凝固又变幻的紫禁城图像属于它的创造者,属于六百多年以来所有见到和想见到它的人们,更属于今天和今后见到和想见到它的每个人的眼睛和心灵。不只从事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的人们,也不只从事造型艺术、工艺美术的人们,所有从事艺术创造、艺术设计的人们,或许都能够随时随地从伟大的紫禁城汲取艺术创造的灵感;任何一个人,只要有属于自己的眼睛和心灵,都能从紫禁城图像中直接地、直观地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多方面的熏陶和东方建筑美学的强烈感染与无限启迪。
曾经的皇宫紫禁城早已成为故宫,成为故宫博物院。但宫城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