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庄共舞?其乐何如

继《庄子的享受》之后,著名作家王蒙解读《庄子·外篇》的新书《庄子的快活》上月由中华书局推出,并受到读者热烈欢迎。9月19日,王蒙在北京图书大厦接受采访时就《庄子的快活》写作中的感想回答了记者提问。

用自己的人生体验激活那些遥远的文字

问:能否先谈一下写这本书的总体感受?

答:庄子提倡一个字——“通”。现在讲庄子也要“通”,使古与今通,文学与哲学、科学通,中学和西学通,甚至是雅和俗通。读书也是一种创造,要用自己的人生体验激活那些遥远的陌生文字。

一般认为,《庄子》的内篇是出自庄子本人之手,外篇、杂篇则多半为其弟子后学所撰。内篇高远、宏大、通达;外篇奇巧、绚丽,有许多故事,许多妙言妙语。庄子把古书比作古人的鞋印,鞋印不是鞋,更不是脚丫子,离活人很远。但庄子的最大魅力是他的“超级活性”,我写这本书不仅是要考察“鞋印”,而且要恢复庄周这个大活人,为他的妙论鼓掌,与他的怪论抬杠,说得好一点就是与庄共舞。

读《庄子》不能解决高房价,但可以救赎心灵

问:《庄子》对当今社会有无特殊意义?

答:从《庄子》中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利益怕是不太可能,对金融危机、高房价都没什么作用。能得到的利益是读《庄子》可以增加我们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使我们对什么事情都能看得比较通透,从而获得心灵的救赎,在人生的种种苦恼中仍然能保持心灵的独立、自由。

对了,读《庄子》可能对破除“官迷”思想有点现实意义。《庄子》里对“人”和“位”到底哪个重要、哪个起决定作用有透彻的论述:官职只是加在人身上的一个称号,如果你自身有能力有才华,即使官丢了,但能力才华还在,你能有多大损失?相反,如果自己没那个能力、才华,即使当了官,别人的尊敬、羡慕也都是对着那个官职而不是对着你这个人,一但没了官职,你嘛也不是。

没中断过文学创作,研究老庄是还少年时的愿

问:是什么原因让您从文学转向老庄哲学研究?

答:其实我并没有完全转向老庄的研究,这些年里文学创作一直没有中断过。2008年、2009年都有小说发表,之前还写了三本一共120多万字的自传。

老庄研究可以说是还少年甚至是童年时的一个愿。我读古书大多是在小学阶段,《庄子》的一些篇章就是在那时读到的,其中的一些故事、言语让我觉得特绝。比如外篇《山木》一章说到,山中之木因不成材未遭砍伐得终其天年,而朋友家里的鹅因不会叫而先遭烹,弟子问庄子到底“材”好呢还是“不材”好呢?庄子的回答是“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读庄子,你会感慨古人思维的能力、表达的能力真是令人敬佩。庄子的议论既有极其玄妙的一面,又有很重视现实生活细节的一面,精彩之论,动人之语,龙飞凤舞,美不胜收。务实的盘点加上形而上的玄思,值得研究,值得与之共舞。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开发:博云易讯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