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视点”系列专题研讨:融合发展路径探索

编者按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启动了出版智库高质量建设计划。作为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年度“出版视点”将举办系列专题研讨活动,坚持高端化、多元化、品牌化,突出思想性、代表性、权威性,聚焦出版业的大事、难事、新事,开展深入探讨,凝聚行业共识,破解发展难题,推动出版业高质量发展。2月22日,由中宣部出版局主办、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社承办、中国工人出版社协办的2022年度“出版视点”第二场专题研讨活动在北京举行。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李一昕出席活动,著名作家周大新,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党委书记、董事长孙柱,中信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斌,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阚宁辉,接力出版社总编辑白冰5位嘉宾围绕“擘画‘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双效统一促进出版高质量发展”主题,开展了深入研讨。

3月1日,中国出版传媒商报推出“出版视点”专题报道,摘录5位嘉宾演讲精华予以发布(链接:3月1日2版《6地线上线下联动 中宣部出版局开启“出版视点”第二场活动》)。报道刊发后受到各方的广泛关注,一些业内人士针对相关话题,结合企业实际也进行了详细解读。本期商报特刊发机械工业出版社社长李奇的专题文章,以飨读者。

当前,数字革命为出版业注入强大的变革动力。作为宣传文化领域的主阵地、主力军,高度融入数字革命浪潮,积极推动出版融合发展,既是出版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将使出版业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好地履行“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担当,更快地推动我国从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迈进。

在国家《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的指引下,近年来,出版融合发展已在出版业界达成共识,各出版机构都在加快探索并取得了积极成果。机械工业出版社(以下简称“机工社”)作为一家有着70年历史的大型综合性专业出版社,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深刻把握出版业形势变化规律,不断提高对出版融合发展的认识,加强顶层设计,加强出版与新技术的融合及内外部的跨界融合,加快复合型人才培养,出版融合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提高对出版融合发展必要性的认识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及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拥抱新技术,通过引入新的数字技术为行业赋能,重塑新的产业价值。而出版业作为一个相对传统的产业,在引入新技术为行业赋能方面明显落后于其他行业,显得十分被动,与其他行业的融合度也不够紧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容的表现形式比较单一。内容的表现形式仍以纸介产品为主,忽略了目前大部分国民还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海量信息通过互联网涌入、读者因生活工作压力大而无暇阅读的情况。在快节奏的压力下,人们更愿意利用零碎时间,用较轻松的方式来获取所需知识,更喜欢场景感较强的产品形式。

(二)生产方式较为传统。以印刷和物流为例。老的印刷机器受传统工艺和设备本身性能的限制,每次印刷必须在几千册以上才能消化掉生产成本。对一些图书产品(如科技书、学术书、专业教材)要几年才能销售完,造成许多科技社库存较大。

目前,大部分出版社的物流生产方式也较为传统,基本上是靠人拉肩扛,智能化、自动化程度较低,造成差错率高、工作效率低下的现象。

在引进版图书翻译方面(特别是科技书),基本上靠人工翻译,智能化机器翻译技术的推广和尝试还不够大胆,造成出版进度严重拖期。

(三)营销推广手段不够丰富,激活终端能力不强。目前,许多出版社建立了企业化经营模式,但我认为,大部分出版企业并不具备企业的两个基本“要素”,即产品的开发能力与分销能力。实事求是地讲,图书产品真正的开发者是作者(著作权人),出版社只是有国家赋予的专有出版权。在分销方面,过去大部分是通过经销商实现销售,产品卖给谁出版社并不知道,造成生产者不能与读者互动,不能持续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

多年来,出版社一直比较重视线下会议营销及对B端(经销商)营销,在一定时期这种方式是有效的。但随着海量同质产品的增加,这种方式显得有些粗犷。出版社需建立“私域流量”,特别是对专业科技社来讲,有了“私域流量”,才能为科技书找到真正的“买主”。

(四)管理效率低。对出版社来说,编、印、发是一个密不可分的产业链,上、下游管理信息的互联互通直接影响经营效果。以往的管理系统在应用大数据进行智能化分析方面的功能较低,需要不断升级改造,以提高各级经营者的管理决策能力。

(五)与国民经济其他行业的融合不够。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各产业的“边界”逐渐被打破,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积极与其他产业融合、跨界正成趋势,许多行业已从关注“竞争”向关注“协同、共生、共赢”转变。

过去,在许多人眼中,出版社只是一个出书、出刊的机构,是一个为作者发表文章、出版作品的单位。大部分编辑忙于编辑加工作者交来的稿件,远离科研、生产一线,主动发现需求的能力不够,汇聚优质出版资源的能力不强。这就需要我们“跳出出版做出版”,主动与其他产业(如影视、培训、科普、教育、科研)深度融合。

(六)缺乏复合型人才。要融合发展,出版业痛点之一是缺乏复合型人才,如对行业有着深入了解的研究型人才;能够挖掘、发现市场需求并能主动策划项目的人才;既懂出版又懂数字化技术的人才等。

加强顶层设计

构建适应出版融合发展的产业布局

以构建基于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融合发展的新型知识传播格局为主要目标,机工社研究、部署并建立了一整套数字化内容的生产、加工、服务体系,积极构建适应出版融合发展的新产业布局。

(一)布局产业体系。将数字出版上升为社级重点发展的第五产业,加快建立、推进“3+2+X”的体系布局,把数字化建设提升到与产品、质量、营销工作同等重要的地位。

(二)出台发展规划,强化制度保障。研究制定了数字出版产业三年行动纲要(2019~2021)与“十四五”发展规划,出台了“一个标准、四个办法”,明确了产业发展的总体原则、阶段目标、重点产品及实施方案,建立了一整套数字化内容生产、传播、服务的标准体系与规范。

(三)组建专门机构。成立数字出版工作委员会,统筹规划、通盘安排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目标、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成立4个具体承担数字出版相关工作的业务部门。

加强与新技术融合

为出版融合发展全面赋能

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传统出版业在出版内容、资源、生产、营销等方面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可能。近年来,机工社不断加大新技术与出版内容、生产、营销、平台、管理等方面的融合力度,持续赋能出版融合向纵深发展。

(一)内容数字化。基于机工社优质的图书内容,重点打造一批高质量数字产品,覆盖重点专业群、领域群和用户群,形成纸电融合的硬核资源。大众板块着力打造“一纸三电”,即基于纸质书的电子书、有声书和知识服务课程;教材板块加快核心教材的数字化资源建设;科技板块以数字化手册、机电百科全书为试点,进行定向突破。其中,手册类工具书作为机工社的出版特色之一,目前有400多种在销产品,其传统纸质、大部头的形式已无法满足一线科研人员的工作需要。通过纸电同步对其数字化改造,不仅可以提供快速查阅、公式计算等基本功能,还可以实现相关数据、表格、工艺、标准、案例的关联以及性能比较等,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多帮助,切实解决他们的痛点需求。

(二)生产数字化。一方面,积极探索应用智能化机器翻译技术,加快推动传统纸质印刷向POD数字印刷转变,进一步降本增效,节约资源,降低经营风险。另一方面,稳步推进位于山东泰安新闻出版小镇的机工现代物流基地建设项目。通过引入托盘式立体库、货到人系统、自动分拣系统、自动传输系统等现代仓储物流设施,以及数码印刷生产线,实现在图书印刷、存储、分拣、包装等环节的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有效解决C端物流发货、按需印刷、实时信息处理等问题,有助于降库存、减成本、增效率,并为上游分社的经营决策提供参考和助力。

(三)营销数字化。一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建立机工社的“私域流量池”。目前,机工社的新媒体矩阵营销号有293个、微信群1300余个,年触达终端用户3亿人次;其中教材板块拥有专业教师粉丝百万、专题社群百个,2021年组织专业教学直播课过百场。二是持续探索实践直播带货、短视频、云书展、云馆配等营销新战法,不断提高转化率。疫情期间,组织直播活动1200余场,观看人数累计超过1200万人次。同时,经过探索实践,目前在机工社编辑队伍里培养出10余位“小网红”,机工社品牌自播2021年取得销售码洋破千万的成绩。三是在激活终端方面,除了传统的新华渠道、三大网店及民营经销商外,积极打造“销售电商+新渠道电商+品牌自播”三位一体的自营业务格局,其中新渠道电商2021年销售实现破亿。

(四)基础平台数字化。搭建了机工融媒体中心(一期、二期)、九州云播平台、机工云网校、工程科技数字图书馆等重大数字化基础设施,为实现线上线下数字化、音视频等富媒体数字产品制作、发布等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其中,机工融媒体中心包含2个演播大厅、4个小演播厅和专门的录音室、录课室等,作为全社音视频产品采集制作中心,可为各种节目录制和资源采集提供专业场所及音视频制作全过程服务,所采集制作的数字资源可达高清广播级质量,为出版融合工作的全面展开提供支撑平台。

九州云播平台定位为工业技术领域的“喜马拉雅”,具备强大的直播导播功能,可实现聚合资源、分类呈现、媒资转发、简单搜索、资金支付等功能,是数字资源的播放平台。

机工云网校(又称“天工讲堂”),是机工社的官方在线学习平台,其最大特点是以视频形式传播工匠技能。平台于2020年12月正式上线,以“院校教学+技能培训+个人学习”的形式,为用户提供机械、电气自动化、汽车、建筑、经管、计算机等专业的实操视频课程,课程数量超过600门。

工程科技数字图书馆是机工社自主研发和运营的专业类电子出版物发布及分销平台,主要提供工程科技领域专业类电子书、期刊、工具书等数字内容的在线阅读和检索查询服务,目前已上线近万种专业电子书、100余种行业年鉴、200余种手册工具书及19种专业期刊等数字资源。

(五)管理数字化。包括数字资源管理平台、机工社ERP升级改造一期工程、财务管理数字化等。其中,数字资源管理平台定位为全社数字化资源收集、整合、复用、发布的总平台;机工社ERP升级改造一期工程实现了纸电同步出版、数据统一采集、实时共享;财务数字化,消除了核算系统、网银系统、费控系统之间的壁垒,实现三者之间的有效对接。

加强跨界融合

积极探索出版融合发展新模式

出版融合发展代表着一种全新的开放、共赢的思维理念。加强跨界融合,催生新的产品形态、业务领域、商业模式和盈利增长点,实现“换道超车”,已成为出版机构推动出版融合向纵深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近年来,机工社依托自身独特优势,不断加大跨界融合力度,积极探索实践出版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

(一)内部融合。跨界融合首先要实现内部融合,机工社通过推动各产业间及产业内部的融合,实现不同层次、不同维度的相互支撑和借势。

1.产业融合 由于历史原因,机工社目前形成了图书出版、期刊传媒、研究咨询、图书分销、数字出版五位一体的业务架构体系。依托这一独特优势,机工社加大了各产业间的融合力度,如咨询与书刊的融合,数字产业、分销产业与图书、期刊、咨询产业的融合,以及各类数字产品与分销产业的融合等,持续推动“产学研一体化”的进程。

2.资源融合 一是通过资源整合,把研究成果、数据库、视频产品、期刊、图书打包,为科研单位、学校、企业、工程师提供全方位服务。二是作者融合。众多咨询专家、学报编委成为图书作者,众多图书作者成为咨询专家,以及各种培训、讲堂的讲师。三是读者融合。我们提供过咨询服务的政府机关、科研团队和企业,很多成为图书产品的买家;众多期刊读者很多也成为图书读者。

3.业务融合 图书业务加大了不同出版领域的融合力度,如科技与科普、科普体验的融合,生活与艺术、心理的融合,建筑与艺术的跨界融合等。传媒业务构建了“纸媒+数字+活动+图书+培训+增值服务”融合发展的新业态,非传统纸媒收入占比超过70%,全媒体转型初步完成。咨询业务打造了“文献+情报+技术”融合发展的新模式,通过提高文献服务附加值、提高情报研究产品力,成功开拓了企业市场,与潍柴、华为、中航技等头部企业建立了密切合作联系。

4.产品融合 由过去单一的产品形态变为多种形态。图书产品,除纸质图书外,还提供期刊服务,并开发相关文创产品。期刊产品,由过去的纸质刊,衍生图书、系列技术讲座、讲堂。例如,“金粉讲堂”在线课堂类栏目、“实验与分析”栏目等。咨询产品,从单一的研究成果,拓展到图书、线上会议、讲座、视频,建立了边研究、边传播的业务模式。

(二)外部业态的融合。

1.与国民经济大局的融合 为大力弘扬工业文化与工业精神,助力国家科普事业发展,助推我国现代化工业强国进程,机工社依托自身优势,目前正在筹建工业科普体验馆。该项目涉足军事、装备、机械、展陈等行业的融合,建成后将成为汇聚各方资源的大平台,为机工社融合纵深发展提供更为强大的助力。

2.与教育产业的融合 经过70年发展,机工社已发展为教育出版大社。近年来,机工社主动“破圈”,积极探索与教育产业的跨界融合。一是主动对接教学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学会及教师,搭建平台、投入项目,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工作。二是聚焦实用技能,瞄准“从校园到职场”这一阶段,涉足企业技术人员培训产业。

3.与科研产业的融合 机工社目前承担《机械工程学报》的编辑出版,围绕品牌影响力和专家作者团队,不仅筹划了“我是工程师”系列科普丛书,还于2018年创建了JME学院。该学院是一个线上线下学术交流平台,截至目前已与6个院士的顶尖科研团队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开展落地合作项目。同时,依托纸质刊,还推出了“优秀论文”“封面文章”等多个系列网络公开课与高水平学术论坛,已成为机械工程领域顶级专家与青年学者开展科研活动的一个有力支撑平台。

加快复合型人才培养

为出版融合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出版融合下,编辑除需掌握传统的编辑、校对技能外,还要懂数字开发、产品设计、用户体验,要求编辑逐渐向具备产品经理角色的“复合型编辑”转变。近年来,机工社加大了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努力为出版融合纵深发展储备更多人才资源。

(一)价值观培养。一直以来,机工社始终坚持做好价值观的引领工作,通过大力宣贯“五个文化”(遵规守纪、追求创新、追求完美、崇拜英雄、为荣誉而战)、“六大战略”(复合发展、争夺核心资源、技术引领、构建全媒体生态、差异化竞争、以人为本)、“七个战术”(领先半步就是利润、复杂问题分类处理、走半步、业务合作要掌握核心竞争力、实用为先、凡事都要有第二方案、落地才是硬道理),积极引领全体员工的观念转变、意识提升和价值养成。

(二)实战技能训练。除选题策划能力、打造产品的能力、文字加工能力外,着重提升编辑驾驭新媒体的能力。通过打造广电级的融媒体场所,围绕视频、直播、活动策划、社群运营等核心技能组织培训等措施,引导员工主动跟上形势变化,全面提升“单兵作战能力”。

(三)培养与引进两条腿走路。除加强对现有员工专业技能的培训外,对关键岗位、紧缺岗位和特殊人才,还通过多种渠道大力招聘如视频编导、动画制作、播音主持等复合型人才。同时,通过设置人才基金,在人才引进和使用等方面给予定向扶持。

(四)体制机制保障。通过机构落实、岗位落实和待遇落实,为人才提供待遇、平台以及发展机会,努力“选好人、用好人、留住人”。

●面向“十四五” 

“十四五”期间,伴随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出版机构融合实践的持续深入,出版机构将在重构基于融合出版流程的组织模式,再造适应融合出版的生产流程,加速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技术与出版场景的深度融合,打通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之间的联系,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等方面,迎来迫切需求。同时,也将在“出版+技术”解决方案的优化、平台与资源的整合、产品形态与线下场景的匹配等方面,面临新的挑战。

面向“十四五”,机工社将在继续夯实传统图书出版业务的同时,以十大重点工程为抓手,继续加强在内容、生产、营销等出版各环节与新技术的融合力度;继续加强各产业间及内部在资源、产品、业务等方面的融合力度;继续加强出版与外部其他业态的融合力度,不断延伸、拓展出版价值链和“朋友圈”;继续坚持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双管齐下,加快复合型人才培养。通过纸数相互融合、促进,赋予传统出版新的生机,使机工社走出更为宽广的出版融合发展之路。

责任编辑:陈晓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