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 部门工作动态 | 集团新闻 | 媒体关注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专题报道 | 一周回顾

广告进军中国图书行业 近半成读者不接受

翻阅图书时,如果突然发现广告,不要感到惊讶。目前市面上已经出现一本名为《我的儿子马友友》的新书,封底赫然印着国内某知名品牌的家纺广告。这一现象是否会成为今后图书的盈利模式之一,作家和资深出版人又是如何看待图书刊登广告的?

近日,记者经多方调查,发现图书刊登广告已经衍生出新的行业——书媒。而对于图书刊登广告,作家和出版商有的支持有的反对,记者在微博上进行了一个投票调查,总共有近百人参加投票,其中45%的读者投票是不能接受,仅20%能够接受,另外的持中立态度,表示依情况而定。

2005年国内就有图书登广告

据记者了解,开启国内图书登广告的先例早在2005年,当年上海音乐出版社就在《天才郎朗》《巴斯蒂安钢琴教材》系列上登过钢琴广告,每年图书广告收入近50万元。而据资料显示,世界上最早在图书上打广告的是狄更斯,他的小说中夹带了波斯阳伞、轻便印度橡胶靴广告。

前日,记者联系到出版《我的儿子马友友》的江苏文艺出版社,营销总监陈珏否认了这是投放广告的行为,“只是一个公益广告,出资方是某家纺品牌而已,每册图书仅获得6分钱”。

图书登广告催生新行业

为了给图书策划广告,现在又萌生出了一个新的行业:书媒。据了解,《我的儿子马友友》的广告由京华书媒操办,京华书媒的副经理李翼说,虽然书载广告以前也有过零星案例,但图书广告在国内外都还没有形成体系,所以广告位只限于在封底。李翼认为,选择封底也是不给出版社增加成本,以后书的腰封、内页是否也会插入广告图片还是未知数,因为书媒这个行业还需要相当长的成熟时间,图书广告还在开荒阶段,“每次投放广告之前要进行详细商讨,看广告的内容和图书是否相得益彰”。

李翼并不担心读者和作家会出现抵触情绪,如果广告和大众审美没有差异,就不会降低书的质量,不会引起读者反感。李翼称,这是有利于出版前景的。商业广告的介入对图书的价格是否有影响,图书是否会步报纸、杂志的后尘,降价甚至免费送给读者?李翼正考虑往这方面发展。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