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 部门工作动态 | 集团新闻 | 媒体关注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专题报道 | 一周回顾

因势而谋 应势而动 《毛泽东“南方决策”》畅销的因素

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之际,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华文出版社率先出版了《毛泽东“南方决策”》一书,该书刚刚问世就引起各方面的极大关注,首印两万册销售一空。人民日报社“人民网”为此专门举办了《毛泽东“南方决策”》座谈会,邀请该书作者——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宣传教育局副局长薛庆超、出版单位负责人——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副总裁李岩、军旅作家顾保孜对《毛泽东“南方决策”》进行介绍和评论,受到广大网友的极大好评。全国许多主流网站和大大小小的网站纷纷转发座谈会的内容,形成了一个关注《毛泽东“南方决策”》的热潮。作为该书的责任编辑,笔者就该书的出版过程谈几点体会。

第一,要把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与重大活动开展选题策划作为编辑的重要职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要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华文出版社作为中国出版集团成员,为党和国家大局与重大活动服务,争取有所作为,是使命所在、根本所在。作为编辑,紧紧围绕中心、全力服务大局,开展选题策划,就可以找到选题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才能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从而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早在2012年初,我们就开始谋划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活动的选题。我们认为,毛泽东作为一代伟人,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中享有崇高威望,在他诞辰120周年之际,中央将会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我们确定这方面的选题是配合中央重大活动的举动,具有极强的社会意义。同时,也会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第二,要把选择熟悉党史、具有深厚历史基础的作者作为落实选题的重要保障。毛泽东是一个重要的党史人物,有关毛泽东研究的内容必须科学严谨、真实可靠,这就要求作者必须特别精通党史;而图书又是面向大众市场,这就要求作者选材独特、文笔生动。本书作者薛庆超恰是我们物色的最合适的作者。薛庆超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曾经留校任教,担任河南大学党史教研室副主任。他长期从事党史研究,曾同时担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胡绳、常务副主任龚育之、副主任李传华的秘书,还担任过科研管理部学术处处长、主任助理,现任宣传教育局副局长,中国共产党历史网负责人。曾参与中央大型展览“复兴之路”、“辉煌六十年——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展览”和“科学发展成就辉煌——迎接党的十八大展览”等,参与中央组织部、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电视台《信仰》专题片的撰稿。著有《中国现代史论》1~10卷等著作,其中《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中国共产党执政史》第三卷等著作被中宣部、原新闻出版总署评定为迎接重大活动的重点著作,同时也是经过广大读者和图书市场检验的畅销书。

第三,要把了解作者、加强与作者沟通、商定写作内容作为实施选题的重要关键。现在图书市场上关于毛泽东的图书甚多,既有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的传记、年谱等,也有研究人员的论著,还有毛泽东身边工作人员的回忆录;既有国内人士所著,也有翻译过来的;既有写工作方面的,也有关于生活方面的。我们通过多次找作者面谈,了解到作者正在研究毛泽东晚年的“南方决策”。一般人虽然对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耳熟能详,但却不知道毛泽东的“南方决策”。根据作者研究,毛泽东身体健康的时候有个习惯,每年夏天,一般是7月份离开北京,经过河南、湖北、湖南、浙江、上海、江苏等地,调查研究,会见沿途的党政军高级领导干部,听取工作汇报,作出一些工作安排,9月底回到北京,10月1日参加国庆活动。而毛泽东于1971年夏天和1974年7月的这两次南方之行,则意义不同。对此,作者首先提出了毛泽东“南方决策”这一概念。这里面包含两个决策:一是粉碎林彪集团。1971年毛泽东在南方视察的过程中发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对粉碎林彪集团作出了具有决定意义的贡献,正是由于毛泽东这次南方之行,并且作出“南方决策”,广大党政军高级干部进一步认识到,我们党同林彪集团这场斗争的严肃性,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站在党中央一边,顺利粉碎了林彪集团。二是提出邓小平担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1974年7月到1975年春天,毛泽东这次“南方决策”,是在他和周恩来病重的情况下,决定由邓小平担任上述职务,为1975年授予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的全权奠定了基础。毛泽东的“南方决策”对于邓小平在中国现代史上的历史地位,对于邓小平在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心目中奠定非常雄厚的历史地位,都有重要的影响。

第四,要把认真履行重大选题备案制度作为重要环节。认真落实重大选题备案制度,是保证图书内容准确、导向正确的有效环节。中央文献研究室是负责审读有关毛泽东图书的部门,专业研究机构和专业研究人员对于本书来说,能进一步核实书中涉及的时间和事件,从而确保本书史事无误,言必有据。因本书作者长期研究党史和党史人物,把毛泽东生平和思想作为自己从事的中共党史研究的主要内容,对毛泽东的主要思想、主要观点、主要论述,都比较熟悉。他的历史知识,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中共党史知识,对毛泽东生平与思想的了解,是从学习《毛泽东选集》第一卷至第四卷开始的。在他初中、高中和考上大学之前这段时间,曾经把《毛泽东选集》第一卷至第四卷,从头到尾读了三四十遍。长期的研究,科学的论证,实地的调研,科学的把握,扎实的功底,严谨的笔法,使得本书的审读得以顺利通过。

责任编辑:袁思源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