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8日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建社六十四周年纪念日。当日下午两点,在京城著名人文地标——朝内大街166号,人民文学出版社举办了“朝内166·文学公益讲座”第八讲,并同时举办了“法国文学出版回顾展”。资深编审艾珉就人文社六十四年来的法国文学出版情况做了系统回顾性的主旨演讲。法国驻华使馆文化副参赞专程到场祝贺,九位法语翻译家出席并做了精彩发言。与此同时,人文社特意在出版社的图书销售门市部举办的“法国文学出版回顾展”,受到广大专家学者和读者的好评。
“朝内166·文学公益讲座”开讲一年多来,已经成为颇具知名度的文化活动,培养了一大批忠实听众。为了听这次讲座,提前一个小时来到会场的听众大有人在。来的次数多了,他们深知“来晚了就没座了”的道理,工作人员甫一开门,就鱼贯而入,早早拣了能和专家学者“亲密接触”的位置坐下。“邀请国内最好的专家,讲解古今中外最好的作家和作品”是“朝内166·文学公益讲座”的宗旨之一,可见读者听众已经对这个文化品牌有了很深的了解和感情。当然,每次讲座也都有许多慕名而来的新面孔,这次也不例外。为了一睹诸位翻译家的风采,许多读者冒着风沙赶来听课,其中有耄耋老人,也有在校大学生,说明讲座在各个阶层不断地扩大着影响。很快,座位都被坐满,许多听众甚至在走廊垂手恭立,翘首以盼。随着资中筠、刘方、金志平、罗新璋、李玉民、郭安定、王文融、施康强等著名翻译家陆续到场,会场掀起了第一次高潮。值得一提的是,现场还来了一位“不速之客”:著名翻译家、评论家、作家李健吾先生的女儿李维音女士,闻讯后亲自赶来捧场。朝内166号是一栋古旧的楼房,物质条件并不尽如人意;但老翻译家们济济一堂,让这栋老楼焕发出温暖明亮的文学之光。
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肖丽媛主持了讲座。肖丽媛一一介绍了与会的著名翻译家,并简要介绍了人民文学出版社法语文学出版的成绩。在说道“人文社迄今共出版法国文学作品448种,且文集、全集只算作一种出版物”时,一种惊叹式的震荡涟漪在听众中扩散开来。有一些相对年轻的听众尚不知道四百余种出版物的意义,看到循环播放的收录人文社各个时期法国文学作品的ppt之后,叹为观止,有人甚至掏出手机将ppt一页页拍下来,以做珍藏。随后,人民文学出版社党委书记、副社长张贤明做了欢迎致辞,法国驻华大使馆文化副参赞路索专程前来祝贺,感谢人民文学出版社在中法文化交流方面做出的贡献。
艾珉老师对法国文学作了精辟的总结和评述。法国是个文学大国,其文学遗产之丰富、壮观,举世公认。法国文学在每个时代都产生了既有思想深度,又有深厚艺术功力的世界级大师,他们既是文学家又是思想家,他们的作品能深刻地反映社会的演变、时代的交替和人类思想深层的变化发展;法国作品表现手法丰富多彩、精彩纷呈,趣味性和思想性高度统一,可读性很强。在中国,法国文学具有独特的魅力,法国文学中的批判精神,对中国人有很大的启发。艾珉老师年齿已高,但她非常重视这次讲座,撰写了详细的发言稿,完整地介绍了人文社六十四年来的法国文学出版历程,并对即将举办的回顾展做了介绍。听众们无一不是用心谛听,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老翻译家们回忆与人民文学出版的往事
艾珉老师的演讲结束后,资中筠、刘方、金志平、罗新璋、李玉民、郭安定、王文融、施康强等老翻译家一一围绕人民文学出版社发表感言。老翻译家们深情地回顾和人文社的往事,几乎每段翻译人生都和人文社有一大段的故事。资中筠老师讲述人民文学出版社高质量的翻译作品对她文学上的滋养;郭安定先生回忆了初次和艾珉老师见面的经历,以及人文社对他的支持和重视;李维音女士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表示父亲李健吾先生如泉下有知,一定乐见今日法国文学翻译出版之佳绩。这些在译坛上如雷贯耳的大家汇聚一堂,回忆往昔,很快在会场里掀起第二个高潮。听众们无不对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历史肃然起敬。人民文学出版社在外国文学的出版方面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这么多全国最优秀最著名的翻译家始终凝聚在人文社周围。这次讲座更加拉近了翻译家和人文社的距离,因而具有重要的意义。
老翻译家与外国文学编辑室的全家福
讲座结束后,全体外国文学编辑室成员与老翻译家们照了张“全家福”,有趣的是,现在的编辑中,马爱农老师本身也是知名翻译,也有部分粉丝慕名而来。这张“全家福”恰巧象征了翻译家在人文社的薪火相传。
艾珉老师参观展览并与翻译家老朋友交谈
会后,一部分翻译家被热情的读者拦住签名,另一部分专家和读者到人民文学出版社读者服务部参观了“法国文学出版回顾展”。展览“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精选了人民文学出版社历年出版的法国文学图书近三百种,按照作者年代分类展出,其中包括一些难得一见的典藏图书,让读者们大饱眼福,大呼过瘾,展览厅里又掀起了一次高潮。
纵观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法国文学作品,从中世纪代表名篇英雄史诗《罗兰之歌》、市民文学《列那狐传奇》,到人文主义的巨作《巨人传》《蒙田随笔》;从古典主义的杰出戏剧家高乃依、拉辛、莫里哀,到启蒙运动时期的大师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将大家先贤的作品一一呈现。十九世纪法国文学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重要领地,十九世纪前期的浪漫主义大师雨果、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十九世纪后期的福楼拜、莫泊桑,都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全集或文集。煌煌三十卷的《巴尔扎克全集》和二十四卷的《人间喜剧》,更是出版史和翻译史上的佳话。缪塞、乔治·桑、戈蒂耶、司汤达、大仲马、梅里美、左拉、都德、波德莱尔等彪炳文学史的作家的代表作,也都曾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在二十世纪以后的法国文学中,人民文学出版社同样将文学大家纳入出版内容,先后出版了罗曼·罗兰、萨特等的重要作品,并在勒克莱齐奥、莫迪亚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前就慧眼识珠,授予其“二十一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奖”,出版了其重要作品。
几乎可以说,中国的任何一位法国文学爱好者和研究者都读过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法国文学作品。这些优秀出版物为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提供了丰厚的精神食粮,许多读者的法国文学启蒙就是从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图书开始的。这一系列出版成绩说明,人民文学出版社严守国家级专业文学出版社的标准,凝聚了一大批优秀的翻译家,系统地、完整地向中国读者介绍了法国文学经典,为新中国的文学出版事业交上了一份高质量的答卷。
这次活动让读者深入了解了人文社的法语文学出版历史,亲密接触了翻译大家,读者们纷纷表示受益良多,难以忘怀。而此次讲座只是“朝内166·文学公益讲座”若干讲座中的一个,自公益讲座启动以来,人文社一直延请专家学者,让更多的读者了解文学、亲近文学,耐心培养读者的文学趣味,在喧嚣俗世中坚守文学的本真,向读者传达最纯净的文学之心。相信这种优秀的讲座,今后也会持续举办,吸引越来越多的听众,逐渐成为京城不可缺少的文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