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 部门工作动态 | 集团新闻 | 媒体关注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专题报道 | 一周回顾

“日新文库”努力打造中国青年学者的标杆之作

“日新文库”第三辑新书发布暨第四辑专家论证会在京举行

8月31日,商务印书馆“日新文库”第三辑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日新文库”第三辑《人类世界的历史化展开——马克思与西方人类学传统的思想关联研究》《福柯的主体问题考古学》《明伦弘愿:北朝佛教与经学交涉研究》《沙海浮图:中古时期西域南道佛典与图像》《“劳动”的诗学:解放区的文艺生产与形式实践》等5种图书正式发布。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王颂、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吴晓东、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陈德中、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聂锦芳、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廖旸,与“日新文库”第三辑图书作者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王莅、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汤明洁、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讲师陈超、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陈粟裕、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助理教授路杨展开对谈。商务印书馆抖音、学术中心视频号等平台进行了现场直播。

图片20.png

“日新文库”是商务印书馆于2021年启动的重点学术出版项目,主要出版45岁及以下的中国学者及海外华人学者的优秀成果,以人文社科研究为主而具体门类不限。丛书秉持创新、专精、开放的理念,精选、精编、精校的态度,为学术界打造具有标杆意义的精品力作;致力于开辟学术出版新方向,建设学术研究新高地,为青年学者提供具有影响力的专属性新平台。出版“日新文库”,旨在使其成为新课题的讨论会、新材料的集散地、新方法的试验场、新思想的争鸣园。

“日新文库”继第一辑、第二辑出版后,又推出六种著作,涉及哲学、历史、文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在深度、广度、新度上均延续了前两辑的高水准。《人类世界的历史化展开》全面考察了马克思思想历程中的人类学因素,指出人类学视角为重建马克思思想的整体性及其与西方思想传统的关联提供了有益的线索;《福柯的主体问题考古学》以“主体问题考古学”的话题作为总线索,几乎涵盖了福柯不同时期的基本思想,以崭新的学术视角重新理解西方思想史;《明伦弘愿》通过对核心文本的再解读、对典型事件的发掘,拓展了北朝佛教与经学交涉研究的视域;《沙海浮图》通过系统收集整理西域南道佛教文物,配合相关历史遗址的调查,解读丝绸之路西域南道上佛教艺术传播和流行的历史实况;《“劳动”的诗学》在社会史、文学史与艺术史视野的交汇中展开对解放区文艺的综合考察,力图从具体的形式实践中发掘一种具有整合性的“文艺”概念与实践的诗学;后续将出版的《采风问俗》以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历史变迁为主线,勾勒了习俗调查的基本历史情境,分析了关于民情与风俗的知识创造过程。

图片21.png

对谈会现场,商务印书馆学术中心主任李婷婷致新书发布辞,并为现场读者介绍了“日新文库”前三辑的出版状况。她认为,“日新文库”是商务印书馆搭建的一个学术平台,意在给新人更多崭露头角和彼此交流的机会,让他们更自由、更自信地做学问,让他们能够在评审专家的指导下,写出标杆之作;同时也是希望给读者提供一个能够接触前沿学术研究的机会。期望商务印书馆与各学科、各领域的青年学者并肩前行,出版更多有价值的好书。

同日,在商务印书馆召开了“日新文库”第二届学术委员会成立会议,会议由商务印书馆总编辑陈小文主持。商务印书馆执行董事、党委书记顾青致辞,他对“日新文库”过去三辑的出版工作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并提出,“日新文库”未来的出版工作要继续坚持创新、开放、专精的原则,尤其要在创新方面有所突破,遴选更具创新性、时代性,更具国际学术对话能力的好作品。同时,他还表达了商务一直以来坚持长期主义的出版愿景,希望“日新文库”这套书能够持续带来影响力,成为青年学者在学术界暂露头角的良好平台。

图片22.png

“日新文库”第二届学术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刘北成教授发表讲话,他认为文库前三辑出版的图书,在读者中收到了良好的反响和评价,但过去三辑的出版工作仍有不足之处。未来应更进一步,扩大书稿的选择范围,充分发挥评委评审的严格性和自由性,适当打破专业内部视角,评选出更具前沿性、跨界性、破圈性的,对推动学术发展有更大影响力的好书。

图片23.png

随后,现场宣布了“日新文库”第二届学术委员会委员名单并颁发了聘书。

图片24.png

会议现场举行“日新文库”第四辑专家论证会。刘北成、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王东杰、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兰日旭等现场出席论证会。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黄洋、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魏斌等线上参会。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李猛、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引驰、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聂锦芳提供了书面评审意见。李婷婷主持会议。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备选书目进行了激烈而深入的讨论,遴选其中精品。为确保书目选择的高品质和公正公平,参选作品须经编辑初审、多位专家匿名评审等多轮筛选后,才能进入最终的专家论证环节。

评选结束后,专家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宁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志强分别讲话,陈小文对此次书目论证进行了总结。刘宁表示,“日新文库”前三辑的出版受到学界广泛的关注,期望未来文库的出版能更多推动跨学科研究的发展,增加图书出版后向公众的宣传力度,同时在图书评选及出版的周期上能够更加灵活,为青年学者提高书稿质量创造充分的空间。张志强表示,“日新文库”是为青年学者提供研究能力再提升的一个平台,期望评委能够挖掘更多青年学者,他认为“日新文库”的出版能够增加跨学科的交流,同时这种交流也能够加深各个学科对自身的认识。陈小文认为,“日新文库”的评选体现了学术委员会公平公正、旗帜鲜明、铁面无私、心存善念的学术品格和作风。他认为跨学科评价尤为重要,“日新文库”的出版是一项综合工程,从专业视角、跨专业视角、编辑视角、作者视角、营销视角、读者视角等各方面展开,为学术研究和出版工作都带来了经验与成长。期望专家和编辑团队保持深入交流,推动文库持续扩大影响力,吸引更多新内容、新领域、新学者。

商务印书馆秉持“昌明教育,开启民智”的宗旨,自1897年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推动知识传播。“日新文库”的出版是其继“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之后,又一立足中国本土,展现中华学人智慧结晶的丛书。这一系列丛书体现了老、中、青三代的思想接力与使命传承,“日新文库”作为其中的最前沿,承载着中国出版界对青年学者的期望,将成为中国学术界“未来的经典”。

责任编辑:李爱莉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