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汉王科技的成功上市,电子阅读器正成为潮流话题。惠普、戴尔、联想、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方正、盛大文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中国出版集团……从上游电子纸技术商、硬件厂商、电信运营商、内容提供商等众多企业都纷纷加入这个新兴市场的争夺之中。据预测,2010年,中国的电子阅读器销量将从2009年的80万台跃升至300万台,达到全球市场的20%。这将为中国出版业带来哪些新的机遇呢?
经营模式各异
中国出版集团数字传媒公司总经理刘成勇告诉记者,根据在产业链中的位置、企业的业务范围、企业实现价值的不同方式,目前电子阅读器的经营模式有很多种。如专卖硬件的惠普、戴尔,在卖硬件的同时拥有内容平台的易博士、汉王,还有从原创文学入手的盛大文学和拥有大量电子书的方正阿帕比等。
快速成长的市场势必涌现更多竞争对手。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电信运营商早已与上下游厂商联合开发电子阅读产品。3月30日,由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电子阅读器——辞海悦读器面世,《辞海》等大型工具书将可通过电子阅读器阅读;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和中国移动合作,即将推出电子阅读器;百度号称要做内容搜索大王;当当网则想做中国的亚马逊;一些出版社的负责人也透露,正在和联想合作开发电子书产品……
刘成勇认为,激烈的市场竞争是好事,在蓝海逐渐“变红”的过程中,一些基础性问题就会得到解决,整个产业链已展现了清晰的脉络:在电子书市场烽烟四起的时刻,作为电子阅读器的上游支柱,内容的重要性正日趋凸显。
内容资源抢手
随着电子阅读器的竞争加剧,内容资源已成为电子阅读器的命门。国内电子阅读器产量惊人,而内容却差强人意。汉王的电子阅读器占国内市场的90%,但汉王平台上只有2万多本电子图书可供选择;而其中读者真正想看的内容很少。可以说,内容资源方面的竞争已经成为电子阅读器竞争的核心。
汉王提出了和内容提供者二八分成的方案;盛大文学自推出“锦书”电子书产品后,没有继续在这方面发力,而是转向搭建数字出版物交易平台——云中图书馆,上通出版社、文学网站,下达电子阅读器生产商。据了解,云中图书馆目前已累计注入超过500亿字的文学作品、300多万部(本)原创小说和传统畅销书,并且每天有6000万字的新增原创内容接入,未来还会有论坛、博客等网络内容接入。上海世纪集团辞海悦读器的推出,也标志着传统出版企业在数字出版领域开拓了一种新的付费下载的商业模式。
“以往轻易将书交给别人做的时代结束了。”刘成勇说,现在内容提供商对自身的价值已有了深刻认识,汉王的成功上市让许多想做阅读器的内容提供商从想象和憧憬走向现实。电子阅读器的急速发展凸显了内容为王的重要性。未来电子阅读器拼的就是内容,而争夺主要体现在谁能与更多出版社达成版权合作。
“现在,无论硬件商、运营商还是网站,在这条产业链上,都在围绕内容做文章。”据了解,目前找上门来要和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合作的网站、硬件厂商、电信运营商很多。“他们无疑都是看中了集团公司庞大的内容资源。”刘成勇如是说。
出版功能不变
随着各类厂商纷纷进入电子阅读器市场,有报道称,目前电子阅读器的价格也成了消费者的负担。刘成勇表示,随着各方对内容市场布局的加快,买内容、送终端的运营模式有望出现。
据了解,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当前的主要战略就是建设中国数字出版网,力争除公司现有的内容资源外,接入更多大型内容提供商。刘成勇认为,阅读器只是人们阅读的一个载体,作为最大的内容提供商,出版者完全可以让硬件商为自己服务。“传统出版的基本功能是提供内容,而不是出售纸张。在对书的记忆里,人们能记着是哪家纸厂出的纸吗?身处数字时代,对传统出版企业而言,出版的形态可能改变,而出版的功能不会变。”刘成勇认为,在目前的状态下,一家一户是没有竞争力的,要着力做内容联盟;国家要有意识地培育几个大的数字平台,掌握内容的主导权,推动传统出版企业的转型。
对出版业来说,无论人们的阅读方式怎么改变,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更丰富的阅读内容是始终改变不了的。在愈演愈烈的竞争中,内容为王不是老生常谈,而仍然将是企业取得市场优势的不二法宝。相信经过中国出版人的努力,中国出版业将日渐受益于渠道多样化,在产业链中的话语权不断提升,由买方市场转变为卖方市场,成为市场的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