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说起国民认知度最高的书,定要数“四大名著”了,其中《红楼梦》又是这“四大名著”之首,一百多万字的皇皇巨著,博大精深,古往今来研究它的人不计其数。
《阅读<红楼梦>的十二个锦囊》,刘心武 著,东方出版中心
目前,《红楼梦》已被列入中学生必读书目,也是中学生考试常考篇目。学生们不仅要读完它,更要读懂它。由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出版的《阅读<红楼梦>的十二个锦囊》,正是这样一本为青少年量身打造的《红楼梦》入门书,讲孩子们应该懂的,讲孩子们可以懂却不易懂的,用孩子们能听懂的话讲给他们听。
刘心武为什么是给孩子讲《红楼梦》的不二人选
自1993年开始,刘心武先生就陆续发表了数篇研究《红楼梦》的论文,出版了多部专著,如《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等,“红学”泰斗周汝昌曾专门写信赞其“善察能悟”。2005年他受邀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百家讲坛》栏目主讲《红楼梦》,效果极佳,风行一时,受到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
不仅如此,基于多年的研究和领悟,他耗时七年亲自续写了《红楼梦》,并于2011年正式出版,起印即100万册。
刘心武先生“红学”功底可见一斑。
如果刘心武先生仅仅是一位通透、严谨的“红楼”学者,这并不足以让其成为为孩子讲“红楼”的不二之选。他不仅是位专家,而且还是位懂写作的专家。大众读物的语言体系和学术研究的语言体系截然不同,如果用写论文的调调给孩子们讲“红楼”,恐怕是要事倍功半。刘心武先生著有多部散文、小说,其长篇小说《钟鼓楼》获第二届矛盾文学奖,短篇小说《班主任》获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第一名等等。他还著有儿童文学《看不见的朋友》《我可不怕十三岁》等,都曾获得全国性奖项。他的文字平易近人、通俗易懂、深入浅出。
刘心武先生写这本书的初衷正是因为他的小孙女。小孙女经常缠着他,要他讲《红楼梦》。他清楚哪些该给孩子讲,哪些现在不宜讲;怎么讲孩子听得懂,怎样讲孩子乐意听。
“不讲爱情,不讲家族盛衰,不讲人际勾心斗角,不讲儿童不宜的内容,单把书里那些最美好的人,最美好的事,那些诗情,那些画意,那些温馨,那些欢愉,那些美景,那些趣事,一一道来。先往孩子们心灵里,撒些花瓣,布些香草,留些亮斑,飘些美韵,为他们今后在成长的过程中,一次次地阅读《红楼梦》奠定基础。”
为孩子打造一把走进《红楼梦》的钥匙
《红楼梦》一百多万字,已经很厚重了,讲解书再有几十万字,负担实在太重了!别担心,我们就是来给你减负的!这本书不足七万字,整书不到两百页,即便随身携带也不会感觉重。但内容丝毫没有打折扣,干货满满。
“锦囊六”教孩子如何欣赏《红楼梦》里的诗词。开篇就告诉小读者们,要把握这些诗词不能只是读啊背啊,是要分4个层次的:“第一个层次,你要把握住它是在一个什么样的情节的节骨眼儿上出现的,要知道它在推动情节发展中起什么作用。第二个层次,当然你就要来理解这首诗词文字表面的意思。第三个层次,这不得了,它和一些单摆浮搁的诗词可不一样,它会通过这首诗词来表达写诗词的这个人的性格,而且还会暗示这个人今后的命运走向和最终结局。第四个层次,它最后还有一个谜底,它打一个东西,最后你要去猜打的是什么东西。”
这本书不仅是阅读《红楼梦》的锦囊,也是阅读书的锦囊。这本书在教我们如何读《红楼梦》,也是在教我们如何阅读一本书。
“锦囊一”中讲描述“甄英莲被拐”这一情节的作用,就是让读者懂得这部书是一部悲剧,书的第一回就把这个悲剧的格局奠定了。阅读一部小说,首先要掌握它整体的调子。要是一上来就把悲剧当喜剧、喜剧当悲剧读,就南辕北辙了,越读越不通。
“锦囊三”讲“如何欣赏贾宝玉”。作者说贾宝玉具有现代的平等观,这点尤为可贵。作者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呢?首先是了解《红楼梦》的创作背景,两百多年前的封建时代,那个时代是什么样子的呢?男尊女卑,是不平等的。所以说贾宝玉尊重女性就尤为可贵,这个“尤为可贵”是古今比较得来的。那又是如何看出宝玉尊重女性呢?作者分析了宝玉的几个具体行为,其是如何与女性相处的。书中最后又联想到美国的《独立宣言》,感叹“人生而平等”的观念《红楼梦》起码要比它早二三十年。
由此可见,你在分析一个人物的时候要怎么做?要了解创作背景,留意具体行为,做横向、纵向的联想等等。当你要塑造一个人物的时候亦是如此。
“锦囊四”教小读者们“如何欣赏书中一系列美丽的场景”。读完这一篇,你首先应该知道,景物描写是很重要的,读的时候要留意,自己写的时候也要留意,景是有感情的。
在阅读的时候你要有意识地想想:营造这些场面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呢?在写作的时候你要有意识地想想:场景这样描写贴切吗?跟文章的调子契合吗?等等。
精细的“红楼画” 关注孩子对图像美的感受
本书选用了清代工笔画家孙温绘的《红楼梦》图作为插图,这套图被红学家周汝昌称赞“工细数倍于一般常见的上品红楼画,令人赏玩不置,堪称珍品”,现图中绘有山水人物、花卉树木、楼台亭阁、珍禽走兽、舟车轿舆、鬼怪神仙及博古杂项等,几近包括全部画科内容。仅各种人物就多达三千余人,形神兼备。其情节之详尽、笔法之精细、篇幅之宏大,为清代同题材绘画作品所仅见。孩子不仅能够更加直观地观察“红楼”景象,也能从中收获一番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