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 部门工作动态 | 集团新闻 | 媒体关注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专题报道 | 一周回顾

中国古典诗歌是世界财富

  8月19日下午,2011上海书展的中国出版集团展展场活动区,《中国古典诗歌英释100首》作者戴清一应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邀请,来到现场与参加“交流签售会”的著名作家、翻译家和众多该书读者进行了现场交流,对中国古典诗歌对世界文化发展的贡献、中国古典诗歌翻译和该书出版的价值、对国际文化艺术交流的意义进行了交流和探讨,戴清一在现场与读者交流的同时还为百余名读者签名售书,现场气氛热烈,该书的出版和“交流签售会”还得到了诸多外国读者的关注。以下是录音记录整理:

聂震宁总裁出席签售会现场

主持人: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来到中国出版集团展场活动区,参加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中国古典诗歌英释100首》交流签售会现场。

中国古典诗歌犹如中国浩瀚的诗歌海洋最闪耀的明珠。本次交流的主题是:中国古典诗歌是世界财富。请允许我介绍一下今天到场的嘉宾,他们是著名作家王小鹰女士、翻译家、书评家孙传钊先生、上海外国语大学花东帆教授、本书作者戴清一女士。大家欢迎他们的到来。

2011年上海书市期间,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为广大诗歌和英语爱好者奉上由知名翻译工作者戴清一编著的新作《中国古典诗歌英释100首》。

戴清一是上海一位知名的翻译工作者,多年以来,她潜心研究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和解释,独家用英语传统诗歌的方式译释中国古典诗歌作品,取得了可喜进展。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为其最新出版的译作《中国古典诗歌英释100首》,开拓了一条通过英文释解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的新路径,为中国古典诗歌艺术进一步向世界广泛传播,为广大英文读者学习中国古典诗歌提供了新的阅读方式,并作出了十分有益的探索。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从第一本诗集《诗经》开始,到离骚、汉乐府和晋诗,以及将中国的诗歌发展推至巅峰的唐诗宋词和其后的元曲,无不闪耀着诗学的光芒。《中国古典诗歌英释100首》撷取了为广大中国学生教科书必熟读的100首古诗歌,进行了英译、注释编译,它涵盖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各种形式,从中可以循见中国古诗歌的嬗变过程。由于中国古诗歌形式都与吟咏或歌唱的韵律变化有关,该书译者尝试用英语传统诗歌的形式作相应的英译,保留些许古诗的音乐特质。同时此书也是外国汉语学习者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掌握汉语的一本重要读物。

今天大家有机会在现场听到作者和嘉宾共同探讨本会的主题------中国古典诗歌是世界财富。我们从小就对中国古典诗歌引以为豪,并视它为我们文化财富的一部分。那些出现在每个中国学生课本上耳熟能详的诗句常常会无意识地萦绕在我们的心头,成了我们情感、志向不可或缺的表述语言。

首先我们想请王小鹰老师,谈谈她对这本书《中国古典诗歌英释100首》的看法。

王小鹰:今天我的好朋友戴清一女士出版了这本《中国古典诗歌英释100首》,我非常隆重地把这本书推荐给广大读者,因为大家都知道中国古诗歌是世界文学宝库当中的钻石。它非常非常打动人,是文学的奇葩。而且我相信我们广大读者在生活当中都需要接触到它,它对我们自身的修养、思想、精神都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其实大家都知道,要把中国的诗歌翻译成英诗是非常难的,因为我们汉语的象形文字的语言规律和英语的拼音文字的语言规律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的戴清一女士花了十年的工夫,研读了英语传统诗歌的规律,也研读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规律,然后一点一滴地将我们古典诗歌中最精粹的部分选出100首翻译成英诗,来推荐给广大的读者,我们有了这本书以后,不仅能领略中国古典诗歌的伟大魅力,而且也能够通过朗诵,通过双语注释,一边学习英语,一边领略英语传统诗歌的魅力。所以我认为这本书不仅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文学艺术书,也是本教科书,它会成为我们人生中的好帮手。我极力推荐大家来购买这本由戴清一女士编译的《中国古典诗歌英释100首》。

戴请一:谢谢王小鹰老师的推荐。我之所以要编译这样一本书,是因为我认为中国古典诗歌不仅是我们中国的文化财富,也是世界文化财富。特别是唐诗,将中国的诗歌发展推至颠峰,世界上几乎没有一种语言的诗歌能达到如此辉煌的成就。但它们在表达情感上与其他语言的作用是相同的。美国的意象派诗歌和日本的俳句就是受到的中国古诗的影响。可以说中国古诗词对世界诗歌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它也应该是世界的财富,由此我编译了这本书,想让世界上更多的人能分享这一世界财富。

主持人:请问孙传钊先生,有人说:诗歌是不可译的。您作为一位资深的翻译家,您在翻译作品时有没有这样的感受:诗歌是不可译的?

孙传钊:我先说一点,戴女士编译这本书,我认为是难能可贵的。不要说把中国古典诗歌翻译成英语,就是我们今天将古代汉语翻译成现代汉语,要保持原来的韵味,要保持住“信达雅”也是不容易的。其次,我认为,如果我们要等待英语国家西方学者把我们的古诗词翻译成英诗,介绍给他们的读者,在今天几乎也成了很大的难题了。为什么这样说呢?我这里举个例子。八十年以前,中国大学者胡适留学美国时候,最初他的博士论文没有被三个导师通过获得博士学位。他的博士学位是十年后追认的。为什么最初他的三个指导他研究中国古代哲学的导师没有给他博士学位呢?主要的原因是这三个导师本身都不懂真正的中文。这是八十年以前的事情了,我们到了今天,其实西方国家进入了工业社会、现代社会,比我们更早,西方国家的古典主义、人文主义在今天也是一天不如一天了。打个比方说,在美国的耶鲁大学学习希腊文科和拉丁文科的学生越来越少了。翻过来,在西方学术界或大学中,教师也好,学生也好,对他们本身的古典的文学和诗歌的研究也一天比一天变得弱了。如果等待他们在今天帮我们中国古代诗歌翻译成英语诗歌,给他们国家的读者享受中国古代艺术,看来希望也是渺茫的。所以戴女士在这方面为了帮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我们国家的古代诗歌艺术中的瑰宝介绍给西方作了很大的贡献。

主持人:谢谢孙老师独到的见解。我们想问一下花东帆教授,您对英语的文法很有研究,请您谈谈文法对诗歌翻译的束缚。

花东帆:汉语和英语在表达上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按文法来讲,与英语相比较,汉语缺乏形态等的变化,英语中需要清楚表达的某些关系形式,在汉语中可以是意会,不一定要言传的。看了这本书上的几首翻译作品,我觉得戴女士在这方面作了相当好的平衡,表达出了诗歌里的一些神韵,而且在英语句法的表达上又相当的连贯通顺。我觉得这本书的出版首先对于我们自己中国人来说,在更好地理解、欣赏诗歌方面有一定的作用,另外在对外汉语教学,外国留学生学习中国文化和诗歌方面,是一个很好的辅助作用,也可以当作对外汉语诗歌课程方面一个好的教材。特别要提到的是,戴女士在这本书的诗歌翻译后面作了英语注释,这些注释对我们理解诗歌也好,作英汉对比、了解一些表达惯用法也好,对一些外国留学生,特别是对中国汉语诗歌感兴趣的留学生也好,都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因此我认为这本书的出版是有很大的必要的。

接下来我想请戴女士谈谈一些关于翻译方面的经验,像句法之类的翻译,比如在您序言里提到的“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汉语在“小桥”“流水”“人家”的句法上没有显示各词语间具体的联系,但您在处理成英语诗歌时,基本上每个句子都有完整的形式,有时、有态和有介词等等关系。这样处理有时候自己要加上不少成分,我想您在这方面有不少经验,能不能就此谈一谈,让大家分享一下您的经验。

戴清一:关于这个问题,我想说的是,汉语是完全与英语不同的语言,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其中我们中文里的一些词汇表达相当简练,有时候句子可以简练到连主语或谓语也省略了。甚至用一些名词堆砌起来组成一首诗也相当地精彩。这“小桥流水人家”是很有代表性的。但在英诗里面这样对应的表达是不太可能的,因为英语国家的人们认为动词是英语句子的灵魂,没有动词,句子就不能活起来,他们若看到名词堆砌的句子又没有时、态等的关系就感到很不习惯。所以在翻译这样的句子时我从中补加上了些关系成分,可能我破坏了汉诗原来的简洁性,但这是目前没有办法的,虽然我们作了很多尝试想为外国读者挽留住汉诗的“异国情调”,可是作这些的尝试是很艰难的,可能我们要有很长的路要走。如果要让外国人习惯欣赏用名词堆砌的句子形成的意境,可能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因为英语也在发展变化,它可能会朝汉语的简洁性方向流动,但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因此我觉得很多的诗歌翻译目前是很遗憾的。比如汉诗的意境在翻译时我们没有办法完全表达出来,这是令人遗憾的,这也是我需要走的一条路,也许这条路很长,我喜欢作这样的尝试,也许这不会很成功,但大家都不去尝试的话,这条路就不大通了。

主持人:感谢各位嘉宾精彩的发言,他们对中国古代诗歌的解读,让我们对中国古代文化—古典诗歌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让我们看到了他们传播中国文化所作的努力。各位读者朋友们,今天的交流会让我们认识了一位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立志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译者戴清一老师,同时各位嘉宾也对本书的出版作了肯定和推荐。再次感谢各位嘉宾的发言,同时也感谢各位读者朋友参加了本新书发布会。需要和作者交流或购买此书需签名的读者请到前台来。

戴清一现场为读者签售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