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儿出版进入“童书蓝海”时代

少儿图书琳琅满目,已经成为书店里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 韩东 摄

金秋九月,是成熟的季节、飘香的季节、丰收的季节。在沈阳举行的2011年全国少儿图书交易会,是我国专业少儿出版社进入“十二五”时期的第一个童书盛会,既是对我国“十一五”期间童书繁荣发展的总结,也是对我国童书未来发展走向的展望,是一次新的集结、新的出发。

少儿出版步入“黄金时代”

经过改革开放的洗礼,经过世纪之交的风云,中国少儿出版“大国崛起”,已经成为我国整个出版行业中最具活力、最具潜力、发展最快、竞争最激烈的一个出版板块,成为一支拉动并提升中国出版业的重要力量。特别是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快速发展,少儿出版已经成为继教育图书出版、社科图书出版之后的第三大门类的图书出版板块。中国少儿出版迎来了被称为“黄金时代”的历史最好时期,进入了儿童读物空前繁荣的“不差书”的“童书蓝海”时代。

中国,已经是世界上名副其实的童书出版大国。

从出版格局看,我国的少儿出版,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专业出版,更不是“小儿科”出版,而是全行业参与竞争的大众出版、大门类出版、大少儿出版。在全国580多家出版社中,有530多家出版少儿图书,被戏称为“举国体制”。2011年,全国上报图书选题总量206720种,少儿类图书选题突破4万种,达到41664种,占总量的20.15%。其中,33家专业少儿社上报选题10825种,占少儿类图书选题总量的26%;非少儿专业的其他各类出版社上报选题30839种,占少儿类图书选题总量的74%。

从出版规模看,少儿出版的主版书,亦即不计算教材教辅的少儿本版书,在“十一五”期间节节攀升:2006年1万种,2007年10460种,2008年13522种,2009年15591种,2010年达到2万种。我国年出版少儿图书品种数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从图书结构看,少儿图书的产品结构出现了更合理、更科学的良性发展态势,长期存在的教材教辅类图书“一头独大”局面得到了遏制。教材教辅类少儿图书与少儿主版书的比例,2000年为9:1,2010年为6:4。在少儿主版书中,排在前5位的是儿童文学类图书、低幼类图书、科普类图书、动漫类图书和手工游戏类图书。

从出版质量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少儿图书的出版制作质量已经接近和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以至于不少国外少儿读物也在中国制作。少儿图书琳琅满目,已经成为书店里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在新闻出版总署组织开展的为期7个半月的2010年“3·15”少年儿童读物类出版产品质量监察检测活动中,少儿图书印装质量合格率为99.75%,少儿图书编校质量合格率为94.41%。我国童书出版的质量是可信的、可靠的。

从图书市场看,我国有3.67亿未成年人,拥有一个相当于半个欧洲人口的巨大的令人羡慕的童书市场。2010年,我国少儿图书总印数6亿册,在销品种8万多种,销售额50亿元。据统计,少儿图书销量在500万册以上的超级畅销书超过10种,销量在50万册~200万册之间的畅销书有几十种。杨红樱的“淘气包马小跳”系列和“笑猫日记”系列两大系列累计销售3000多万册,销售金额达4亿元;曹文轩的《草房子》10年印刷了130多次。同时,少儿超级畅销期刊也崭露头角,中少总社的《儿童文学》杂志月发行110万册,《我爱科学》杂志月发行120万册,《幼儿画报》杂志月发行170万册。

从出版贸易看,我国少儿图书版权贸易是全国图书版权贸易中最活跃、最成功的一个图书门类。少儿图书在全国整个图书版权贸易中占20%以上,比重大、分量重、成功案例多。如“哈里·波特”系列、《丁丁历险记》、“林格伦”系列、“冒险小虎队”系列、“鸡皮疙瘩”系列、“暮光之城”系列、“纽伯瑞儿童文学奖”系列等。“十一五”期间,《窗边的小豆豆》、《爱心树》等一大批国外优秀图画书引入国内。同时,在“走出去”战略指引下,我国少儿图书的输出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童书引进和输出的比例,2000年为9:1,2009年为7:3,2010年为5:5,一批优秀国产童书走出国门,彰显了中国少儿出版的原创力。

从产业成长看,我国少儿出版呈现健康向上的势头,成长性好、稳定性强。少儿出版市场规模2010年较2006年增长近一倍,达到49.95亿元,零售市场码洋占有率从2006年的10.03%上升到2010年的13.50%。“十一五”期间,我国少儿出版年产值增长都在两位数以上:2007年增长35.66%,2008年增长17.43%,2009年、2010年都接近20%,少儿出版已经成为拉动和提升我国出版业整体增长的一支领军力量。

从作者队伍看,我国已经拥有一支原创能力较强、水平不断提升的3万多人的童书出版作者队伍。一批畅销书儿童文学作家脱颖而出,如杨红樱、曹文轩、郑渊洁、秦文君、张之路、伍美珍、沈石溪等,他们的作品每次印刷都能达到10万册。一批“签约作家”、“签约画家”、“驻社作家”、“新锐作家”应运而生。校园文学、低幼童话、动物小说、大自然文学等各种门类的儿童文学作品丰富多彩。

从编辑队伍看,我国的少儿出版编辑队伍也得到了迅猛发展。编辑队伍扩大了,有3万多人;年轻了,平均34.1岁;学历高了,博士、硕士大量入列;专业化了,各个门类的专业人员大量扩充,出现了一批素质较高的懂出版、懂市场、懂管理、懂读者、懂外语的复合型编辑、畅销书编辑、版权引进编辑。编辑队伍的奖励分配机制也相应市场化,编辑价值得到体现,有的出版社优秀编辑的年度奖金高达72万元。

从行业协会看,成立于1994年的中国版协少年儿童读物工作委员会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我国少儿出版行业协会的属性。2010年1月,少读工委设立了由33家专业少儿社组成的中国专业少儿出版联盟和由10家非少儿类出版社组成的中国童书联盟两个平台,提出了“和谐共事、有序竞争、科学发展、共同提升”的工作方针。少读工委每年举行一次社长年会、少儿出版高层论坛、少儿图书交易会和童书嘉年华,并以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中国分会(CBBY)的名义,与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对接,出席IBBY世界大会,参加国际安徒生奖的推荐和评选,加强国际童书出版交流和儿童阅读推广。

少儿出版尚须“深度改革”

中国少儿出版的现状,总体向上向好,是可喜的、来之不易的,但也存在着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

一是格局不尽合理、不够科学。当前,这种“社社出童书”、“满天星”式、“散沙型”的少儿出版格局,力量太散、个头太小,缺乏以资本、人才、市场为导向的大型少儿出版集团,缺乏集约发展的前景,肯定要有一次根本性的、革命性的少儿出版格局“大洗牌”。

二是赢利模式单一陈旧。这种模式目前还停留在传统的靠卖书赢利的初级阶段,缺乏国际上成熟且成功的少儿出版产业链赢利模式,缺乏贯通少儿出版、少儿游戏、少儿影视、少儿用具、少儿玩具等“大少儿文化”的大市场运作能力。

三是缺乏有影响力的、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缺乏世界知名的品牌出版社、品牌作家、品牌画家、品牌图书、品牌期刊,既做不大,也做不强。

四是数字化进程缓慢。传统少儿出版对这个市场最大、变数最多、发展最快的新业态出版领域还缺乏话语权。

五是广大农村存在童书阅读资源奇缺、少年儿童“阅读缺失”的现象。2011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少年儿童的人口分布情况是“十五的月亮”,城镇一半,乡村一半。在乡村一半中,据有关部门统计,大约有2400万“留守儿童”,另外还有一部分“老少边穷”地区的困难儿童。据我国图书销售和图书阅读有关资料显示,占我国儿童人口半数的城镇儿童,拥有着我国童书资源的88.9%,而另外一半的乡村儿童,只占有我国童书资源的11.1%。换言之,在我国出版的大量丰富多彩的儿童读物中,有近9成集中在城镇家庭和城市儿童手中,而乡村儿童严重缺书。

我国少儿出版存在的问题,是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是改革过程中的问题,这些问题只能依靠也必须依靠“深度改革”来解决。

让少儿出版的“天花板”高些再高些

在中国少儿出版的未来发展中,人们有一系列的“问题”企盼寻求解答。如少儿出版每年两位数的增长能持续多久?少儿出版的“黄金时代”会不会变成“白银时代”?继中国出版集团、中国教育出版集团、中国科技出版集团之后,会不会出现中国少儿出版集团?中国哪一位儿童文学作家、儿童插图画家能最早获得国际安徒生奖?中国哪一部童书能像“哈利·波特”一样畅销全球?简而言之,就是中国少儿出版的“天花板”到底能有多高?

从少儿出版大国向少儿出版强国迈进,从传统纸媒体出版向现代数字出版发展,我国少儿出版正处在历史的拐点上。为了让少儿出版的“黄金时代”长些更长些,让少儿出版的“天花板”高些更高些,我国少儿出版界已经开始了一些大胆而有益的尝试。

出版格局中的“抱团”发展。伴随我国出版集团化、企业化、市场化的进程,我国少儿出版的“抱团”发展十分活跃。如专业少儿出版社中的“华东六少”,这些年越抱越紧,合作进取,社社得到长足的发展;又如专业少儿出版社中的“南北十八联”,在寂静多年后“重出江湖”,联手发展,推动了童书市场的新繁荣;再如一些非少儿类出版社成立了中国童书联盟,与专业少儿出版社形成了一种新的有序竞争。

品牌创建中的特色发展。在少儿出版的激烈竞争中,童书市场正在绘制新的出版版图,一批有着深厚童书出版实力的出版社、一批有着集团强大资本实力的出版社、一批具有民营出版活力的出版社脱颖而出。如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开始了少儿文化产业链的复合业态发展探索,与娃哈哈集团、普达海动漫公司强强联合,寻求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发展新路;接力出版社以打造强势品牌图书为标志,在引进国外品牌图书和差异型图书上下工夫,提升了新的商业空间;二十一世纪出版社以创意出版创新童书出版,从经营图书到经营作家、从地面书店到网络销售、从阅读推广到沟通童心,烙上了“创新型出版社”的烙印;明天出版社学习业外“海尔模式”,追求童书的品质出版,追求营销的细分市场,以每年30%的增长速度高速发展;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运用书、报、刊、音像、数字、网络整合发展的整体优势,突出抓儿童文学类和低幼类图书,抓大刊特刊,抓青少年体验基地,形成了集团发展的态势;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以“打造我国第一玩具书出版基地”为目标,以“图书玩具化,玩具图书化”为理念,研发推出一系列玩具图书等。

原创和引进中的并重发展。原创童书的发展是我国少儿出版文化实力和创新能力的体现,引进童书的发展是我国对外开放和文化交流的成果,两者缺一不可。我国重原创、重引进的并重发展时代已经到来。以最受市场关注的儿童文学类图书和低幼类图书为例,引进版儿童文学和引进版图画书长期以来牢牢占据畅销童书排行榜榜首的现象,发生了根本性的可喜的变化。

全媒体出版中的试水发展。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催生着童书出版的新业态,童书全媒体出版在我国崭露头角。如童趣出版公司与动漫影视合作推出《哪吒传奇》后,又推出了《摩尔庄园》系列、《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的立体开发;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与时代漫游公司合作,联手开发了中国第一部学习型漫画童书《魔术笔记》,并在美国苹果公司官方应用程序商店销售;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与上海淘米网络公司合作,推出了儿童虚拟社区《赛尔号》系列图书及期刊,深受小读者欢迎。

全民阅读中的优先发展。“全民阅读、儿童优先”,中国少儿出版迎来了一个“让阅读成为时尚”的时代。政府推动、社会推动、民间推动,基础阅读、分级阅读、红色阅读等,所有这些有关阅读的举措,都有力地从下游推动了上游的童书出版。国务院最近制定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年~2020年)》指出,广泛开展图书阅读活动,鼓励和引导儿童主动读书,为儿童阅读图书创造条件。《纲要》要求推广儿童图书分级制,增加农村流动图书馆,农家书屋配备一定数量的儿童图书。倡导全民阅读,鼓励儿童优先,建设“书香中国”,是新形势下的新追求。

少儿出版是出版业的根基,是大众出版的未来;少儿出版得天独厚,得道多助。2010年是中国少儿出版强国元年,2012年将是中国少儿数字出版发展年。中国少儿出版使命神圣、任重道远,在新的目标鼓舞下,进行新的集结,开始新的出发。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开发:博云易讯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