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 部门工作动态 | 集团新闻 | 媒体关注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专题报道 | 一周回顾

实体书店迎来复苏之光

5月18日,杭州首家24小时不打烊书店“悦览树”在青年路投入使用,此书店采用的是“书+专业咖啡馆”模式,让杭州爱书人有了自己的“深夜书房”。

6月7日上午,位于北京市北五环外橡树湾小区内的第二书房,陆续有家长带着五六岁的孩子前来阅读。一排排的儿童图书、安静的环境、整洁而又富有儿童气息的书桌,让这里成为孩子们阅读的乐园。

一位正在阅读的女士说,她在附近居住,每到周末都会带着5岁的女儿来此读书。她为此还专门办了这里的年卡,成为会员。“我觉得每一个小区都应该有这种让孩子阅读的地方,这对孩子的成长非常有帮助。”

第二书房的店主李岩告诉记者,读书习惯应该从娃娃培养,但国内恰恰缺乏这样的场所,他创办的第二书房定位于社区书店,就是看准了这一机会。据李岩介绍,经历了一年多的亏损,目前他的书店已经开始逐渐走出困境。

近几年来,我国的实体书店遭遇倒闭潮,有的关门歇业,有的则处于倒闭的边缘。但是随着国家相关扶持政策的出台,许多实体书店开始寻求商业模式创新,增加服务项目,展现出逐渐复苏的迹象。

探寻突围之路

实体书店的复苏,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更加明显。

4月8日,北京的三联韬奋书店宣布通宵试营业。据三联书店总经理樊希安介绍,在没有实行24小时营业的时候,书店每天营业额在3万元左右。但是试营业十天后,总销售额达65万元,平均每天超过6.5万元,是以前的两倍多。目前,该书店已经实行24小时不打烊两个月,生意一直很红火,特别是吸引了众多的年轻人。

与三联韬奋书店一样,许多实体书店都在探寻“突围”之路。

李岩所创办的第二书房,正在以自己的模式寻找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据李岩介绍,第二书房创办于2013年5月份,目标读者定位于小区的儿童,采用会员制的方式,为家长和孩子精心布置图书馆式的读书环境,吸引社区的孩子前来读书。据李岩说,到目前为止,第二书房已经投资100多万元,在经历了一年多的磨合后,目前已经开始有所盈利。

像第二书房这样的社区式书店,在北京并不少见。公开数据显示,北京目前大约有七十多家社区书店,目标读者多定位于儿童。北京昌平区的爱丁堡亲子悦读馆就是其中之一,该馆负责人陈科慧告诉记者,目前她创办的这家书店已逐渐走向正轨。

同时,一些大的连锁书店也在实体书店低迷期逆市扩张。

字里行间书店被认为是实体书店寒冬里的一个异类。这家书店的首家门店开业于2010年,正值国内实体书店相继倒闭和萎缩的开始。

2010年,北京“第三极书局”、“风入松”书店、上海“季风书园”的四家分店、广州三联书店天河店等相继停业。2011年年底,光合作用全国连锁书店关门。2012年春节前夕,成都时间简史书坊、上海万象书店倒闭。2012年春节后,上海书城淮海店关门调整。此后,福建老牌独立书店晓枫书屋鼓浪屿店,因房租太高被迫关门……

正是在此期间,字里行间发展壮大,2012年在北京扩张到6家门店,目前在北京有10家连锁店,南京和无锡各有一家连锁店。字里行间书店宣传策划经理芮淑君告诉本报记者,下个月,字里行间还将在上海和无锡各开一家分店,以扩大规模。

据记者了解,目前上海的实体书店复苏迹象更加明显,一些书店重新出现在上海外滩、南京西路嘉里中心、新天地、外滩等繁华地段。

创新经营模式

采访中发现,一些及时创新商业模式、提供良好服务的实体书店,逐渐崭露头角。

芮淑君告诉记者,字里行间书店在选址方面尽量考虑附近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与大型商场、文化场所沟通配合,以寻求互补。

除此之外,为了更好服务消费者,在不同的分店,会重点提供不同的书籍,比如有的以儿童书籍为主,有的以都市白领为服务对象,“根据各个地方的人群特点提供不同的服务。”

除了提供书籍方面的服务,字里行间将自身定位为一个“集书籍、音影、休闲于一体,与创意产品、文化沙龙相融合”的多元文化空间。“在我们的店里,凡是您看上的东西,都可以出售,包括书桌、椅子,甚至我们还可以提供帮助客户设计书房等一条龙的服务。”芮淑君说。

为了更好服务和吸引消费者,字里行间书店的会员制成为重要载体。据了解,目前该书店的会员已经突破1万多人,包括咖啡、礼品等销售收入已经成为字里行间书店收入的重要部分,而其图书销售收入仅占30%多。

其实不仅字里行间书店,包括上海的钟书阁、特色书店“猫的天空之城”等连锁书店都依靠多种服务实现了扩张。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阎晓宏认为,“未来要综合考虑以书店为载体提供多种服务,注重软环境的建设,真正为读者提供文化生活的空间和氛围。”

政策扶持力度加大

一些书店的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近两年来的一些扶持政策给了他们很大帮助。

2013年,中央财政开展实体书店扶持试点,实行图书批发和零售免增值税等政策。

据三联书店总经理樊希安介绍,运营24小时书店每年投入需要200万元,其中100万元来自于国家的免税政策。李岩所开办的第二书房也获得了北京市1万元的补贴。

2013年年底,中央文化产业发展资金首次对北京、上海等12个城市56家实体书店给予奖励资金9000万元,每家书店获得资助50万至300万不等。

上海等一些省市也出台了扶持政策,比如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于2012年和2013年分3批共划拨2350万元新闻出版专项资金,通过资助和补贴、贷款贴息、奖励等方式,对近百家各类实体书店予以资助。另外,图书批发和零售环节也享受为期5年的免征增值税优惠政策。财政部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家新表示,在全国,包括实体书店在内的图书发行渠道免收增值税,相当于让利30多亿元。

“国家应该提供更多的支持,帮助我们起步并壮大。”据李岩介绍,制约社区书店的最大问题是房租,不过由于其书店目前运营情况不错,一些大的开发商都愿意与其对接,邀请其复制第二书房的模式,并愿意为他提供免费的场所。

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国的实体书店虽然有了复苏的迹象,但要想真正走出困境,还要创新商业模式,以消费者为核心,进一步做好服务,不断打造持久活力。

责任编辑:袁思源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