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时代脉搏 再创百科辉煌

论《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的五大创新和五大特色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是中国国家标志性文化工程,以统编的形式于2009年顺利出版。这是中国辞书界的一件大事,中国出版界和科学文化界的一件大事,亦是中国人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一、概况

编纂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是邓小平为首的第二代中央领导早在1978年业已确定的既定任务,当年的国务院文件即指明:“先出分科性百科丛书(指第一版,笔者注)……后再出综合性百科全书”。1993年10月,江泽民总书记明确指示:《中国大百科全书》“要逐步修订、发展”。199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准《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立项。该项目先后列为国家“九五”“十五”“十一五”国家出版规划的重点工程。1999年3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党组听取第二版总体设计的汇报,并批准《〈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总体设计纲要》;同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中南海听取第二版工作汇报,并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总体设计纲要》。2000年6月,胡锦涛、朱镕基、李岚清、丁关根代表党中央、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总编辑委员会,同时批准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原院长、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院士担任总编辑委员会主任。2003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给即将成立的总编辑委员会发来指示信,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使《中国大百科全书》成为融古今中外知识,扬中华民族风采的精品之作”;当年4月,经多年酝酿产生的108名权威专家和领导同志组成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总编辑委员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成立。2006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确认《中国大百科全书》是“国家重大出版工程”;同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就《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中有关中国内容的条目被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即《大英百科全书》)全部采用一事做出重要批示,称赞此举是中国出版“走出去”的有益尝试。2009年初,中共中央总书纪、国家主席胡锦涛亲自审定第二版的有关条目;同年4月《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正式出版。

第二版遵照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的《总体设计纲要》,不折不扣地实现了所规定的全书32卷、6000万字、3万幅图照等规模指标,不折不扣地实现了所规定的成为“面向21世纪、代表国家科学文化水平的中国新一代大百科全书”的质量目标。遵照《总体设计纲要》,在充分吸收第一版优点的基础上,根据信息时代和综合科学时代的要求,重新编制了全书框架体系;重新制定了全书体例;重新厘定了全书条目,包括删去第一版条目约4万个,修订保留第一版条目2万多个,重写保留第一版条目6000多个,拆分、归并、改动第一版条目1万多个,新增第一版没有的条目约2万个。

二、五大创新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继承并发扬光大第一版的开拓创新精神,实现了一系列的创新。

1.在世界上首创在本体论基底上嫁接学科论的一套全新的综合性百科全书框架体系。经过多年的反复探讨,《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摒弃了沿用数百年的学科论框架体系,构建了本体论基底上嫁接学科论的框架体系,克服了《不列颠百科全书》本体论框架体系的重大缺陷以及与全书条目两张皮的难题。第二版的框架体系,基底稳定、时代性强、开放度高、覆盖率全,又有可操作性,且与一版接轨,从根本上解决了当今大科学时代(即综合科学时代)世界综合百科全书编制框架体系中所遇到的难题;而且与“立足一版”的要求找到了最佳的切入点。

2.首创重编修订百科全书的一套工作原则、方针和方法。我们从实际出发,创造性提出第二版是“第一版的修订重编版”的原则。即在整体上要重编,重新制订框架体系,重新厘定全书条目;在具体条目释义上则是修订,一定要继承并发展第一版条目的长处。为贯彻好第二版是“第一版的修订重编版”的原则,我们接着提出对第二版的条目采取留(保留)、删(删除)、改(改动)、合(合并)、分(分拆)、移(移动)、增(新增)的“七字方针”。然后又提出组稿、撰稿工作分类分批进行的步骤和方法,把第二版条目划分为五类:①承继一版、内容基本不动的条目,②承继一版、内容小增小改的条目,③承继一版、内容大增大改的条目,④承继一版、内容需要重写的条目,⑤新增条目。为保证质量,不同的条目我们提出了不同的组稿、撰稿方法。现回头检查第二版的80多个学科,大多数按上述原则、方针和方法办的学科,其质量较好,效率也高;少数几个问题多的、质量较低的学科,则是没有或基本没有按上述原则和方法办。

3.创新制订一套富有中国特色的综合性百科全书的体例。《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十分重视体例,并制订出了中国第一套百科全书体例。但这套体例是偏重学科性百科全书的,而且第一版的1986~1993年许多体例方面的经验、教训未来得及总结进去,至于中国和世界其他各类各种百科全书体例方面的经验、教训也没有来得及吸收。第二版体例充分吸收了国内外百科全书、辞书在体例方面的经验教训,先后出台五份文件,即1999年印发的《第二版总体设计纲要》《第二版编写体例》《第二版编纂工作程序、方法和要求》《第二版选条原则》,2003年的《第二版编写体例实施细则》,共约11万字、1100条、900个实例。仅《细则》中规定的条头体例,从第一版的10多条、9个实例、约1000字,扩展为70多条、180多个实例、约11000字,从五个大方面进行了充实和改进。这是一套富有中国特色的体例,也是世界百科全书之林中最为周详的三部百科全书体例之一(另两部为《不列颠百科全书》第十五版体例、《苏联大百科全书》第三版体例)。

4.摸索出一套综合性百科全书的知识结构。人们都说《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偏深偏专了,其实这恰恰是由学科性百科全书组合而成的第一版的一大优点。第二版要编成真正的综合性百科全书,不能再走第一版学科性百科全书编纂的这一条路,那么走一条什么路?我们经过几年研究,终于摸清了综合性百科全书的知识结构与学科性百科全书的知识结构的原则性区别:前者要求广、博,后者要求专、深(亦是相对而言)。具体说:学科性百科全书要求每一个学科都给予全面系统地深入反映;综合性百科全书则不同。在综合性百科全书中各个学科的地位是各不相同的,大致分为三大学科群:第一学科大群是全面系统地深入反映的学科,第二学科大群是概要反映的学科,第三学科大群是块状或点状反映的学科。经过10多年第二版的实践,证明对由66部学科性百科全书组合而成的第一版修修补补成不了真正的综合性百科全书,也不可能成为21世纪初的新一代大百科全书;证明三大学科群的理论是站得住的,它有力地保证了第二版一直前进在综合性百科全书的正确轨道上。

5.首创一整套编、研、学紧密结合的方法。要编好第二版,保证其高水准的质量,组建和培养一支具有良好素质、能够胜任工作的编辑队伍是关键的。因此,从1994年2月组建第二版编辑部开始,梅益总编辑、单基夫社长便明确提出要将二版编辑部建成为一个具有高学术水准的编辑部,既要出书,又要出经验、出人才,培养专家型编辑。为此,我们采取一系列编、研、学相结合的措施:①复办学术性内刊《探讨》,共出68期。约刊出有关第二版的论文300篇,总字数约180万字。②开办高层次学术讲座,共55次,包括百科全书编纂理论和实践的讲座17次,各学科最新进展的讲座21次,高科技方面讲座9次,重大时事类讲座8次。③开办编辑专业知识培训班,包括文法课、翻译技巧课、中国历史课、生命进化史课、科学技术史课、数理化基础知识课等14课(讲)。④举办百科实务培训班。第二版工作每进入一个新阶段或每开展一项新的工作,我们都举办培训班,讲每一阶段的工作任务、质量要求、操作方法及其应注意避免的问题。包括《第二版的总体设计、主要特点,以及与第一版的主要区别》《怎么编制第二版学科框架条目表》《综合性百科组稿、撰稿的方法和步骤》《立足综合,撰写好第二版条目》《把好质量关,做好审稿工作》《做好第二版的索引、参见工作》《学科定稿是全书工作的重中之重》《资料订正、更新是保证和提高第二版质量的关键性环节》等,共约20讲。⑤把研究工作纳入国家规划。为保证对第二版的研究质量,提高大家编、研、学的积极性,我们把《大型综合性百科全书编纂的理论与运作》研究选题申报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得到批准(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办公室同志告诉笔者,这是中国出版界第一个基金项目)。⑥实施导师制。对2002~2003年新来的编辑实施两年导师制培养。14位新来的编辑由8位老编审(或副编审)实施一带一或一带二的培养办法,结合新编辑承担的第二版工作,采取集中讲课(共讲10课)、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法。最后他们都写出了合格的毕业论文。这既帮助新编辑顺利地完成了第二版任务,保证了第二版任务的完成,又培养了他们。

由于实施编、研、学整套措施,我们既出了书,又出了经验、出了人才。特别是涌现了中国百科全书发展史上乃至世界百科全书发展史上少见的一大批理论研究成果:包括《探讨》刊登的约300篇有关第二版的文章(180万字),完成和出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大型综合性百科全书编纂的理论和运作》(40篇,47万字),出版黄鸿森的《回顾与前瞻——百科全书编纂思考》(32万字)、孙关龙的《孙关龙百科全书论集》(4卷,约100万字)等。

除上述五个方面创新外,还有一些其他创新。如依托数据库和网络,重构工艺流程;创立异步同构管理模式;创造句式系统,处理海量数据等,进而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百科全书数字编辑平台”等。

三、五大特色

上述一系列创新,造就了《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一系列的特色,至少有以下五个。

1.新颖性。即第二版富有时代性。从宏观的框架体系编制到中观的条目设置、微观的释文撰写,第二版都注重反映时代的脉搏。①本体论上嫁接学科论的框架体系反映了大科学时代、综合科学时代的要求,它是迄今世界唯一的,亦为最为先进的综合性百科全书框架体系。②新增约2万个条目,主要是反映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其成果,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国际形势新变化和新格局。如人类学条目,通过删去陈旧条目,增加新条目把人类的历史从过去讲的200多万年一下子更新为600万年。类似的前沿性条目,在各个学科和门类中都有一批。还有一大批新的交叉学科条目,例如“环境哲学”“环境法学”“生态政治学”“生态经济学”“人类生态学”“计量政治学”“科学社会学”“海洋经济学”等。③释文进行了全面更新。第二版6万个条目多刊有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最新研究成果或最新统计数字,即使是最稳定的中国历史上的一系列条目,如“洋务运动”“老子”等条目与第一版相比也都面貌一新。

2.权威性。首先,我们的总编辑委员会是权威的。它由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成立,两任总编委会主任胡乔木、周光召也由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任命。这么高规格的总编委会,在现代中国出版界、图书界就此一家。总编委会成员中有钱学森、华罗庚、苏步青、谈家祯、钱伟长、吕叔湘、王力、季羡林、杨振宁、李政道、巴金、饶宗颐、吴文俊、王选、袁隆平等,都是超一流的学者。我们的主编队伍,如生物学主编贝时璋、外国文学主编季羡林、化学主编唐有祺、土木工程主编李国豪、中国历史主编戴逸等,都是中国各个学科的泰斗。作者队伍庞大,达3万多人,他们多是著名或较为著名的专家学者,其中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程院士1100多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多数学部委员等。这么高端的主编队伍、作者队伍,是其他图书望尘莫及的。众多条目都由中共中央和国家权威部门撰写和审定,如“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国两制”“一个中国原则”等。

权威性更重要的是来自全书的科学性、全书的质量。为了保证全书的科学性、高水准,第二版的稿件由权威的专家写成之后,要历经三四百道复杂工艺才能印刷出版。就审稿这一工作环节,要经历外面专家审阅通过,然后主编审定;到编辑部后,先由责任编辑和有关编审分别进行条目审稿、组群合审、学科统审,做到学科定稿,接着组织人力进行学科群审稿和定稿,再到全书统编一审、二审、三审,以及质量验收小组先后对条目质量验收、对学科质量进行验收、对全书质量进行验收。每个条目稿最少要历经十二道关口的审读,还未计一些重点稿件、疑难稿件要开审稿会审改,要报送中共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审定;亦未计一些有重要改动的稿件,要返回作者、主编审定等。前后10多年,动用我社编辑人员160余人。对稿件反复锤炼,大大地提高了质量。

3.全面性。第二版对人类的知识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疏理和介绍,既注重基础,又关注前沿;既涵盖过去,又偏重现在;既放眼世界,又侧重中国。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方位的、较为完整的知识系统。全书介绍一级学科近百个,二级学科五六百个,三级学科约三千个;条目60000个,知识点30万个(内容索引有30万条)。与1.3亿字的第一版相比,第二版字数减少了60%多,一些知识深度的介绍不如第一版,但知识的广度比第一版大大地拓宽,新增一级学科或门类20多个,总的知识量30万个则没有减少。第二版介绍的总的知识量与《不列颠百科全书》《美国百科全书》大致相当,多于《苏联大百科全书(第三版)》。它是当今世界上介绍知识最为全面丰富、知识点最多的仅有的几部百科全书之一。

4.富有中国特色。第二版继承发扬了第一版的这个特色。以条目数为例,在第一版7.8万个条目中中国历史、中国地理、中国文学共为6427条,约占全书条目总数的8.2%;在第二版6万个条目中,这3个学科条目数约1万条,占全书条目总数的16.6%。这3个学科条目数在第二版中净增3000多条,比例从8.2%增为16.6%,增加一倍。加上中国传统医学、曲艺、戏曲、各学科中的中国条目,估计第二版中国条目近2万条,约占全书的1/3。它实现了《总体设计纲要》要求的,既重视中国各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科学技术成果等介绍,又充分阐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成果。其中新增“国学”“中国科学技术史”“四大发明”“周口店遗址”“金沙遗址”“黄河文化”“长江文化”“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大批条目。集中记载了中国5000年文明的优秀成果,概括介招了新中国60年的伟大成就,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科学、文化各领域的新发展、新业绩,向世界展现了一个科学的中国、一个发展的中国、一个文明的中国,使第二版富有中国的特色和风格。

5.综合性。这是第二版区别于第一版的一个最大特色。其综合性体现在全书框架体系、学科条目表和条目释文等由宏观到微观的各个方面:①宏观上,第二版从整体论综合角度出发,编制了大综合的本体论的基底,上面嫁接的学科论亦是按综合性百科的知识结构即三大学科群的结构所配置的,从而完全打破了把第一版的数十个学科框架条目表增增删删,相加一起而构成第二版总框架条目表的模式。②中观上,各学科条目表体现了综合性、通俗性。具体表现为大量学科的条目是按读者的检索率标准给以的块状、点状反映;增加了第一版没有的“科学总论”“管理科学”“旅游科学”“食品科学技术”“安全科学技术”“能源科学技术”“材料科学技术”“核科学技术”“家政学”“民俗学”等一批一级学科;而且设置了大量学科系统外的、检索率高的重要知识点作为条目,例如“野人”“雪人”“空难”“海难”“海上救助”等一大批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条目等。③释文即微观上的综合化、大众化。例如,孔子在第一版的中国历史、哲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教育等10个卷中出现,分别介绍孔子在上述各个领域的贡献,读者想从中全面了解孔子相当难;在第二版中则只有一个孔子,全面综合地介绍了他各个方面的贡献。又如,长城在第一版的中国地理、美术、军事、建筑、土木自控等6个卷中有,分别从各个侧面写长城,读者想从中全面了解长城亦相当难;在第二版中则只有一个长城,全面综合地阐述了它的各个方面的内容和特点。因此,第二版不但是中国第一部符合国际惯例的综合性大百科全书,而且是中国第一部真正的综合性百科全书。它为广大读者查检和阅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非常实用。

为读者考虑,服务社会,第二版的参见条全部做成附有定义或定性语的半参见条。第二版继承第一版重视索引系统编制的传统,正文按汉语拼音排序,在书后则附有条目汉字笔画索引和按汉拼编排的内容索引。还附有一系列实用的、读者需要经常查阅的附件,如中国历史年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名录,诺贝尔奖获得者名录,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全国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等。充分体现了第二版便捷、实用的特色。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结束了中国没有现代百科全书的历史,开创了中国现代百科全书的新时代。《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则结束了中国没有真正的综合性大百科全书的历史,开创了中国百科全书自主创新的时代。2011年,《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立项,旨在构建一个数字化的国家知识体系平台,同时按需出版纸质版。与第一版、第二版相比,《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在编纂手段、产品形态和传播方式上都将实现革命性的创新,开创网络信息时代下的新型大百科全书的时代。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