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两会,委员的提案不但代表了参政议政的水平,也是各方面关注的焦点。今年两会,记者从全国政协委员聂震宁、张抗抗提前透露的几个提案看,提案更加有针对性,而且都是近期行业关注的热点。
中国偏远农村学生字典匮乏、美国第二大图书连锁公司博德斯申请破产,这两件事应该说是从去年年底到现在社会各界尤其是业内热议的焦点,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总裁聂震宁,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张抗抗都敏锐地注意到了这一热点,并迅速反映到两会上。
共享文化成果要落到实处
去年12月,中央电视台连续报道了广西壮族自治区部分贫困小学缺少正版《新华字典》,大批质量粗劣、错漏百出的盗版、仿冒字典充斥校园的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新闻出版总署及时出台了填补农村学生字典缺口的新举措。但是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聂震宁认为,需要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层面的政策支持。
为此聂震宁提出了关于将《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纳入义务教育免费教科书的建议的提案。建议财政部拨付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部将《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列入教育部《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按照教育部、财政部共同制定的《免费教科书政府采购工作暂行办法》规定,让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以及贫困地区的学生都能用到正版、权威的工具书;建议要求各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会同财政部门,为小学一年级至三年级学生每人配发一本《新华字典》,为四年级至六年级的学生每人配发一本《现代汉语词典》;建议教育部发文,在中小学校中加大对使用正版工具书的宣传力度,对使用盗版辞书的危害进行宣传,对组织学生集体购买盗版工具书的单位和个人制定相关的处罚措施。
2月9日,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蒋建国在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时说:“一本学生小字典,事关民生大问题!”从民生的高度概括了解决农村小学生字典匮乏问题的重要性。字典是学生无声的老师,而盗版字典以及错误百出的仿冒伪劣字典会对孩子学习规范语言造成了较大障碍。文化体制改革的最大成果,就是把共享落到实处,对出版业来说,就是要让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村孩子像城里孩子一样能共享出版成果。
重视传统渠道建设
近年来,多家中小型实体书店倒闭。仅仅2010年,便有北京第三极书局、广州三联书店等一批传统书店倒闭,引起业内震动。而2010年年底,京东商城更是高调进入图书销售领域。但实体书店不仅仅是个单纯销售图书的地方,还具有阅读导向、信息收集、塑造城市形象、陶冶公民情操、形成文化氛围等功能。
面对网络书店崛起和数字化阅读浪潮的到来,如何更好地建设书香社会,改善国人的阅读环境,张抗抗提出“建议政府扶持传统书店及纸质书业”的提案。建议应当充分认识并重视传统图书渠道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在未来的城市化建设中,把书店的连锁化、网络化建设列入规划;建设文明城市,要考核书店的数量,书店的连锁化程度,考核城市中书报亭的建设和数量,每年度的报刊销售数量;由中央或地方政府牵头,出台对传统出版产业减免税赋的政策。据了解,英国、加拿大、新加坡、韩国、印度、葡萄牙、澳大利亚等国都对书店实行零销售税政策加以扶持,税率为2%的有意大利、瑞士,税率为6%的为比利时、荷兰、西班牙,其余大多数国家在3%~7%之间。
书店网点的密度,反映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进程中,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必须对其文化需求与期待积极回应。在网络书店和屏幕阅读等信息时代数字化特点的冲击下,对文化繁荣重要组成、且处于转型过程中的传统书业来说,亟须得到政府的关注和政策扶持。
引导创新性产品生产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动力,是出版业发展的源泉。从我国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现状来看,文化体制改革确实有力地推动了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文化产品越来越丰富,文化市场也越来越繁荣,但具有较高创新价值的产品不够多,反映我国当代社会发展进步的产品不够多,特别是有国际影响力的产品还比较少。聂震宁认为,文化建设历来有两大任务:一是积累、二是创新。创新能力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文化发展繁荣的主要标志。现在需要大力加强创新性的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特别是要加强对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反映人民意愿,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创新性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的引导。为此聂震宁提出了“实施出版创新工程,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的提案。
在这个提案中,记者看到,提出的四条意见都很具体。一是建立健全有利于创新性出版物生产的管理体制机制。建议国家出版基金对创新性出版物项目做出专门安排,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对反映我国当代社会发展进步的创新性图书版权输出应加大补贴力度。出版机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评价要体现文化贡献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状况。二是建立健全有利于创新性出版物生产的经营机制。对创新性出版物生产要强化激励机制,对各级企业经营者建立有利于加强创新性出版物生产经营的“双效”业绩考核办法。三是建立健全有利于优秀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建议在国家即将实施文化名家工程、中宣部的“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和新闻出版总署的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和优秀编辑的评奖中,加大对优秀创新人才的奖励力度,各种学术科研基金、文学艺术创作基金进一步加强对创新性项目的支持力度。四是建立健全出版物社会批评机制。推动和引导创新性出版物生产,比较好的办法就是推动出版界和社会各界开展好出版物评论。现在的书评有的一味评功摆好,有的完全是商品宣传,甚至被金钱和利益“绑架”,很不正常,非常有害。希望各类报刊和专业网站更多地开展实事求是、积极有益的出版物评论,发挥书评对创新性出版物生产积极引导作用。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出版业的改革发展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如何保持产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课题,唯有不忘文化责任、立足百姓、关注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关注产业,才能实现新闻出版强国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