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 部门工作动态 | 集团新闻 | 媒体关注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专题报道 | 一周回顾

“文化年货”进庙会

中国书店堪称厂甸庙会的“必去景点”

正月十五一过,中国传统的“年”才算真正过完了。这半个多月,无论是出版还是发行市场都和往年一样平稳有序,亮点不多。除了节前上市的新书外,市场上没有新品种出版。零售市场上,借着春节长假与寒假尾声,礼品书和教学辅导书卖得还算不错。不过,春节期间,笔者在北京的几个庙会转了转,发现庙会上的书摊虽没有实体书店齐全的品种,经营严格说起来也不是那么正规,但挤在小吃、游艺以及年货的摊子间,还是为庙会增加了一些书卷气。

北京的龙潭湖庙会举办的年头不短,更以内容丰富、人多热闹而著称。这几年,为了方便百姓逛庙会,主办方实行了分类管理,将经营同一类项目的摊贩集中在一起。为数不多的几个图书音像摊便和一些销售小商品的摊子搭成了一条年货街。笔者随着人流在庙会里转悠,在遇到几群拿着图书的年轻人后,就看到了书摊。一排和地坛露天书市类似的临时棚子前挤满了逛庙会的人。因为人太多,笔者被人群推着匆匆看了下书摊的书。多数图书的折扣在五折到八折之间,摆在显著位置的就是最近的畅销书,像《看见》《幸福要回答》《全世界人民都知道》《眠空》《正能量》《只有医生知道》都能在书摊上找到。书摊上占据面积最大的是养生保健、菜谱、文学经典等类,既有常规开本的单行本,也有方便携带的口袋本以及套装礼品书。而要说最热门的图书,据笔者观察,可能就是莫言的作品了。无论是在几个书摊前逗留的短短几分钟内,还是后来笔者又遇到的拿着书的人,买的是莫言的小说,拿着的也是莫言的小说。和一个平时在甜水园摆摊的摊主简单聊了两句,他说,莫言的书确实买的人多,有挑单本买的,也有一买就一套的。

北京市政府已经连续多年积极推进“图书进庙会”,分享“文化年货”的活动,鼓励新华书店和民营书店在各大公园庙会、京郊农村庙会上开展文化惠民活动。今年,这项活动的启动仪式就在龙潭湖庙会举行。而要说北京各大庙会中最有文化气氛的,那非位于琉璃厂文化街周边的厂甸庙会莫属。

厂甸庙会所处的东西琉璃厂街上就有中国书店、荣宝斋、朝花书画社等多家书店。受到过年节日氛围的带动,凡是来这里逛庙会的人,多半会去这些书店转转,因为这些书店恰是庙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大年初六在庙会上逛了逛。每年的厂甸庙会期间,荣宝斋都会配合举办名家书画展。一些看过展览的参观者往往会因为对展览上某些展品的喜爱而在展览外的销售区买下几件纪念品,再就是顺手买些字帖、画册之类的,要么回家继续欣赏,要么就照着写一写、画一画。而在几家书店里,笔者发现,和龙潭湖庙会上的书摊不同的是,这里销售最好的图书并非我们常见的畅销书,而多是和中国传统文化、古典文学、历史等沾边儿的文史哲图书。当然,像《这个历史挺靠谱》《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明朝那些事儿》等畅销历史图书也被书店重点推荐着。此外,与“春节”相关的民俗图书、老北京历史与风俗介绍的读本等在书店里也是读者愿意驻足观看的类别。

庙会里有了“文化年货”,让北京的庙会更加京味十足、文韵深厚。政府借这一契机推进文化惠民、读书益民,力求把庙会打造成弘扬北京精神的文化阵地;读者则能够在这里徜徉书海,过一个不铺张、有意义的节日。

责任编辑:袁思源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