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 | 双推计划:常销书 在榜畅销书 推荐畅销书 | 获奖图书

特色、品位、价值皆备的奇书——读黄永玉《无愁河的浪荡汉子》

提及黄永玉,无不知道他是知名画家。关心文学的人,还知道其诗集《曾经有过那种时候》上世纪80年代得过全国优秀新诗(诗集)奖。其实,黄永玉与文学早结情缘。还在读初小时,他的国文老师,那位文学修养非常高、后来靠卖烟叶维生的老人,就向幼年的他讲授古代散文,把他的兴趣引向了文学。十三四岁在集美学校读初中时,他五个学期全泡在图书馆,背下了中国古典诗文中的大量优秀篇章。《无愁河的浪荡汉子》(以下简称《无愁河》)中引用的许多珠玉,就是那个时候背下,写作时信手拈来的。早在1945年,20岁的他就在一家刊物上公开发表了一篇小说。因为职业所限,后来才长期脱离文学。《无愁河》是他耋寿之年开始创作、接近期颐之年写完的一部大著。全书九大本,分《朱雀城》《八年》《走读》三大部,260多万字,内嵌黄永玉100多幅插图,全书外观由黄老亲自设计,精美别致,人民文学出版社在近十年间陆续推出。书名中的“无愁河”,是苗话汉音“乌巢河”的近音变奏,意为“鸟都飞不出去的深涧”。这条溪涧水不大名气可不小,它是历代隔绝湖南内地熟苗与腊尔山以外云贵生苗的天然屏障。黄永玉把乌巢河称为音相近的无愁河,正是作家乐观天性的体现。“无愁”还有一说:据《北史》《齐本纪》所载,齐幼主高恒,说话结结巴巴,从来没什么气度和志向,不思作为,只相信巫术和占卜,被人称作“无愁天子”。这个“无愁”,诚如木刻家李桦的观察,也是指向黄永玉的“乐观天赋”。全书从作者两岁记事时起笔,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知名文艺家们从香港转内地至北京商讨大计收束。表面上只写了25年,但作者期颐之年写完此书,书中许多插叙倒叙和用括号标出的补叙与交代,实际时间写到了之后的文化大革命直至改革开放后的当下,叙事跨度整整100年。这是一部百年个人闯荡史、百年民族奋斗史、百年国家变迁史。

1

2

《无愁河》是一部以记传为主要手段的文学作品,其中的地名人名大都真实可考,作家自身经历成了该作品的叙事主线。写的虽然全都是日常琐事,但“百年日常”却透露出千年文化、万年根性。日常生活材料的真与实是它的本色,故事化、趣味化、文学化是它的品格,百年变迁史是它的价值。这是一部特色、品位、价值皆备的奇书。

历史叙事,价值出自对历史的认识与借鉴,而认识与借鉴的基础又在于材料与过程的真实。材料与过程倘若失真必然导致认识的偏差和借鉴的失据以至虚无。所以,真实性是这部作品最基本的色调。《无愁河》除了主人公和二表叔等几个人的姓名为避俗而虚造之外,其他所写的一切材料,包括房屋建筑的位置样式、房间的布局陈设、街道的名称等种种细枝末节都是真实可信的。如果其中因年代久远偶有记忆不够准确之处,即便无关紧要,作者也都通通加以注明。

凡写过去了的人事,优秀者必具有时空的延展性,必然影响到后世后人。这种影响可能是人心,可能是审美,也可能是社会生活的某个方面。《无愁河》的跨时空影响,主要在于作品表达的男子汉精神和真材实料带来的参照价值。胃敬乡老师向小学生讲解文言文,他们接受并不困难;读初中的黄永玉,自学就能读透古典文学中的许多名篇,这就为我们中小学的文学教育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照。我们的文学教育完全可以大力缩短浅层次阅读的漫长时段,短平快地提高中小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种种科学知识水平,以免无端浪费学生宝贵的生命。作者也写到民国时期大学教授的生活待遇,配备了专职厨师、教学秘书等,我们现行的高级专家教授享受部级、副部级待遇,应属于历史的传承与发展。书中许多历史材料,对我们今天的政策和策略的修订都相当有价值。

真实感与参照性只是历史对自身材料的基本要求,却不是它的全部。凡历史人物与事件,都处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在复杂的历史结构中形成与演变。揭示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和历史结构的深广性,才是对回顾性书写更高一层的要求。这也是《无愁河》又一个突出的叙事特点。为什么主人公张序子12岁就离乡背井外出闯荡?当然是衣食所迫。他本来生于书香之家,祖父为政治家熊希龄的管事,父母分别担任县城两所小学的校长,且与当时的湘西地方军政首领陈渠珍交谊甚厚,生活康泰,衣食无忧。由于蒋介石对湘西少数民族的歧视与对地方军政要员权力的扼制,解除了陈渠珍的职务,将其软禁南川,黄永玉的父母也连带遭殃,双双失去了校长的职位,断绝了生活的来源。家庭人口多,为了活路,作为大儿子的他,12岁就外出,父亲则跟随湘西抗日军队128师讨生活。随着蒋介石对湘西地方武装的彻底解散,他的父亲困厄而客死沅江青浪滩。黄永玉对蒋介石及其政权的不满,不仅来自深刻的社会历史因由,主要还来自直接的个人经历。这种复杂而深刻的历史关系,将黄永玉个人的闯荡、湘西少数民族的自治自强与奋斗、国家状态的历史变迁紧密地焊接在一起。主人公张序子不再只是一个为个人生计而奔波、凭着聪明才智终于事业有成的单纯个体,他的身上烙下了深刻的内地少数民族的民族性格和地方文化特征。因而,他是一个洒脱、坚毅、正直、强悍,面对现实丑恶势力一往无前的中国男子汉的典型形象。张序子这个血肉丰满的中国男子汉形象的成功塑造,是这部作品内容厚实而价值深远的重要因素。

《无愁河》文学性的获得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适时适当地引用一些经典古文和诗词佳句(有的还较为生僻),增厚作品的文学底色,加浓作品的文学韵味,也显示出作家自身文学底蕴的厚实。二是把个人经历转化成一个个非常有趣味的小故事、小片段、小细节,用文学的趣味性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三是将类型化的人物进行个性化的描写。《无愁河》中有名有姓的人物,不重复计算就约有380个,按身份大致可分六大类型:知识分子、艺术家、军官、演员、平民,以及失意女人。每一类型人物,多的百来个,少的十来个,每个个体都有其独特的经历、个性和色彩,没有一个人物的特征是重复的。譬如福建泉州李卓吾研究专家苏漾景,是个爱书如命的版本书收藏家,他将自己家产变成了孤本书绝版书集合的书屋,却从不示人,因特别看重张序子会读书,才格外恩典地打开柜门让他远远地看了一眼,却坚决不准他再上前一步。可惜的是,他的收藏后来竟不知所终。还有个平日著书立说不间断的民间学者,他的老伴不识字,常将他置于柜顶的纸质文稿扯下来用于点火,作了烧饭炒菜的火引子,他也听之任之。留在黄永玉记忆中的人,大多有点怪异性,如同一面略为变形的哈哈镜,照出变形社会的面影,留给读者深刻的印象。

《无愁河》中女性形象大都特色鲜明,尤其是失意女子。爱情是点燃女人生命的火焰,是滋润女人生命的活水,“我”小时候的保姆王伯和朋友蔡良的姑妈虾姑,同是两个既无火焰也无活水的失意女性。她俩本有无限的女性柔情,因了这生命的缺失,反而变得极端雄性化,成为过于刚强决绝的女强人。王伯成了我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导师,虾姑则一直是撑起蔡良一家子生意的主心骨。她俩的万般柔情,只在生离死别之际才银河泻地般地尽情倾倒。王伯来到她情人隆庆被豹子咬死的现场时那欲绝的悲痛,虾姑临死前将积蓄一生的情感,托付给血性与正义相通而并无血缘相连的青年张序子的记忆。为此,她弥留之际,苦苦等待张序子的到来。这是何等悲怆的旧中国妇女啊!她们的际遇不只属于个人,更非社会特例,而是旧中国女人的代表。《无愁河》中男女典型形象,构成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生动画面和直观可感性,也是该书对中国当代文学书写技艺与人物画廊的卓越贡献。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