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 | 双推计划:常销书 在榜畅销书 推荐畅销书 | 获奖图书

法律人生传春秋——《陈光中传》评述

陈光中传
《陈光中传》,陈光中 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近日由清华大学法学院张建伟教授撰写的《陈光中传》一书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该书为我们呈现了一位法学巨匠的丰富人生和学术旅程,张建伟教授细腻的笔触使我们宛若侧耳倾听陈光中先生的谆谆教诲,感受他的学术热情和人生智慧。这本传记不仅详细记录了陈光中先生的学术经历、生活轶事和在刑事诉讼法学领域的重大贡献,也展示了陈先生作为著名法学家、法学教育家和法律改革者的多重身份。张建伟教授对陈先生人生阅历和治学故事的深入研究和精心编撰,使得这部作品超越了一般的学术传记,而成为了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界重要的“口述历史”资料。从这部传记的字里行间,我们得以窥见一个著名法学家的成长轨迹,感受他的智慧与情怀,以及他对中国法治40多年发展进程的深远影响。这部传记所呈现出的陈光中先生的人生经历跨越近一个世纪:他出生于清末民初军阀混战的年代,至今已在新中国健康生活了70多年。他九十多年的学术生涯宛如一部史诗,他的足迹遍布刑事诉讼法、证据法、司法制度、法制史、国际刑事人权法等多个法学领域,他的思想深刻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刑事诉讼法学人。

陈光中先生的少年时期,是他“立志于学”的阶段。他的成长经历,既有来自家庭的温暖,也有来自社会的残酷。这些经历塑造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也激发了他对社会公正和法治的渴望。正是这些经历,让他在后来的学术生涯中,始终保持着对真理的追求和对正义的坚守。1930年4月21日,陈先生出生于浙江省永嘉县白泉村,这是一个山水环绕、文化底蕴深厚的村落。他的家庭背景融合了儒生的文雅与军人的刚毅,祖父的文学熏陶与父亲的抗战经历,共同影响了他的成长历程。在白泉小学,陈先生展现出过人的才智,对文学和音乐的热爱,以及在家庭教育中对古诗文的学习,为他日后的学术研究奠定了初步的基础。少年时期的陈光中先生,经历了家庭的变故与社会的动荡,这些经历让他对正义和法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济时中学和永嘉县立中学,他不仅在学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更在思想上日趋成熟,他开始思考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对民主和科学有了初步的认识。

陈光中先生的青年和中年时期,是他学术生涯的起步阶段。青年时期的陈先生,满怀对法学的热忱和对民主法治理想的追求,辗转于中央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进行他的法学专业深造。他的学习生活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真理的探索。在读书期间,他不仅在课堂上汲取知识,更在图书馆里埋头苦读,他的学术视野得到了极大的拓展。由于他思想进步,学习成绩优秀,北大毕业后组织上决定让他留校任教。随后由于高校院校调整,他来到北京政法学院,从此与法大结下了不解之缘。在1955年,25岁的他在《政法研究》第2期上发表了他平生第一篇学术论文《苏联的辩护制度》。在该文中,他指出保障被告人有辩护权是指导苏联司法活动的重要民主原则之一,并强调了无罪推定原则的重要性。1956年,他与青年教师时伟超合作的《关于刑事诉讼中证据分类与间接证据的几个问题》再次发表在《政法研究》上,该文对郝双禄等人的观点进行了商榷。这些论文的发表,标志着他在法学领域崭露头角,展示了他在法学研究上的天赋和实力。正当他的学术生涯步入正轨之时,国家政治形势突变。在1957年的反右派运动中,他因为发表了一些被认为是“右倾”的言论,被划为“犯严重右倾错误”。这一政治冲击让他的学术生涯暂时陷入了停滞,他转而从事与法律无关的工作。在这段艰难的岁月里,他并未放弃对刑事司法领域的关注和研究。他在逆境中坚持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等待着重返学术舞台的那一天。1978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他得以重返法学教育和研究的岗位,他的学术生涯迎来了新的春天。随着北京政法学院复办,他从中国社科院法学所调到了北京政法学院。

回归法大之后,陈光中先生的学术生涯渐入佳境。他不仅奋战在教学一线,更积极投身于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因其对中国刑事诉讼法学发展和对刑事诉讼法修改所作出的显著贡献而成为该领域的权威人物。1984年,中国法学会在成都成立诉讼法学研究会,自此他担任诉讼法学研究会总干事(会长)长达22年。作为研究会的领导者,他不仅组织了多次重要的学术会议,还积极推动了海内外学术交流,为中国诉讼法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他的努力使得研究会成为了国内外学者交流思想、分享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在他担任会长期间,每两年评选一次中青年优秀成果,极大地激发了青年学者的研究积极性。在这一时期,他不仅在国内外发表了大量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还主持编写了多部重要的法学教材和专著。他的学术成果不仅丰富了中国的刑事诉讼法学理论,也为司法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他的学术影响力不断扩大,学术贡献被广泛认可,学术生涯达到了新的高度。

1996年的中国刑事诉讼法修改不仅是中国法治进程中的重要节点,也是陈光中先生学术生涯中的一个辉煌时刻。199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委托陈先生组织专家草拟刑事诉讼法修改建议稿。他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成果在法律修订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这次修法过程中,他提出了一系列旨在推进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民主化和科学化的建议。他主张加强司法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的独立性,以确保司法公正;强调吸收无罪推定原则的合理因素,保障被追诉人的合法权益;提倡证据的合法性和充分性,以确保案件事实的准确查明。这些建议不仅体现了他对刑事诉讼规律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他对法治精神的坚守和对司法公正的不懈追求。

陈光中先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首位诉讼法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指导的博士生、博士后已逾百名。他在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注意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法学人才。他主持编写的法学教材(如《刑事诉讼法》《证据法》等)以清晰的逻辑结构和深入浅出的讲解,成为法学教育的重要资源,并且不断更新。他还创立了“陈光中诉讼法学奖学金基金会”,以奖励在诉讼法学领域表现突出的研究生,这一举措体现了他对法学教育事业的深厚情感和持续不断的投入。2001年,陈光中先生以其卓越的学术成就和对法学教育的深远影响,获得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的殊荣。这一荣誉不仅是对他个人学术贡献的极大认可,也是对他在法学教育领域所作贡献的极大肯定。

已进入耄耋之年的陈光中先生依旧笔耕不辍,近期出版了“中国司法制度史三部曲”,并在《中国法学》《政法论坛》等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申报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获得立项。他坚持亲自给博士研究生讲授指导课,亲自出席博士研究生的招生面试、预答辩和正式答辩,尽到一名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他还担任着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的名誉院长和学术委员会主任,担任着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始终引领着我国诉讼法学科尤其是刑事诉讼法学科的发展方向。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的法学理论从废墟到重建,并不断走向辉煌,这个过程中有着无数法学大家的努力,陈光中先生无疑是其中最闪耀的星辰之一。他被中国法学会授予“全国杰出资深法学家”的称号,并且获得了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颁发的“终身成就奖”和武汉大学韩德培法学基金会颁发的“终身成就奖”。透过《陈光中传》,我们可以看到,陈先生“为时代立言”的学术追求,不仅源于个人的兴趣,更源于对国家法治建设的责任感。

张建伟教授以精彩的文笔和深厚的学术底蕴,为我们勾勒出了陈光中先生这位法学泰斗的生动形象。他不仅记录了陈光中先生在学术领域的辉煌成就,更细腻地描绘了他在个人生活中的温情与坚韧,正如作者在序言中所说,陈先生“华诞九十、剑书未老、镜心依旧”。陈先生的故事,激励着我们,也将在未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对法治理念充满信仰的法律人。

(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李爱莉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