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 部门工作动态 | 集团新闻 | 媒体关注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专题报道 | 一周回顾

重读先烈诗章 坚定理想信念

——《重读先烈诗章》出版座谈会发言摘登

716UB67MX

信念犹在  精神永存

中华书局总经理徐俊

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把革命烈士那些感人至深的文章、诗文、家书编辑成册,用于干部教育,让各级干部常常看、常常思、常常反求己身。”围绕这个主题,中宣部宣教局主持编写了《重读抗战家书》,2015年12月由中华书局出版。作为《重读抗战家书》的姊妹篇,中宣部宣教局再次组织人力编写《重读先烈诗章》。中华书局作了积极的准备和配合,组织精干队伍,重点保障。

2016年1月25日,中华书局接到中宣部宣教局下达出版《重读先烈诗章》的任务。2月1日,中华书局设计了《重读先烈诗章》的四个出版方案,提交宣教局审定。2月18日,宣教局从四个方案中选出最佳方案,精选革命先烈诗章100篇,分别约请中央党史研究室和诗刊杂志社的专家撰写先烈生平与诗歌赏析。

3月10日、12日,中华书局分别收到赏析文字和生平简介的初稿,进行了组织编排和细致的审读加工。21日,校样送交宣教局审定。24日至27日,根据宣教局领导同志对书稿提出的具体意见和要求,编辑组反复论证、斟酌,将先烈生平和诗歌赏析融为一体,适当删减、合并文字,并按先烈卒年将诗章排序,进一步明确编辑思路。3月28日,改出的校样再次送至宣教局。4月12日,又根据宣教局的建议再次删减、润色,并根据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写的烈士生卒年表,核查相关史实。14日,书稿清样送宣教局领导审定。20日、26日,根据宣教局要求,两次将样书送审。

4月期间,除了把控常规的编辑出版流程,中华书局还额外组织三位资深编审对书稿继续审读和质检。根据老编审和质检同志反馈的意见,5月5日至7日,中华书局召开两天的特别统稿会,由副总编辑尹涛带队,近现代史编辑室三位编辑参加。统稿会上,一是根据权威文献对每一篇诗章进行最后的核查;二是对赏析文字进行打磨和润饰,尤其是对书稿涉及的每一条典故进行仔细辨析和推敲,力求准确、贴切。前后经过十二个校次的反复修改、订正,6月1日《重读先烈诗章》终于顺利出版。

这100篇诗章的作者都是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期间,为革命献出生命的共产党人。这些革命先烈的诗章,展现了坚定的信念、崇高的道德风范,以及无惧无畏的英雄气概,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最鲜活、最生动的教材。

今天,这一篇篇不朽的诗章,已然成为历史的绝响,但革命先烈的精神永存,信念犹在,一直在深深地感动着我们,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深受教益、深受鼓舞。

再现党的历史弘扬革命精神

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高永中

《重读先烈诗章》(以下简称《诗章》)是建党95周年纪念活动的一个重要成果,是弘扬先烈革命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诗章》的出版,也为当前正在全党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提供了重要教材。

《诗章》是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的精品力作。《诗章》是一本既可以学史、又可以学诗的佳作。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无数烈士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矢志奋斗、英勇牺牲。一些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留下了许多不朽诗章。这些诗章是革命先烈能力才华、英雄气概、崇高气节的载体。《诗章》紧紧围绕爱党、爱国、爱共产主义的主题主线,选取100位革命烈士的诗章,配以烈士生平介绍和作品赏析,缅怀烈士功绩,弘扬烈士精神,形式简明扼要,内容博大精深。《诗章》的出版,对于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进一步学习党史,学习英烈,坚定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诗章》生动鲜活地再现了党的历史。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诗章》通过100位革命先烈的诗章及赏析,生动再现了党的历史。这些诗章作者可谓群星灿烂,包括党的创始人、工农运动领袖、妇女运动领袖、抗战英雄将领等。很多先烈的诗章都论及不同时期党的历史。《诗章》生动深刻再现党的历史,充分发挥党史“教科书”“必修课”的作用。阅读此书,可以补充营养、得到教益、受到启迪、增加智慧,受到更强烈的感染、熏陶和鼓舞。

《诗章》大力传承和弘扬了党的革命精神。精神是一种高昂的激情、一种奋进的思维、一种向上的状态,是活力、动力、生命力的象征。《诗章》从不同方面彰显了党的革命精神,对于传承和弘扬党的革命精神具有重要意义。《诗章》中杨超的“满天风雪满天愁,革命何须怕断头”展现出先烈为国为民、豪气冲天、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夏明翰的“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展现出先烈坚定的理想信念、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龙大道的“乌云总有一日散,共产东方出太阳”展现出先烈革命必胜的信念。《诗章》是进行党的理想信念教育的优秀教材,能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接受党的性质和宗旨的生动教育。

《诗章》创新宣传教育形式,主动设置议题,用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必将发挥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诗章》的出版,可喜可贺!

先烈的血,永远是热的

《诗刊》杂志社常务副主编商震

《重读先烈诗章》出版了,这无疑是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一系列纪念活动中的一件大事。同时这本书也是党员干部“两学一做”的重要学习文本。

《诗刊》接受了为100位先烈的100首诗歌组织赏析文章的任务。尽管给我们的时间不足半个月,但是我们深知这项任务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体现,有着现实的责任和历史的意义,我们没有因为时间不足而紧张,我们有信心完成好并有信心让中宣部和中国作协党组满意,让读者满意。

我们接到这个任务后,立刻安排全国范围内的作家、诗人、理论家撰写赏析文章。同时我们也考虑到要让各种身份的人来撰写赏析文章。比如,请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后代贺捷生将军,请获过鲁迅文学奖的诗人车延高、刘立云、李琦、荣荣、李元胜、马新朝、大解,请军旅诗人程步涛、朱向前、梁梁、曾凡华、姜念光、殷实,请80后诗人冯娜、彭敏、王单单、韦树定、隋伦、李其文等。撰写赏析文章的还有党政机关干部、工人、农民、教师、编辑、研究员等等。我们希望通过不同身份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岗位来解读先烈的诗歌,使这部书更加丰富、饱满、有活力,并对当下的工作、学习具有一定的坐标意义。现在这部书就摆在我们面前,完成了我们最初的期待。

把革命先烈们的诗歌汇编成册早已有之,而由各种身份的作家、诗人来解读却是由这部书始。书中的一篇篇赏析文章,都提供了对先烈精神世界的开掘,对青年人理想信念的启迪以及作家、诗人自己的思考,用以巩固、激励今天的青年人坚定对党的信念与忠诚。这些内容不仅放大了先烈们诗歌的精神光芒,也具体呈现了重读先烈诗歌的重要性。

撰写赏析文章的同志纷纷表示,重读先烈们的诗歌,对我们的工作有很现实的意义,写文章时,会自觉地表现出对先烈们的再认识,增强了自己的责任意识并检验了自己对党的忠诚度。确实是这样,今天我们重读先烈们的诗歌,一方面是为了铭记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筚路蓝缕,一方面是告诫自己,先烈们的鲜血不能白流。更重要的是,要竭尽自己的一份力量,爱护我们的党,让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永葆青春。

我们从先烈们的诗歌中感受到了宽阔的胸襟,必胜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和对党的绝对忠诚;感受到了先烈们的精神之源,灵魂之光;感受到了先烈们的心跳依然鲜活,血依然是热的。

我想,这就是《重读先烈诗章》这部书出版的现实意义,也是我们重读先烈们诗歌的必要性。

领悟信仰之美  做到又红又专

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王佳明

当前“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正在全党上下如火如荼地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我认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学习党的光辉历史,特别是学习革命先烈的政治品格、奉献精神和英雄气概,以他们为榜样,争做合格的以至优秀的青年共产党员。

《重读先烈诗章》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素材,100首诗歌,每一首都是先烈高尚品格的真实写照。夏明翰烈士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使我进一步领悟到了共产主义理想的信仰之美。彭湃烈士的“我们大家来起义,消灭恶势力”,使我充分认识了革命的必要性和人民群众中所蕴含的伟大力量。叶挺将军的“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使我领略到一名共产党员崇高的人格魅力。

这里,还有许多许多读后为之动容的诗句。特别是作为一名清华学子,当读到清华老学长黄诚烈士的《亡命》一诗时,我的心情久久不能自已。黄诚学长曾任清华大学救国会主席,在民族危亡时挺身而出,参加组织了著名的“一二·九”运动,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抗战期间,他加入了新四军,被誉为“新四军里的交际家”,后不幸在皖南事变中被俘,坚强不屈,英勇就义。作为一名青年大学生,在那个时代他本可以像很多人一样出国留学、埋头读书,享受精致的学者生活,但他却选择了另一条路,将自己的生命交给了党、交给了人民、交给了生他养他的中华民族。因为他们的付出换来了我们如今的一切。

重读先烈诗章,是为了在先烈精神的感召下继续完成先烈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在今天,就是要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一名青年大学生,我们要立志做这一宏大梦想的一颗螺丝钉,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随着毕业步伐的临近,我也即将奔赴四川基层,以一名选调生的身份开始人生的新征程。在清华,像我这样毕业以后选择到基层公共部门工作的同学还有很多。他们为了自己的家国梦想,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丰厚的薪资,放弃了大城市优渥的物质生活条件。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致清华大学建校105周年贺信中所强调的“坚持正确方向”和“坚持服务国家”,我认为青年大学生党员只有坚定跟党走的信念,坚持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称得上是一名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更具感染力

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陈晋

《重读先烈诗章》的编辑出版,是在几十年前人们比较熟悉的《革命烈士诗抄》等读物的基础上的一个创新举措,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挖掘、呈现、传播中国革命红色文化和红色基因的一个创新举措,为培育、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鲜活生动并且富有精神感染力的教材。

培育、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为我们民族、我们国家构筑前进灵魂、注入精神动力的一项基础工程。当今世界,几乎所有的生存和发展资源都是有限的,唯有精神文化资源不会枯竭,一些优质的精神文化资源,包括革命先烈彰显和积累的红色文化资源,反倒是历久弥新,如果认真挖掘和呈现,有效地传播和接受,它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发挥的作用,会比人们想象的要丰富和管用。崇高的精神文化能够为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厚营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加具有震撼人心、塑造灵魂的作用。这是编辑出版《重读先烈诗章》的意义所在。

革命年代有一种特殊的现象,就是共产党里诗人多。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充满诗性的革命政党。早期著名的共产党人,诗性彰著,大多有比较浓厚的文化底色。《重读先烈诗章》这本书明确呈现给读者一种让人唏嘘感慨的文化景观,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那些成为烈士的著名共产党人,不少人都留有诗作,他们大多习惯以诗明志。

“莫言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尽解诗。”但凡是英雄,胸中有崇高之情,大概多少有些诗书胸臆。回头看留下诗篇的英雄先烈,何尝不是如此?

诗歌是先烈们在中国共产党独特的文化土壤上必然长出的革命理想之花。先烈们不是为诗歌而生,也不是为诗歌而诗,他们从来没有想到要去当职业诗人。但是,他们选择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仰,他们为之奋斗的波澜壮阔的伟大事业,却特别吸引人,特别能够产生出诗的激情和想象,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人“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他们干事业拼理想,拼人格,拼智慧,拼力气,这若干的拼劲,有时候便“挤”出一片诗性的天地来。

可以说,写诗和革命,人生和事业,悲壮的现实和远大的理想,实现了无缝对接,一体融合。与其说他们的诗是写出来的,不如说他们的诗是用生命拼出来的,挤出来的,是在精神高地和道义高地上天然地绽放出来的。在这里,我们看到先进价值观对人们言行的特殊影响力。这些,就是《重读先烈诗章》告诉读者的一个重要道理。

秉承先烈遗志  为祖国和人民放歌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吉狄马加

《重读先烈诗章》是一部不同寻常的诗集。100首诗,都是从作者心底里流露出的真性情、真想法,是革命的呐喊,是时代的最强音。100位作者,都是革命烈士,是共产党人不畏强暴、以身殉国的杰出代表。他们崇高的人格、坚贞的操守,他们对中国人民革命事业无限的赤诚,都是可歌可泣、足以惊天地泣鬼神的最伟大的诗篇。

这本诗集中所编选的先烈诗章,正是革命先烈理想信念、道德风范和革命英雄主义气概的集中体现,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最鲜活、最生动的教材,必将对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少年的理想信念,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积极作用。

从文学和诗歌的角度来说,《重读先烈诗章》亦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参照价值,对今天中国诗人的写作思想和美学观念,对当下诗歌精神的导向,都是一个巨大的启示和感召。

首先,这些革命先烈用情感、精神、灵魂、生命和革命信念所完成和铸就的诗篇有力地证明了诗人和诗歌的使命。真正优秀的、重要的甚至伟大的诗歌之所以能够超越自我、超越一时一地的现实,之所以能够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历代传唱、历久弥新,正在于这些诗人和诗歌在关注自我的同时还能够关注时代、介入现实,甚至能够对人类的重大主题和整体性困境做出有效的抒写和命名。一百位先烈的诗既是个体生命的诗,也是歌哭时代的诗,更是整体中华民族命运的见证史。

其次,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尊崇和认同的共同理想,也是文学创作常写常新的主题,是激励人民奋进、实现人生价值的精神动力。先烈们诗作中所体现出的对现实的关注、对人民的热爱、对祖国的忠诚,字里行间闪现的为国家为民族而奋斗的理想和信仰,在任何时代,都是文学作品的亮丽底色,熠熠生辉。

再有,这些具有生命温度、现实热度和历史情怀的诗歌的现实意义还在于对诗人写作态度的启示性。革命先烈的诗章证明一个写作者必须是真诚的。我所说的真诚,既是情感和思想的真诚,也是语言和修辞以及想象力的真诚。由这些先烈的诗歌,我想到我的诗歌老师、大诗人艾青所说过的一句话——诗歌既是思想的胜利,也是美学的胜利。这句话用来评价先烈诗章最为恰当、准确。

我们重读先烈诗章,要向先烈先贤看齐,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关注时代,抒写时代,用无愧于自我、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伟大诗篇,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支撑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编辑研究部副主任李鑫

《重读先烈诗章》的出版是在今年完成的,但是它的教育作用将是长期的,持久的。理想信念是砥砺一个民族不断前行的不竭动力,这本书的出版和发行,将为广大党员干部、大学生和青少年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激励人们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全书按照烈士牺牲的时间先后排序,诗歌作者既有李大钊、瞿秋白、恽代英等党的重要领导人,也有余祖胜、古承铄等大批普通的青年革命者。诗歌表现了革命先烈忧国忧民、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和愿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崇高境界,展现了革命先烈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

在编辑体例上,每首诗歌还聘请权威专家编撰了先烈生平事迹介绍,对诗歌的创作背景、蕴含的深刻意义和先烈的人生价值取向等都进行了解读、赏析,拉近了读者与先烈之间的距离。重读这些先烈诗章,就是在与先烈进行心灵、信仰、情操的沟通与交流,从而达到了升华人生境界的目的。

全国革命类纪念馆重点展示了近现代史上出现的重要人物、发生的重大事件,在利用革命文物、革命歌曲、珍贵历史图片、珍贵视频等方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在利用先烈诗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还不多,还不够自觉。《重读先烈诗章》为全国革命纪念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新的载体。我们将在主题展览介绍、面向大学生的专题讲座、面向中小学生的主题教育活动中,充分利用这本书安排重读先烈诗章、朗诵先烈诗章、手抄先烈诗章、赏析先烈诗章等专题活动,对大中小学生开展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在适当时机,抗战馆还将考虑制作《重读先烈诗章》流动展览,在抗战馆和大中小学巡回展出。

这几天我反复阅读这些革命先烈的诗歌,了解他们的生平事迹,再细细品味专家对这些诗歌的赏析,自己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从革命先烈走过的道路中,从他们一往无前的勇气中汲取精神给养,感觉自己力量倍增。我决心以这些革命先烈为榜样,以大无畏的精神,以革命加拼命的勇气,以勇于开拓创新的意识,干好本职工作,并带领自己的团队,加强抗战历史的研究和宣传教育,让更多的人来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以实际行动做党的忠诚卫士,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贡献和业绩。

责任编辑:曹宇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