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 部门工作动态 | 集团新闻 | 媒体关注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专题报道 | 一周回顾

北京三联韬奋书店总经理张作珍:名利双收后想到的

——写在北京三联韬奋24小时书店开业一周年之际

北京三联韬奋24小时书店从2014年4月8日开始试营业至2015年4月8日,销售收入2360万元,同比增长120%,营业利润为330万元,同比增长160%;年读者数量近30万人次,同比增长68%,是三联韬奋书店建店18年来最好的经营成果。用新华社记者薛艳雯的话说,做到了名利双收,其实我一直不敢用这个词,但是她比较坚持,她说既然做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就是名利双收。

成功缘于天时地利人和

三联韬奋24小时书店何以能成功?我们认为天时、地利、人和是成功的必备条件,三者的融合互动促使其获得成功。

天时,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和倡导读书的利好大环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多项促进文化建设和全民阅读活动的政策措施。“倡导全民阅读”首次写入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让全民阅读成为国家行动,为全民阅读活动在全社会的深入开展催生了新局面。国家扶持实体书店的政策和举措连续出台,仅免收图书销售环节增值税这一项,每年就让利33亿元。2013年国家财政拿出首批中央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9000万元,进行扶持实体书店试点,全国56家实体书店得到资金支持。全国各省(区、市)纷纷出台相关政策,通过资助和补贴、贷款贴息、奖励等方式,对近百家实体书店予以资助扶持。种种利好政策,不仅使文化建设和读书活动有了经济上的支持,更是在其拉动下营造了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氛围。正是在这种大气候下三联韬奋24小时书店应运而生。2014年仅国家免税政策就给三联韬奋24小时书店带来了98万元的利润。

地利,是三联韬奋24小时书店所具有的区位优势和优越人文环境。

书店位于美术馆东街22号,位置条件优越。一是有得天独厚的文化圈。向西延伸是中国美术馆、景山公园,向南延伸有北京人民艺术剧场、商务印书馆,向东是隆福寺文化商圈等,这些文化商圈近几年都有较大发展。二是有极为便利的交通条件。我们的店面处于北京城东西南北交叉的交通枢纽位置。

人和,是人们对读书和倡导阅读形成高度共识。

首先,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很难一致,但对“读书”却众口一词地推崇。这种对读书的高度共识,给我们开办24小时书店集聚了正能量。其次,人和表现为三联书店领导层认识的高度一致和三联韬奋书店员工的齐心协力。创办24小时书店,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可能有成功的收获,也可能有失败的挫折。凭着我们的一种理念、一份责任、一份坚守、一种担当,认准的事就要坚决地干,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店领导班子作出决策并给予有力的支持。三联韬奋书店全体员工雷厉风行,从2月8日决定开办,到4月8日试运营,仅用两个月时间,就在不耽误白天运营的前提下,完成了人员招聘和培训、营销策略的制定和实施、场地的布置和设备的更新、品种的调整和服务设施的添加等。

天时、地利、人和促成了三联韬奋24小时书店的初步成功,但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的第一步,我们要把这盏引导阅读的灯长期点下去,2015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当天,北京三联韬奋24小时书店第二家店——海淀分店对外营业。

 新店开办计划得到各方支持

新店开办计划得到中国出版集团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并获得了政府下拨的600万元扶持资金。尽管开店资金有了,但选址还是令人头疼的问题,光是选择一个合适位置,书店组成七人团队就折腾了足有两个月之久。我们的选址原则很明确,一是在繁华地带,二是在文化学术氛围浓厚之地,朝阳、海淀、西城都在选址之列。西城区政府特别重视,西城区有关领导陪着我们七人团队跑了5个地方,但是最后因为消防等多种原因而暂时放弃了在西城区创建的计划。我们最终选址在清华同方广场之后,又开始了更为紧张的工作:我们的工作人员在那里驻守了一个月,观察、分析在此经过的大概是什么人,客流量有多大,再进行仔细测评。那段时间,我和同事天天碰头开会,研究、测评、估算,没完没了,真有些像电影中“警察蹲守犯罪嫌疑人的出现一样”。

清华同方广场身处大学聚集区内,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希望,几十万名学生都将是24小时书店的读者。

新店除去咖啡厅所占区域外,书店实际使用面积500平方米,比老店1200平方米小很多。由于书店面积有限,在图书的选择上将以人文社科、学术、艺术类为主,文化创意产品所占比例要比老店大一些。根据对人流量和客流量的分析,分店以40岁以下白领和学生为主流人群,在保留三联韬奋书店传统风格的基础上,新店将进行再升级,外观更时尚、更有美感。新店设计将咖啡厅和书店融为一体,实现“书店也卖咖啡”的设想。

开24小时书店不要盲目跟风

北京三联韬奋24小时书店开业,一时间带火了24小时书店概念。随后,郑州“书是生活”书店、杭州“悦览树”24小时书店、深圳书城24小时书吧等24小时书店相继开张……书香与咖啡香结合,成为此轮实体书店转型的一次集体尝试。但是我觉得不是所有的书店都可以开24小时书店,不要盲目跟风,要分析地域、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经营特色,根据书店的专业化、个性化来决定是否开24小时书店。

24小时书店的公益性要远大于赢利,但为了能长期支撑下去,还是要考虑赢利模式。以北京为例,若在文化氛围较浓、人流量较大的地段筹备开一家500平方米的书店,要考虑人工成本、租金、物业费、装修费、书架费、车辆及运行费用、水电费、系统维护费,以及服务器、电脑、收银机、手持终端机、空调、办公桌椅、文化活动座椅、员工休息室更衣柜等设备购置费,还有灯具维护、防盗系统和监控设施安装等费用,一次性投入可能需要近450万元,以后每年费用支出主要是人员工资、租金、物业费、水电费、系统维护费用等,需要近300万元。

按照行业内赢利模式计算,只有第一年书店销售1500万元才能达到盈亏平衡,但是只有500平方米营业面积的书店,销售额可能只有800万元,第一年预计书店亏损近200万元。随着书店名气的提升,读者对书店的认可,第二年销售额可以达到1000万元,可能实现盈亏平衡。乐观推算第三年销售额在1200万元左右,则可以实现赢利。按照这样推算,开一家书店真正实现赢利则需要5~6年的时间。若能争取到政府和企业的赞助和支持,可能缩短赢利的时间,这就需要经营者坚强的理念、一种担当和一份坚守。

责任编辑:曹宇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