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棔柿楼集》出版 扬之水黄小峰共话“文物与文学”

1

棔柿楼集(扬之水作品系列)共十二卷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一位是名物研究学者,以“名物新证”进入物质文化史研究,一位是美术史学者,以中国传统绘画研究进入文化史研究,二位学术关注点相近而研究角度不同,2016年12月18日,扬之水、黄小峰在三联书店举办了“共话‘文物与文学’”活动,活动由人民美术出版社主办,这也是北京阅读季12月传统文化主题阅读月活动之一。

学者扬之水以其独特的研究视角和写作方式一直受到读者的关注。学界、收藏界关注她的种种发现,不但可以解决文物的定名问题,还时常对 “旧文物”有新发现,同时为断代提供依据。广大普通读者迷恋她对“一器一物”的叙述,她在材料运用上打通文学、历史、文物、考古、艺术等学科,将“一器一物”尽量还原到历史生活场景之中,道出掩埋于历史长河中的“寻常的精致”,让文物真的“活”起来,也点亮了我们观看美好的眼睛。

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扬之水名物研究文章的结集《棔柿楼集》——她谦逊地说这只是她“全职读书十八年以来的一次自我总结”。丛书编辑精当,设计精美,制作精良,迄今已经出版了十卷,广受读者好评,其中卷二《唐宋家具寻微》获“2015年中国好书”。

2016年12月18日,人民美术出版社在三联书店地下一层,举办《棔柿楼集》读者见面会,扬之水与青年艺术史学者黄小峰共话“文物与文学”,探寻扬之水实践沈从文先生首倡的“名物新证”之法时,怎样在“科学的清醒”和“诗思的摇曳”间转换,探讨名物学的成果怎样被其他学科使用以及其他学科从名物学可以获得哪些启示。

扬之水先生说,“文物”之“文”,是文明,也是文化,此中自然包括文学。“文物”之“物”,它就是古代物质文化遗存:出土的,也包括传世的。换句话说,它是过去生活中使用的器物,也是屡见于诗词歌赋戏曲小说中的物象。文物与文学本来就是联系在一起,甚至说是无法分割,这是我们今天为了研究的方便给它割裂开来,其实人家本来就不分的。就在文物与文学的题目下面,就意味着一面是在社会生活史的背景下对诗文中“物”的推源溯流;一面是抉发“物”中折射出来的文心文事。比如可以在文物中看到“翠钗金作股,钗上蝶双舞”中的“钗”,文物与文学互相找到对应,仿佛回到了古人生活的当时情景,这种寻找对应关系的“解谜”过程特别令人着迷。

总有人问扬之水先生读哪些书可以对这些知识达到“速成”的效果,扬之水先生说她读书从来不是“一本一本”读,而是“一片一片”读。针对某个问题大量读书,在海量阅读的同时又会无形中累积知识,不要囿于所谓“专业”而限制自己的阅读,而更重要的,是永远要保持好奇心。

棔柿楼集(扬之水作品系列)共十二卷

这是扬之水目前最完整,最精雅的系列出版品,所有文字或是经过调整修订,或是新初编就,书后附有全文索引,便于查阅。每册还附赠扬之水亲笔手书十二篇蝇头小楷、宣纸印制的小卷,读者可以别裁镶框,作为纪念。书籍设计名家宁成春用心研创。

卷一《诗经名物新证》

卷二《唐宋家具寻微》

卷三《香识》

卷四《宋代花瓶》

卷五《从孩儿诗到百子图》

卷六《两宋茶事》

卷七《物中看画》

卷八《藏身于物的风俗故事》

卷九《中国古代金银首饰》

卷十《中国古代金银器》

卷十一《曾有西风半点香——敦煌艺术名物丛考》

卷十二《桑奇三塔》

责任编辑:陈丽壮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