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 | 双推计划:常销书 在榜畅销书 推荐畅销书 | 获奖图书

一条有生命力的城市轴线

北京中轴线的故事
《北京中轴线的故事》,单霁翔 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24年7月27日,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一天,距离我提出“关于推动北京传统中轴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提案”已有13年,距离北京中轴线申遗之路开始已整整12年。

这12年间,我们的申遗保护工作卓有成效:制订了“百项文物保护修缮计划”;组织了国内外专家学者深入探讨遗产价值、申报路径、遗产构成等关键问题;取得了正阳桥、天桥、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等重大发现……

城市中轴线在城市规划或建筑学领域中是一个十分清晰的概念,它是指由建筑、道路、广场等形成的一个连续的线性空间,影响或决定着城市中其他部分的格局。作为中国现存最为完整的传统都城中轴线建筑群,北京中轴线统领整个北京老城规划格局,并在时间和空间上不断完善,这也是世界上其他城市的中轴线不可比拟的。

故而,我们的目标不仅是争取北京中轴线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更重要的是要通过申报世界遗产来促进整个北京老城的保护,提升北京历史文化价值,讲好中华文明和文化传统的故事,凸显北京的首都风貌,促进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改善市民的生活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由南至北,永定门和钟鼓楼串起了这条壮丽的北京中轴线。在这个长达7.8千米的城市空间里,形成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中轴线城市文化风貌:从天桥到正阳门的经济景观,是北京传统商业最集中的区域,包括明清时期服务同乡人士和进京赶考学子而形成的会馆和文化场所,现在也是北京老城三大商业中心之一;从正阳门到故宫午门的政治景观,是很多重大政治事件的见证地和政治活动的场所,这一段从历史上就呈现出政治中心的气魄且延续至今;从故宫午门到景山北门的文化景观,这一段过去是皇宫,现在是世界遗产和大型文化设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从景山到钟鼓楼的社会景观,是元代以来从未改变肌理的北京典型街道,以及大面积开放的湖泊景观,这一段最具人民性和社会性,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从永定门到天桥的生态景观,是世界城市少有的高品质绿化区域,这一段以前是皇家祭天的地方,现在是老百姓休闲的场所。此外,中轴线两侧还有大量的文物古迹、历史文化街区、古城遗址公园,以及很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北京中轴线既是北京的空间之轴,也是文化之轴;北京中轴线不仅是一座座单体古建筑组成的物质实体叠加,更是一段段穿越数百年时光的城市精神脊梁。至今,这里依然汇聚着城市中最具历史和文化价值的众多代表性文物建筑,集中展现了古都的风貌。

城市轴线空间的形成,需要经历很长的发展时期。北京中轴线在历史长河中,历经中国社会的重大变革,不断被改造和发展,始终努力适应不同时代的社会生活需求,既体现出中华传统文化中伦理和价值观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也是在城市规划领域的创造性实践。

申遗成功是一个新起点。作为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北京中轴线不是简单的过去的物质遗存,而是中国传统都城规划观念的不断延续。作为中国传统都城中轴线发展至成熟阶段的杰出范例,北京中轴线彰显出持久的活力和强大的生命力。

责任编辑:李爱莉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