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9日下午2点,“松果生活”联合“郎园Vintage”共同举办了一场电影大师英格玛·伯格曼逝世十周年纪念放映专场活动,现场总共来了200多位影迷朋友。这是松果首次启动自办的电影项目,将作为松果自办活动的一个系列。如今看电影已经成为大家品质生活的方式之一,松果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选择。
之所以选择伯格曼,是因为这位导演过62部电影和170多场戏剧、曾先后4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电影艺术大师,他以强烈的个人风格所奠定的理性精神塑造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欧洲艺术电影难以逾越的高峰。伍迪·艾伦称:“伯格曼是自电影发明以来最伟大的电影艺术家。”
为什么这么多人着迷于伯格曼?他一生中没有拍过任何时髦的话题,他所关心的,都是人类灵魂里最永恒的命题、疑问和对抗。伯格曼以他那简约的影像风格、沉郁的理性精神以及对生与死、灵与肉、精神与存在等一系列问题的探索,成为世界影坛上为数不多的将电影纳入严肃哲学话题的人物之一,他与导演费里尼、安东尼奥尼、塔可夫斯基同属“大师中的大师”。
伯格曼的电影不断地向世人抛出拷问,有关“人”“存在”以及一系列衍生的话题:关于童年,灵与肉,梦境与现实,性与爱,宗教信仰……几乎是每个生命都绕不过的命题。正如他自己所说,“我们生活在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幻觉中。但是,在这个充实生活的中央,却有一个巨大的空洞和上帝的幻灭,想把这叫什么都随你们的便,无所谓,但需要一种精神上的安全来补偿所有物质和安全的匮乏。在我的电影中,刻画的正是这种空洞,以及人类通过不断的创造来填补这个空洞,我相信这是电影介入当代问题——甚至是唯一基本的问题——的一种方式:赋予物质享乐文明以精神或人类的意义。无论如何,这始终都是我关注的问题。不要要求我讲其它的东西,我做不到。”
当天下午,我们一共放映了三部电影,从《冬日之光》(Winter Light)、《假面》(Persona)到《呼喊与细语》(Cries and Whispers),一起在伯格曼的影片里,进入他的精神世界。这是从现实生活中抽离一个下午,在暗下来的光影世界里,给自己一个独处、与心灵对话的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在活动现场,“理想国”还为大家带来了伯格曼的自传《魔灯》(新版),让大家在看电影的同时,还能够通过文字来了解伯格曼的精神世界。
伯格曼的这本自传,成书于他宣布息影后的1987年,既是对他一生的回顾,也是一扇通向他心灵秘密通道的门,为我们更好地了解他的作品提供了深层次的心理依据。伯格曼在书中通过真诚的笔调叙述,让读者走进了属于他自己的秘密世界。伯格曼一生的经历——他的电影、他的影像、他的人生,据他所说这一切都源于孩提时的一件玩具:一盏魔灯,而这又正是其自传的标题。正如伯格曼的电影作品,这部自传是现实、记忆和梦幻的组合,同时也是一个电影时代的记录。在今天,伯格曼已名满天下,人们将永远记住他的名字,他的电影所记录的人类情感则会让一代又一代的人去回味、去思考。
活动之后,观众表示,这种现场、集体的观影活动,跟一个人在家看电影的感觉很不一样。我们建立了一个线上微信交流群,现场来的朋友们在观影结束之后依然在线上交流自己的观影体验,并且期待下一次的观影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