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 部门工作动态 | 集团新闻 | 媒体关注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专题报道 | 一周回顾

聂震宁:加快企业化集团化 提升创新型产品比重

中央很早就开始提出要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由于全球金融危机使原先就存在的一些问题更加凸显出来,加上环境问题对于低碳经济的诉求,转变发展方式确实已经成为2010 年非常紧迫的任务。对于中国出版产业来说,转变发展方式是机遇也是挑战。所谓机遇,即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低污染、低能源依赖的产业,在我国将来一定会有更大的发展;所谓挑战,是指传统出版本身仍存在着对环境不友好的因素,因此需要通过使用新技术以及采取新的发展战略实现转型。尽管如此,对出版业来说,未来的机遇大于挑战,前景充满希望。在完成经营型出版单位转制之后,今年出版企业要走出这样几步:第一,重塑合格的市场主体,让已经获得企业身份的出版社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来运行;第二,将自身打造成为合格的现代出版企业,人才队伍和发展方式要有脱胎换骨的转变;第三,打造在国际上可以与跨国出版企业相比肩的大型集团,改变我国出版集团规模不大、产品不多、传播不广、国际化程度较低的局面,而且这应该成为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战略,并应由政府做出战略规划,从目标、任务、措施甚至扶植对象上都做出比较明确的设计。

今年我专门做了《集中力量打造国家级大型出版传媒企业集团》的提案,因为考虑到在现有体制下,出版企业分属不同的行政主管部门,要进行横向资产重组就必须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重新确定所属难度非常大。就中国出版集团来说,去年年底之前才签下了对黄河出版传媒集团进行联合重组的协议,并在今年正式并入了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难度太大,不能适应我国综合国力迅速提升、出版传媒业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以及传播中华文化对出版传媒企业发展的紧迫要求。所有这一切都要求从国家战略层面上对出版企业进行战略重组,打造国家级大型出版传媒企业集团。从国家战略的角度推进这件事情还有另外一重考虑:由于我国的出版社、出版集团均为国有资产,出版企业的横向联合就应当是作为出资人的中央、地方政府之间的资产经营行为,通过国家战略规划来推动国家级大型出版集团的打造,也兼有行政行为和市场行为的双重手段,也只有这样才能尽快地实现建设出版强国的目标。

除大型专业出版集团之外,将来还应该有国家级大型出版传媒集团,其业务应该是综合性的,内涵丰富、结构完整、业务优化,从而可以实现多元化发展,与国际出版传媒集团竞争,达到传播中华文化的目的。在规模上,这样的出版集团应该有300 亿甚至500亿人民币的规模,相当于中型国际出版企业的体量,可以初步具备在国际上进行投资的能力;同时,这样的出版集团应该有继往开来的历史,有传播广远的品牌,有极为丰富的资源,有人才荟萃的团队。在进行战略重组之后成立的大型出版集团,除了应有相当的规模,还应该在国际上有产品、资产的经营能力,有产品和渠道的创新能力,有产业链延伸的能力。

我认为现在出版业存在的产能过剩其实是低水平产能过剩,而创新型产能却很不足。主要的解决办法就是在转企之后,让出版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并由出资方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严格考核这些企业的经营业绩,将那些经营能力、创新能力差的企业淘汰出局,杜绝低水平产品的生产。同时,行政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要加大引导和评价力度,对于重复出版、低水平出版甚至劣质出版有一定的约束办法,制定严格的管理措施。

来源 :中国图书商报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