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 部门工作动态 | 集团新闻 | 媒体关注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专题报道 | 一周回顾

中华书局110周年|古联公司:七年发展守正出新 多元布局稳步增长

2003年,中华书局成立古籍资源部,开始布局古籍数字化工作。2012年起,中华书局决定将数字化内容做成数据库,2014年,中华书局第一款古籍数据库产品“中华经典古籍库”上线,这一产品汇集了中华书局历年出版的整理本古籍291种,共计2亿字,是当时国内最大的整理本古籍数据库。彼时,中华书局申请到了“中华基本史籍知识库”的国资预算项目,并决定将这一项目的资金进行公司化运作。2015年,中华书局在体制机制改革上作出重要决策,将古籍资源部改组为古联(北京)数字传媒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古联公司)。

zgtssb0923010_001_02_b

2014 “中华经典古籍库”上线

zgtssb0923010_001_03_b

2015 古联公司成立

此后的三年时间里,古联公司承担了“中华古籍整理出版资源平台”(“十三五”规划项目)等数字化项目,研发了在线的古籍整理与发布系统,开启了全新的线上资源生产和出版模式。2018年,古联公司整合现有数字产品,推出了古籍整理与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籍合网。随后在线众包平台、“中华经典古籍库”微信版等创新产品与模式不断发展成型。古联公司自2015年成立至今,员工从10余人增加到80多人,年营业收入从100多万元增长到4000多万元,七年时间,实现了质的飞跃。

zgtssb0923010_001_04_b

2018 籍合网上线

据古联公司总经理洪涛介绍,古联公司目前业务主要有五大模块:国家级古籍整理出版资源平台——籍合网、古籍智能技术服务、在线古籍整理众包平台、籍合学院以及面向中小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培训。洪涛表示,古联公司在古籍数字化专业服务上,从数据库建设开始,逐步形成了在线编校、技术研发、人才培养、校企合作的产业服务矩阵。七年来,古联公司守正出新聚焦变革谋发展,多元布局实现稳步增长。

守正

古籍数字化内容、技术、平台多向度发展

以古籍数据库为内容核心

自2018年籍合网上线以来,古联公司共发布数据库30余个,包括“中华经典古籍库”“中华石刻数据库”“殷墟甲骨文数据库”“历代进士登科数据库”“中华古籍书目数据库”等。目前,“中华经典古籍库”已经发布到第9期,共20亿字,收入了20家出版社的整理本古籍资源,上线整理本古籍5000多种,并获得了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经典古籍库”开发有镜像版、在线版、微信版,以及学习强国版,是国内使用最广泛的整理本古籍数据库。

古联公司在开发出版社的版权资源之外,还广泛与作者合作开拓专题数据库,开创了优先策划数据库的古籍整理出版模式。几年来出版了如全面收录甲骨卜辞,并进行整理、摹写和释读的“殷墟甲骨文数据库”,拥有10万名历代进士人物的“历代进士登科数据库”,古代石刻系列如“宋代墓志铭数据库”“汉魏六朝碑刻数据库”“唐五代墓志专目数据库”等。

从一定程度上说,古联公司已拥有丰厚的“家底”,迄今已发布的产品资源体量达40亿字,种类丰富,涵盖专业古籍整理出版资源20亿字,石刻资源6万余篇,历代登科人物10万余条,木版年画1.8万余幅,书法作品1万余种,甲骨文卜辞14.38万条。这些资源构成了全国最大的整理本古籍资源数据库。迄今籍合网平台已拥有国内机构用户100余家,海外用户40余家,个人注册用户22万人,有600多个机构处在试用阶段。

在古籍资源建设的同时,古联公司还开发了“中华书局宋体字库”及“梵文悉昙体字库”“甲骨文摹写字库”等专门字体,收录超过15万字符,用于解决古籍中各类楷书生僻字及甲骨文、金文、小篆、梵文等特殊字符的在线检索和显示问题。超大字符集的建设构成了古籍数字化必备的基础设施。

以技术为第一生产力

古联公司一直在探索更多的技术突破,尝试提升传统编辑工作的生产力、变革编辑生产方式。古联公司拥有专业的古籍数字化技术与研发能力,建立了自己的技术部门和大数据中心,专门负责研究古籍整理、编辑、出版的自动化问题。目前已经投入使用的古籍整理技术工具包括:面向古籍整理和专业出版的自动标点技术、繁简转换技术、专名自动标引技术、引文核对系统及融合多技术工具的文达编校Word插件;应用于古籍数字化生产的古籍OCR技术、在线XML编辑器、元数据著录编辑器等。

为了更好地保证古籍数字化的质量,古联公司制定了《数据加工流程总规范》《XML数据整理工作规范》《元数据规范》《图像采集规范》《文字采集规范》等26种数据加工及技术开发标准,规范业务生产流程。2020年10月,古联公司“古籍数字化标准体系的建设与应用”荣获中国质量协会颁发的质量技术奖二等奖,更需要强调的是,这些标准已经成为多家出版社古籍数字化出版的应用标准,为后续国家古籍数字化工程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支持。

洪涛表示,籍合网平台的建设对于《“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建设国家古籍数字化总平台”,不论在资源聚合、标准使用还是技术框架上,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以众包平台为内容生产基础力量

为解决古籍数据编校工作量大、专业化程度高的问题,古联公司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古籍整理众包平台。从2019年上线服务以来,拥有近5000人的在线古籍编校队伍,平台共发布任务42976个,处理14.84亿字,为多个大型古籍整理出版项目、古籍数字化项目提供编校力量支持,加速项目进展。在纸书和数据库出版上,通过在线编校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古籍出版基础校对力量不足的难题,为多个出版社的大型纸书和数据库项目提供数据建设支持。据洪涛介绍,随着参与众包编辑的人员工作时间增长,他们还能自发形成团体,比如有些参与者,兼职做众包编辑时间久了,还会组织他身边的人一起参与,变成二审组织者,慢慢形成了很多小组织,管理起来更为容易一些。

出新

人才培养与古籍普及融合发展新思路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zgtssb0923010_001_01_b

2022 籍合学院成立

提起开设籍合学院的初衷,洪涛回忆道:“2019年,中华书局主办、古联公司承办了第一届‘古籍整理编校研修班’,古籍整理的行业难度还是比较大的,为了提升众包平台内容质量,我们专门组织了一个虽然向社会开放,但更多是帮助众包平台的整理者提升古籍整理知识的培训。意外的是,来自全国550余位到场学员和2300余位线上学员参与了研修,还有不少出版社的编辑组团来上课,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觉得古籍整理的培训虽然赛道比较窄,却是有市场的。”随着疫情的来临,线下授课变得难以开展,经过调研后,古联公司开始建立古籍整理和编辑培训线上系统——籍合学院,一方面提升众包参与人员的编校水平,一方面满足广大读者、学生学习古籍整理知识的要求。在线培训课程包含理论通识课、技能课、案例课、专题知识课,据洪涛介绍,现在已经签约的古籍整理作者大概有六七十名,最重要的方向就是古籍整理的案例课,请优秀的古籍整理作者来讲自己作品的整理思路、方法。目前已经上线近100个课时,到2022年底预计将有200多课时的古籍整理专业课程上线,填补出版行业内古籍整理编辑在线培训课程的空缺,满足读者对于古籍整理知识的学习。

拓展大中小学古籍教育

近些年来,古联公司在产学研方面持续深耕,与中国人民大学、河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开授古籍数字化课程,接收学生实习,培养未来古籍数字化行业人才。洪涛表示,有些学校自身有古籍培训的需求,在本校教师授课之余,他们会采购古联公司的课程作为学生的选修课,有些老师也会在自己的课程中集成籍合学院的素材。古联公司还与陕西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宁夏大学、辽宁大学合作建立古籍数字化实验室,开展项目和科研合作,通过大数据中心,为教师的研究课题提供定制化的数据和分析,推动科研成果落地出版。

zgtssb0923010_001_05_b

洪涛表示,从生产经营角度来说,古联公司还比较看重中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需求市场。他举例道,现在的语文课程中拥有大量的文言文,古联公司希望让中小学生更好地学习古诗词和文言文的知识内容,同时拓展他们的课外知识,另一方面希望和中小学生语文教师一起来研究如何教学,让孩子更容易理解古诗词与文言文,这是古联公司未来工作的重点。“在面向大学服务的同时,一定要再下沉到中小学生服务这个更加广泛、更加普及的市场。”

目前,古联公司正在和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展开合作,将中华书局出版的图书以融媒体的形式再创造和出版,通过古诗词来讲解博物知识,包括古诗词里的衣食住行、历史典故、科学现象、地理名胜、动物植物等。团队计划打造一个AI(人工智能)形象,通过AI人物串讲内容并与读者互动,选取有趣的知识点做成短视频在互联网上传播。同时开发剧本杀等线下产品,方便老师在学校组织相关活动,通过线上和线下的结合、图书和信息技术的结合,打造可看、可听、可触摸、可互动的新阅读产品。

跨界融合古籍传播新思路

洪涛认为古联公司的工作就是在做科技和传统的融合,最近古联还在布局跨产业的融合发展。近日,古联公司与业外公司达成合作,制作3D超写实数字人。第一个人物是苏东坡,古联公司希望能够为这个数字人植入历史背景、文化常识,以及他脍炙人口的诗词,把历史文化、文学知识以立体、互动的形式进行传播。苏东坡热爱美食、游历四方,和现代人的生活非常贴近,古联公司尝试将“苏东坡”打造成IP形象,并与文化普及、教育、商业、旅游等经济相结合。

此外,古联公司正在与多位播音领域的专业人士合作,录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音频,计划年内在喜马拉雅上线至少50部经典古籍的诵读与白话翻译,为读者增添学习古代经典的新路径。

zgtssb0923010_001_06_b

zgtssb0923010_001_07_b

zgtssb0923010_001_08_b

zgtssb0923010_001_09_b

zgtssb0923010_001_10_b

zgtssb0923010_001_11_b

微论

洪涛表示,古联公司为古籍领域的融合出版与创新开辟了一条新路,特别是在专业领域,开拓出了一条从内容到技术再到人才培养的综合服务体系,不断多元布局、守正出新,实现七年来的飞跃发展。“我觉得首先是中华书局大力支持,从公司的成立到业务的开展,从传统出版业务与技术融合的大胆尝试,到鼓励新兴领域的探索,让古联公司不断发展。不论是我们做数据库,还是开发技术、做培训、做融媒体,努力让我们工作的每一步都不落后于时代。七年来,古联一步一步的发展又不得不说是幸运的,遇到每一个困难的时候,刚好都有一个幸运的时刻来帮助。希望我们的工作能够始终紧跟时代浪潮和社会发展的步伐,让古联每一步都踩到点子上,相信这种幸运还会继续下去。”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