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 部门工作动态 | 集团新闻 | 媒体关注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专题报道 | 一周回顾

“土地制度改革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

6月10日,由北大人大议会研究中心、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和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联合举办的“土地制度改革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近30位关注土地问题的国内外知名行政法、宪法专家学者参会发言。

会议共分四个单元,第一单元为土地征收制度及其改革,第二单元为土地管理制度与发展模式,第三单元为公共利益与公共参与,第四单元为土地所有制比较研究。与会专家根据会议安排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进行了主题发言并自由讨论,部分专家对每个单元的议题进行了总结评议。

会议还结合土地问题研究的两本最新成果《土地管理制度比较研究》、《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土地权利保障》进行了讨论。这两本新书系北大宪政学者张千帆主编的“大国宪治丛书”中最新出版作品。其中《土地管理制度比较研究》探讨了世界上有代表性的法治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土地规划与征收制度,包括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荷兰、南非、印度、新加坡、越南、拉美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通过比较这些国家的土地管理模式,本书总结了市场主导、公民参与和征地严格符合公共利益等土地管理的基本原则,对于修改与完善我国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政策具有强烈的借鉴意义;《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土地权利保障》则在广泛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论证了中国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之道。中国的土地管理者需要转变国家主义思维,还原集体土地使用权的财产权属性,放宽对农村土地进行非农建设的管制。宪法第10条规定的土地所有制二元结构并不要求城市化和征地挂钩,因而必须扭转目前中国城市化的政府主导模式,让农村城市化按照自愿交易的市场规律自然发生并和强制征地彻底脱钩。最重要的是,城市化及在农地上进行的其他非农建设活动实际上涉及政府规划与审批,而无论是城乡规划还是土地征收,都只有在作为土地使用者的农民充分参与下才能保证其符合“公共利益”。要合理管理农村土地,必须完善宪法规定的村级自治和基层民主,让农村土地的管理和决策符合广大农民的利益和意愿。

会议主持人之一张千帆长期关注宪法权利和土地问题,已在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数本主编及独著的优秀作品。包括“大国宪治丛书”:《国家主权与地方自治》(张千帆著)、《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土地权利保障》(张千帆、党国英、高新军等著)、《土地管理制度比较研究》(张千帆主编);以及《宪在:生活中的宪法踪迹》(张千帆著)、《为了人的尊严》(张千帆著),其多本著作因研究深入、观点独到得到了社会及法学界的广泛关注。

责任编辑:袁思源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