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 部门工作动态 | 集团新闻 | 媒体关注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专题报道 | 一周回顾

建党百年馆藏作品展|魏紫熙·天堑变通途欣赏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讴歌党的光辉历程,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荣宝斋举办了“藏红色和吉祥题材作品展”,此次展览从荣宝斋藏品中精选出齐白石、钱松嵒、傅抱石、宋文治、李可染、蒋兆和、宗其香等画家的六十余幅作品,如钱松嵒的《南湖晓霁》《红岩图》、傅抱石的《韶山图》《渡江图》、蒋兆和的《周恩来像》等,这些以毛主席诗词、革命事件、革命圣地、社会主义建设等为题材的作品,笔精墨妙、各成一家,历史感与时代精神相融合。

参展作品

1 魏紫熙·天堑变通途

魏紫熙·天堑变通途

纸本设色 纵一〇七·三厘米 横一八七·八厘米

创作年代:一九七三年

题识:一九七三年,魏紫熙画。

钤印:紫熙 魏文

魏紫熙  中国画  85.2×140cm 

荣宝斋珍藏

作者介绍

2 魏紫熙

魏紫熙

(1915-2002)

河南遂平人。新金陵画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山水画有传统功夫,又注重新意。笔墨凝重质朴,章法灵活;画风苍秀齐出,刚柔并济。历任江苏国画院画师,徐州国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画题出处

3 毛泽东诗词《水调歌头·游泳》

画题取自毛泽东的诗词《水调歌头·游泳》中的“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水调歌头·游泳》是毛泽东在1956年巡视南方,在武汉三次畅游长江写下的词,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1957年1月。

4 毛泽东诗词《水调歌头·游泳》局部1

5 毛泽东诗词《水调歌头·游泳》局部2

武汉长江大桥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蛇山和汉阳龟山之间,是万里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公铁两用桥,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是苏联援华工程之一,于1955年9月动工,1957年10月15日正式通车。全长约1670米,上层为公路桥(107国道),下层为双线铁路桥(京广铁路)。“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正是对武汉长江大桥沟通中国南北交通这一重要作用的真实写照。作为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成就,大桥图案入选1962年4月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成为新中国国家建设的重要标志。

6 毛泽东诗词《水调歌头·游泳》释文

《水调歌头·游泳》表达了毛泽东对中国人民建设祖国和改变山河的豪迈气概,体现出毛泽东对未来景象的展望,也表达出了一桥贯通大江南北的历史意义。

创作背景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建设新的家园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南京长江大桥的建造就是其中之一。

南京长江大桥是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在中国桥梁史和世界桥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是中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成就,具有极大的经济意义,有“争气桥”之称。自1956年开始勘察,1959年11月6日正式开工,1968年9月30日,长达6772米的铁路桥通车,12月29日,长达4589米的公路桥通车。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是中国桥梁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桥梁建设达到了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在长江上搭桥的梦想,打破了南北交通的阻隔,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中华儿女自力更生的成果。

作品欣赏

用艺术来表现革命建设成就,成为当时艺术家的重要任务。1973年,画家魏紫熙创作了《天堑变通途》,他多次赴实地考察写生,数易其稿。作品充分表现了南京长江大桥的宏伟气势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的创造力。

8 作品局部-桥

作品局部

画家选择以幕府山为近景视角,用传统的笔墨语言表现长江近景的波涛汹涌和远景的水天一色,以山的巍峨和长江的壮阔衬托中景中架于长江之上的大桥的宏伟,以天险表现大桥建造的艰难以及大桥“飞架南北”的气势,契合了“天堑变通途”的主题。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勇攀高峰的精神,鼓舞着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

9 作品局部-山石

作品局部

《天堑变通途》将平远之景与焦点透视相结合,恰如其分地表现了长江的波澜壮阔,用传统山水画的皴擦点染描绘山石、树木、江水,将坚实浑厚的山体、郁郁葱葱的树木、奔腾汹涌的长江这些自然之景挥洒于纸面,用西画的写实技法塑造大桥,喷着蒸汽的火车,近景和中景的电线塔、船只及房屋,火车喷出的蒸汽与山间的雾气浑然一体,将时代气息巧妙地融于画面。

画家在传统的山水中用钢架桥、电线塔、火车等代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气象;用波涛汹涌的江水衬托固态静立的桥梁以表现大桥的牢固,一动一静和谐统一;用码头和江面上大量的船只表现社会主义建设欣欣向荣的景象。

画面中没有表现具体的人物,但跨越在这浩渺云水之上的大桥在歌颂着每一位大桥的建造者,歌颂着每一位社会主义新生活的建设者,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

责任编辑:陈晓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