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 部门工作动态 | 集团新闻 | 媒体关注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专题报道 | 一周回顾

刘伯根:BIBF20届跨越与突破,务实与创新

■受访人:刘伯根(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组委会副主席、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副总裁、中图公司总经理) □采访人:方菲(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今年是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举办的第20届。20届,展场面积从7800平方米,增加到53600平方米,参展国家和地区从35个增加到75个,参展商从228家增加到2010家,版权贸易从97项增加到3298项。博览会在世界位置从当初藉藉无名,到现在成为世界四大书展之一,其中版贸成果第三,参展规模第二。发生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请您分析一下主要原因。

■宏观上说,20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20多年,正好伴随我国经济领域改革开放步伐前进,伴随我国出版业发展壮大步伐前进。特别是近年来,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基本国策确立,国家在世界上的经济优势和文化软实力越来越凸显。中国需要了解世界,世界同样需要了解中国。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正是在大文化领域,为中外人民实现交流合作的愿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从微观上说,任何一项活动,都有它自身发展壮大的规律。大家知道,27年前,第一届图博会仅仅是中图公司一家举办。中图公司的责任就是负责图书的进出口,不走出去,不引进来,公司怎么发展壮大?这完全是企业行为,是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

这样办了10年,到1996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文化产品和图书产品的商品属性逐渐显现,很多出版单位实际上已经企业化和半企业化,各自在对外交流中寻求发展壮大的途径。体现在博览会上,就是从最初的几百家发展到上千家,展会规模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图博会的使命,也由简单的产品交易,逐渐转向版权交易。这个时候的图博会就不再是中图公司一家的企业行为,完全变成了整个出版业的行业行为。

到本世纪初,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文化和出版领域的交流合作成为全球共同话题。通过图博会这个平台所展现的已不仅仅是出版业的情况,而是整个国家的形象。主办单位由中图公司一家,逐步改变并增加为国务院新闻办、原新闻出版总署、教育部、文化部、科技部、北京市政府、中国版协、中国作协等多家部委单位联合主办。图博会的性质由最初的企业行为到行业行为,进而发展为国家行为,规模越来越大,成果越来越大,影响越来越大。

□您在去年接受我的采访时谈到,随着国内外形势变化,BIBF应该由版权贸易的单一功能向版权贸易、产品交易、行业交流、文化交流、政府沟通、以及促进产品质量和展会水平等多功能发展。请您谈谈近年来,以及您主持中图工作以来您的规划,在上述功能中,将在哪几方面取得突破?

■我想图博会现阶段最关注的还是版权贸易,版贸的内容和结构都应该有突破。在结构上,过去我们引进的以畅销书为主;现在呢,学术的、专业的、科技的越来越多。因为现在国内从事学术研究的机构和高端人才越来越多,教育富国、科学富国成为国民共识。特别是近年来,政府在扶持重大学术项目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大,这也促进了畅销书以外的学术著作的产品贸易和版权贸易。中图公司近两年以很大规模开辟图书馆现采区,绝大多数引进版图书都属于上述类别,国内这方面需求越来越大。从版贸输出的内容看,过去是传统文化居多,衣食住行,气功养生。现在呢,举凡中国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军事,各个方面的热点都被外界广泛关注。甚至包括中国的语言文字、中国的发展模式,过去谁重视?现在不一样了,中国富有了,强大了,很多现实的热点,说不定就会成为某个国家某个地区的热点。这些国家形势的变化,已经迅速在出版领域里得到体现。

第二在专业交流上应该有突破。一个行业要发展,必须进行国际合作,既需要宏观走势的把握,也需要有低端的贯彻坐实。过去我们重视了大型的高端的活动,解决宏观问题;现在我们是高端、低端,综合、专业互为补充。特别是一些专业的、针对性很强的中小范围的交流,它不决定总的走势,但是会取得具体的成果。这些具体的成果汇集在一起,又会影响整体的走势。你看,几年前我们开始举办中外“10+10”对话,现在由一个“10+10”变成两个“10+10”,三个“10+10”,到这次六个“10+10”,都是中外参展商自己提出的要求,我们帮助实现。可见这样的交流所具有的广大的市场。

第三在大文化交流上应该有突破。我们过去做产品贸易、版权贸易、资本运作、企业合作。现在不限于此。从参与的人群就能看得出,过去是出版商,后来有相关产业的,印刷的,数字产品的,做IT行业的,还有电商、渠道商。过去有作者,现在扩大到作家、文学艺术家、研究人员。机构扩大到高校、图书馆、研究院团。可以说跟文化有关系的全方位的文化从业者以及关心文化的工作者都来了。干什么,开展成百上千种文化活动,展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文化、思想、审美观、价值观。使命远远超出了对一本书两本书的宣传。而且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国家政府官员、高端作家学者,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中国,走进北京。进行的是国家整体文化面貌的交流。最后促成的是——中国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国。而且希望世界理解中国,喜欢中国,适应中国。在这个意义上,图博会已经是一张代表国家的文化名片。所以我们既是在打造出版行业的交易平台,也是在打造一张国家的文化交流名片。

□近年来,BIBF在设置主宾国基础上,又陆续设置主宾省和国际特邀友好城市。请您谈谈这样做的想法、实际进展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文化可以从各个角度进行细分,我们从区域文化角度设置主宾国、主宾省、特邀友好城市。这个区域里面文化是综合性的,不仅仅是几本书,也不仅仅是几场文艺演出,可能宗教、习惯、信仰、价值观、生活方式、科技成就,都会反映出来。比如这届主宾国沙特阿拉伯王国,她有很浓郁的民族特色,有很强的宗教特色,有独特的风俗习惯。阿拉伯国家一些共性,伊斯兰区域的一些共性,都能通过主宾国做些了解。

关于主宾省。因为中国很大,每个省市的出版文化虽然有同一性,也有个性。把某一个省的区域文化特色展示出来,让外国人分块地、划小范围地、深入地了解,对了解整个中国还是有帮助的。设置友好城市今年是第一次。莫斯科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俄罗斯文化。城市的文化比主宾国、主宾省更加集中,更易于反映该国文化的主流倾向。设置主宾国、主宾省、特邀友好城市,把区域文化展示到一个新的高度,我们已经做了一个好的尝试,希望这种尝试能够顺利延续下去,把国内外区域文化做大,把主题馆做大。

□BIB一直有设置“政府场”的惯例。请您结合国家文化发展政策、全民阅读工程建设、党的作风建设等大背景,谈谈今年以及今后“政府场”的变化与期许。

■你说的“政府场”指的是领导人专场。如同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一样,多年来,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也一直关心和支持着这个展会。每届展会都有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党中央和各部委领导亲临会展考察指导。这对促进国内外参展商开好会、办好展起到鼓励和积极促进作用。今年也会这样,这个情况没有改变。但是在十八大召开以后,特别是党中央关于转变作风的要求发出以后,我们的会风也在转变。可以告诉大家的,今年的各种活动都会体现党中央节俭办会的要求,清场安检的环节取消了,各种活动会更加体现务实为民的方针。

□最后,就人们关心的办展场地和改善服务请您谈谈今后的计划打算。

■这个问题在我们召开的两次新闻发布会上都有记者提起过,可见这是参展人员普遍关心的问题。近两年来我们为什么把博览会移师到顺义新馆呢?因为展会规模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市内展览馆能够承载的程度。到顺义之前,市内展馆用到极限,只有43000平方米,而在顺义举办的两年,展场面积都达到53600平方米。所以到顺义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这样的情况今明两年都难以改变,但到后年会发生变化。因为不出意外的话,后年市内有一个更大规模的会展中心启用,我们就会顺理成章地搬回市里办展。今明两年怎么办?我们会更多地从参展人员角度思考问题,出面跟周围酒店谈价格、开出多路长途汽车免费接送参展人员、尽量多地动员志愿者为参展人员服务,等等,尽全力减少参展人员的后顾之忧。

责任编辑:袁思源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