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出版集团总裁聂震宁3月11日做客人民网,以“打造国际一流出版传媒企业集团”为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他表示,要成为国际一流出版传媒企业,一是要走规模化发展之路,二要走产品创新和传播手段创新之路,三要走国际化发展之路。
聂震宁称,要成为国际一流出版传媒企业,无论是对本国还是在国际上都要有自己的影响。比如说在竞争上面,竞争战略往往是差异化战略和专业化战略,当然还有总成本领先战略,这三个战略里面我们都是要严肃的考虑,我们跟别人差在什么地方,我的专业化在什么地方,这个是我们首先考虑的第一个问题。
“首先,要走规模化发展之路。我前面说了几个人搞的出版企业,可以对国际上产生很大的影响,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重要专着,或者是脍炙人口的一部长篇小说,国际上广泛传播的一本文化读物,但是你不能说它这个企业是国际一流的出版传媒企业,只能说它出的书是一流的,这个企业具有一流的出版水准。因为我们说企业要讲总资产量和总经营量,所以说规模化经营是国际一流出版传媒企业最重要的标志。前面我说了,至少是年出书量是4000种以上,经营总量在10亿美金以上,这个是我们中国出版集团能够达到,现在也已经达到的。但是对于国际投资能力,现在我们战略投资能力目前还不足,所以我们正在进行股份制改造,也要争取上市融资,获得更进一步的这样的投资能力,这个是规模化的发展之路。”聂震宁说。
“其次,产品创新和传播手段创新之路。因为我们回过头看,前面一开始我说了,产品创新是每一个出版企业生命力之所在。是它的竞争力之所在,是它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是它的综合实力不可或缺的主要部分。那么产品创新它能够使得一个出版企业形成国际化的影响。”聂震宁接着说,几个人做的书形成国际化的影响,但是不能说它这个企业是国际一流企业。但是国际一流企业一定要有国际化影响的产品,否则的话,你不能说你是国际一流,再大也不是国际一流,产品创新是这里面核心的要求。
针对产品创新,他说,产品创新在我们这个媒体时代,脱离不了传播手段的问题。传播能力不强,产品创新肯定受到极大的影响,而创新的产品难以传播,产品创新就没有得到很好的完成。创新时代是产品创作出来,而且还要放大其影响,快速的传播出去。纸介有纸介的传播办法,数字化有数字化的传播办法,网络还有网络化的传播办法,这是多元化的传播办法。这不局限于某一个介质,所以说传播手段的创新也是国际一流传媒企业非常重要的、不可或缺的能力,而且也是带有主要的这么一种地位,可以说产品创新不在传播中成功,就在传播中失败。长治名山、传至后代是一个文人行为,所以说在传播时代我们必须要有创新手段,这两个事情必须很好的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出版经营很好的效果。
“第三条路是国际化发展之路,因为作为国际出版传媒企业,如果国际化程度很低或者是缺失,那谈不上国际一流。中华文化有走出去的内在要求,是我们的文化自觉,我们要走这条路,这个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文化自觉,也是中国当代文化人的文化自觉。因此,我们要走出去,国际化是我们内在需要。事实上在经济全球化这么一个时代,实际上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已经是日趋频繁激烈。在这种情况下面,我们的文化应该出去交流,应该跟国际优秀文化形成交流。当然可能会对一些文化形成一些交锋、一些冲突。这些冲突和结果使我们国家文化更健康的发展,使国际文化更加和谐共融的发展,这是外在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