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李建平著,华文出版社
2024年7月27日,中国的文化遗产申报项目“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0多年来,为普及传承北京中轴线文化,图书出版领域陆续出版了一系列展示北京中轴线“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代表性佳作。
在青少年绘本、儿童文学方面,有于大武撰写并绘制的《北京中轴线上的城市》(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刘阳撰写、牟悠然绘制的《带你看北京中轴线》(天天出版社);李兰芳撰写、苏麟绘制的《中轴线上的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郑欣淼主编,李想撰写,孙平、刘郑南绘制的《穿越北京中轴线》(北京出版社);“中轴线上的北京城”系列绘本;北京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张之路先生创作的《雨燕飞越中轴线》(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等等。
在学术研究方面,有秦红岭著《城脊:北京中轴线建筑文化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王锐英著《北京中轴线上的桥梁》(光明日报出版社);岳开阳著《中轴线与北京古河道》(北京出版社);吕舟主编《天地中和——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北京出版社);等等。
在大众出版领域,有北京史地民俗学会、北京东城区图书馆编《北京中轴线史话》(团结出版社);刘阳著《北京中轴百年影像》(北京日报出版社)等。
由此观之,关于北京中轴线主题,在青少年绘本、儿童文学等方面出版的图书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俱佳;在学术研究领域,也有着多维度的专业解读,佳作频出。但在大众普及领域有所欠缺:一是内容解读不够全面;二是定价过高;三是品类较少。而李建平先生新近撰写的《北京中轴线》(华文出版社),是一本适宜普通大众全面了解北京中轴线历史文化、建筑特色的普及型读本。
全书共十二章,从中轴线形成的轨迹及元明清北京中轴线积淀的丰厚历史写起,将北京中轴线分为三段,逐一介绍了北京中轴线上的15处遗产点:永定门,天坛,先农坛,南段居中道路遗存,正阳门(箭楼、城楼),天安门广场建筑群(毛主席纪念堂、人民英雄纪念碑、国家博物馆、人民大会堂),金水桥,天安门,太庙,社稷坛,端门,故宫,景山,万宁桥,鼓钟楼;还有北京中轴线上的左右对称的审美文化、阴阳五行文化、古代天象文化、吉祥瑞兽文化、围合空间文化、九门宫阙文化、桥梁水系文化等。作者通过对这些建筑及文化现象的剖析,帮助读者更加深入了解其历史变迁和文化内涵。
书中配彩图100多幅,其中 30 多幅为作者手绘图,便于读者直观、形象地了解北京中轴线的历史文化和市民生活。
作者李建平曾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北京中轴线”,目前担任北京卫视“最美中轴线”主讲嘉宾。李建平是北京史研究会名誉会长,研究员,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大赛专家委员会委员,30多年来一直从事中轴线研究及科学普及工作,是北京市科普报告团优秀成员和特聘教授,曾出版图书《魅力北京中轴线》《皇都京韵——走近北京城》《北京文脉》等。
一城聚一线,一线统一城。李建平说,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出版一本给老百姓看的、图文并茂的、能够全面了解北京中轴线历史文化及建筑特色的科普性图书,如今心愿成真,希望读者朋友喜欢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