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以来主要事迹
2003年进入商务印书馆工作,历任版权管理、法务科长、版权与法务部主任等不同岗位和职务,对版权业务非常熟悉。在日常工作中,积极探索和创新版权管理制度,开拓版权经营和版权保护新模式,推动商务印书馆对外合作战略的贯彻实施,版权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主要表现在:
1.创新版权管理模式,积极推进版权工作一体化制度,推动设立“商务印书馆‘走出去’项目专项基金”。2014年始,在深入了解各部门、各分馆版权业务情况的基础上,积极支持馆领导提出的“版权一体化制度”,将构想落实到制度和实际工作中,推动成立全馆版权工作小组。版权工作小组成立3年来,在规范版权业务流程、维护以及合理调控版权资源、促进版权贸易、规避版权贸易风险、监督版权合同的履行,提高经营效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提升了商务印书馆的涉外版权运营水平。2015年,推动馆里设立了“商务印书馆‘走出去’项目”专项基金,减轻了各编辑室和分馆的成本负担,并利于申请国家有关“走出去”项目资助。
2. 积极建造版权资源的“蓄水池”,拓展对外合作,加强“强强合作”,推动中华学术成果“走出去”。在版权资源的取得方面,签约合同数量连年上升,通过合同取得的著作权及出版权数量越来越多,为版权资产的运营打下坚实的基础;版权输出数量和版权贸易收入也持续增加,衡量版权工作总量的核心数据均逐年增长。近年来,积极推进商务印书馆与徳古意特、斯普林格、剑桥大学出版社等国际知名的出版机构合作,并成功地组织了商务与这些出版机构缔结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签约活动。
3.负责组织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商务印书馆的参展工作,成效卓著。每年组织数百种图书参展,版权洽谈数十场,接待各国合作伙伴来访、商谈百余人次,策划、组织了不少有影响力的大型展场活动,在版权输出、形象展示和品牌宣传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在版权洽谈和版权贸易中身先士卒,努力为商务印书馆创造更大效益。例如2014年输出的44种,个人洽谈成功的为15种,占了1/3;2015年取得的版权贸易收入中,个人洽谈成功的项目收入,占当年全部版税收入的60%。
5.发挥个人专业特长,积极提供各种咨询和解决方案,积极处理各种合同纠纷、版权贸易纠纷。为馆里各部门、各分馆分公司提供了大量的法律咨询、文件审查、谈判磋商、纠纷解决等法律服务,在规范版权流程、规避合同风险和止讼息争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力地维护了商务印书馆的合法权益,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支出,并把因此带来的损失尽可能地降到最低,均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效果。
6.所在部门工作屡受肯定,部门人员屡获馆里表彰,也为商务印书馆争得了荣誉。每年均有引进及输出版图书获中国出版协会国际合作出版工作委员会、中国新闻出版研究所、出版参考杂志社联合评选的“引进版优秀图书”及“输出版优秀图书”奖;2013-2014连续两年,商务印书馆均被获评“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2014年,商务被国家版权局评为“全国版权示范单位”,并荣获由中国版权协会评选的“2014年中国版权最具影响力企业”奖。除此之外,2014年,我部门还获得了商务印书馆“年度最佳合作团队”提名奖,“版权工作小组”分别于2014、2015分别有两位版权经理获得了商务印书馆“年度最佳版权引进/输出奖”,“版权工作小组”获得了2016年“年度最佳合作团队奖”;我们的合作伙伴、格鲁吉亚孔子学院院长玛琳娜教授还获得了集团颁发的翻译恳谈会“特别贡献奖”,这些成绩的取得,也是集团和馆里对我们工作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